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議論文×增強自律,不欺暗室

議論文×增強自律,不欺暗室

《禮記·中庸》有言:「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何故?因為「莫見乎隱,莫顯乎微」。警戒別人所看不到的地方,惶恐畏懼別人所聽不到的地方,是由於陰暗的地方更容易被人發現,細微的東西最容易使人覺察。因此,「君子慎其獨也」。慎獨,古人謂曰「不欺暗室」,用今天的話講就是在個人獨處時也要遵守道德原則。

?

「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能慎獨,則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人無一內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是人生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不欺暗室」這種自律意識,歷來為諸多聖賢所推崇所奉行。孔子有「吾日三省吾身」、「君子不憂不懼」的警句,孟子有「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的豪語。春秋子罕「以不受子玉為寶」,後漢楊震畏「四知」暮夜卻金。宋包拯婉拒皇禮慷慨陳辭:「操勞本是份內事,拒禮為開廉潔風」;明于謙痛斥同僚奮筆疾書:「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明代信陽知州胡守安任職期滿表明心跡:「一官來此幾經春,不愧蒼天不負民。神道有靈應識我,去時還似來時貧」;同朝科舉主考官李汰絕辭黃金憤然賦詩:「義利源頭識頗真,黃金難換腐儒貧。莫言暮夜無知者,怕塞乾坤有鬼神。」這些嘉言懿行,充分反映出古人潔身自重清廉自守的高風亮節。「出淤泥而不染」、「要留清白在人間」,正是他們重名節輕利慾崇高精神境界的真實寫照!其人其事彪炳千秋,使人不得不懷念仰慕之至!

毋庸諱言, 今天,一些人卻反其道而行之,視名節如鴻毛,看利慾重似山,與別人看不見的地方為所欲為大幹違法亂紀之事:視賄為禮肆意受賄者有之,巧取豪奪搜刮民脂民膏者有之,吃喝嫖賭腐化墮落者亦有之……王寶森、閻健宏便是此類人物中的典型代表。歷史是公正的,誰欺了暗室,誰就會走向自我毀滅的萬丈深淵!前者之覆後者不可不戒矣!

劉少奇同志在談到共產黨員修養時指出:「因為他無私心,在黨內沒有要隱藏的事情,『事無不可對人言』,除開關心黨和革命的利益之外,沒有個人的得失和憂愁。即使在他個人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的時候,他能夠『慎獨』,不做任何壞事。」因此,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應該是最誠懇、最坦白和最愉快的。做一個合格的人,不妨加強自律,從「不欺暗室」做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德尚行 的精彩文章:

TAG:明德尚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