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 2017年末補番
去年12月,課程結束複習期間,書我沒看多少,補番力倒是空前高漲,在大約一個月的時間裡陸續看了4部TV動畫,和2部動畫電影。(當然,我的期末考,涼涼)
4部TV都在補番表上掛了好久,看完覺得酣暢淋漓,有種「這就是動畫!這才是動畫!」的爽快感和震撼感,所以都很推薦。
相較之下2部電影我感覺平淡,略提一下。
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一篇純個人口味的觀後感啦,我個人水平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說是比較低),既不能博君一笑也不會有什麼輸出······總之各位不嫌棄的話看看就好。
就這樣啦。
1、Kill la Kill(斬服少女)
「穿著、斬殺、饑渴、鬼化,以及生存,最後斬碎世界!」
GAINAX社分出來的兩個公司Khara(庵野秀明主導)和TRIGGER(今石洋之為代表)都在業界大放異彩。有人評價,如果說Khara代表G社的「魂」,那麼TRIGGER(以下簡稱扳機社)大約就代表G社的「形」。
這種說法不無道理,雖然組建扳機社的前G社員工肯定留著「宅社之魂」,但是扳機社更多是靠著極具辨識度的畫風和爽度超高的打鬥聞名,至於其原創動畫的劇情······雖然肯定不壞,但是總讓人有種「可以做得更好」的感覺。
KLK可以明顯看出很多《天元突破》的影子:佔滿屏幕的旁白紅字、戰鬥場面人物的變形和狂吼、高速和長時間打鬥,雖然主角是纖細的女孩子(戰鬥部分還衣著暴露)不過總體給人感覺依然是非常硬氣和狂野的作品。
總體來說,KLK可以是一部徹底的爽片:徹底的打鬥、徹底的流血、徹底的吼叫、甚至極端無厘頭的搞笑,是那種可以讓人放棄邏輯思考的「熱血」;但是其實要深究也算是可以推敲一番,對於親緣關係和領袖氣質之類。(這裡不劇透)
要說戰鬥有多符合常理那肯定不是,今石洋之作為監督,無疑在KLK中傾注了太多個人趣味,搞得整個動畫看起來比較另類,從畫風到邏輯上都不是特別討喜(雖然我是愛得不得了啦······)
具體表現出來就是某些情節沒有道理可言:不科學的出血量和生命值,最後戰鬥力的空前膨脹,關鍵時刻突然傻瓜式搞笑,明明有可以深挖的細節但是就是不講。
但是我覺得,看KLK,不需要考慮那麼多,爽就是了。
幾乎每集都有精彩的打鬥情節,表情動作都誇張到變形,觀眾完全不需要思考就跟著主角一起狂吼狂叫亂砍一通,這也算是看動畫的一種樂趣。
情緒上非常適合期末,但是很有可能一看就停不下來·······我大概看25集就花了兩天,所以期末季觀看,慎重。
2、弔帶襪天使
通常畫風是這樣
「是碧池沒錯,但也是天使。」
看過KLK之後對今石洋之這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翻出了他當年還在GAINAX的時候當監督的動畫,對,就是這部《弔帶襪天使》
(雖然,似乎它更出名的名稱是《biao子天使》·······)
如果說KLK還是「狂野」,那《弔帶襪天使》大概就只能用「瘋狂」來形容了,從畫面到劇情,每分每秒全在暴走。
看完才覺得這群staff簡直會玩,三百六十度螺旋無死角式亂來,我只能甘拜下風。上次看動畫有這種感覺還是在《Space Dandy》
畫面上,美漫畫風中間偶爾來個日式美少女殺必死,最終打敗怪獸的鏡頭還是奧特曼式真實模型爆破,更不要說不同的回數突然畫風突變。打鬥也是各種誇張(美漫畫風更擴大了這種效果),尤其對戰惡魔姐妹的時候,高速長時間的打鬥傳達出極度不真實和熱血,讓人目不暇接,直呼爽快。
偶爾畫風是這樣,宅社的美少女真是棒
劇情上,可以說是非常重口了【。】
碧池天使嘛,主角名字都叫Panty和Stocking了,還指望劇情有多偉光正,不存在的。
各種屎尿屁搞男人張口就來,性暗示更是滿天飛。如果沒有美漫畫風消解真實感,可能會讓人反胃。
但是我還是跟中毒一樣完全停不下來,一個是因為打鬥看著爽,另一個就是劇情足夠有趣。
《弔帶襪天使》主要是講天使姐妹和惡靈戰鬥的故事,而惡靈們則貼近生活:減肥女子的怨念、社畜的壓抑、無人追求的處男真心······有的時候雖然可以說是有些下流和醜陋,但是其中有種莫名其妙的幽默感和深刻感,無處不在的電影和音樂neta也是充分體現了staff的腦洞和惡趣味,讓人慾罷不能。
總的來說是一部需要對上電波的動畫,愛的人愛得要死,無感的人永遠無感甚至覺得噁心。如果看了兩集看不下去也不必勉強自己。
3、我的英雄學院
「你會成為一名英雄!」
老少皆宜男女通吃的超能力系王道熱血漫畫改編,原作算是當今jump系少年漫的新星,動畫由骨頭社製作。(都讓一讓,我要準備吹骨頭社了)
小英雄是非常正統的王道少年漫,設定上可以看出很多火影和海賊王的影響,整體節奏緊湊,事件接二連三不存在斷點,但是不足是仍然缺乏一個濃墨重彩的大篇章。
要說小英雄套路,確實很套路,戰鬥和感情無非是老生常談的「親情友情自我犧牲」等等,但是套路不等於難看,能把套路畫出震撼人心的效果也是實力的體現。
小英雄做到了,套路不是問題,它照樣講述了熱血又溫暖的故事。
故事中人物眾多但每個都個性鮮明、表現活躍,目前還沒有出現配角邊緣化的情況。主角也並非熱血笨蛋,每次都能靠冷靜縝密的分析和隊友的配合取勝(不同隊友的配合方式也是這部作品的一大看點),兼顧了熱血、科學性和趣味性,看的時候不會被莫名其妙的情節打斷,非常舒爽。
但是小英雄的情節也並非完美無缺,有的角色前期刻畫過猛導致後期評價兩極分化(綠谷和爆豪的糾葛),有的人物情感有些難以理解(轟焦凍和父親的突然和解),後面怎麼圓就非常考驗作者功力了,希望平哥不要玩脫吧······
動畫上,骨頭社的做熱血少漫簡直穩如狗,長篇動畫也不會有什麼劇情暴走,除了節奏稍慢之外沒什麼問題。畫面該燃該煽情一點不含糊,戰鬥場面一如既往有著高水準,非常精彩。
整體感覺是非常認真的作品,無論原作還是骨頭社都拿出了實力和努力,這股「本氣」讓人非常感動。
看了就停不下來,期末季補番慎重。【笑
4、Cowboy Bebop
「我只是想去確認,我是不是還活著。」
誠實來說,這部動畫我實力不夠,評價不了。
但是確實是一部讓人感到帥氣和隨性的經典,音樂、人物和單集劇情,包括恰到好處的玩梗,都幾乎沒有可以挑出毛病的地方。
最大的觀感就是「帥氣」和「舒爽」,沒有大道理,沒有刻意炫技,沒有拖泥帶水,沒有刻意悲苦,只是單純講個浪漫的故事,就已經足夠迷人。
完全可以當得上「神作」的稱號(我一般很反感隨意說某部動畫是「神作」,但CB當之無愧),從十幾歲看到三十歲,應該每次看都能有不同的感覺。
去看吧去看吧去看吧,不看真的是損失。
5、負荷領域的既視感
《命運石之門》的劇場版,主要是填TV挖的坑。
可能是時間限制,總感覺情感描寫不是那麼細膩,但是其實初吻那段的劇情還是有打動到我,這種「原來是這樣嗎?!」的感覺,石頭門可能是獨一份吧。
畫面中規中矩,沒崩壞但是同樣沒有特別出彩之處。
6、心欲吶喊
讓我對岡田磨里產生興趣的電影。【笑
故事挺簡單,走的是岡媽擅長的「細膩情感流」,講述少女在少年幫助下逐漸學會不再逃避正視過去的過程,老套了點,但是情感還是非常動人的。
岡媽催淚功力真是一流,故事最後大家齊心協力放聲歌唱的畫面,配合悅耳的音樂,真是讓人感慨「真是太美好了。」
畫面上不得不提作畫中對女主角動作的細膩刻畫,強烈建議大家多看幾遍她忍著疼痛跑去對男主說話的場景,痛苦和悲傷中的堅持畫得非常到位。
缺點就是,胃藥(岡媽是喜歡玩這出嗎???),以及一些台詞和情節稍微有點沒頭沒腦。
最後,
說起來一月新番也在陸續放出······可是鹹魚如我只是撿起來一部《惡魔人》姑且看看(然後被其重口嚇得不輕),一月新番有很多好看的作品,我會寫觀後感的,一定會的!
感謝看到這裡的你!


TAG:SpaceSydn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