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新媒體看標題,傳統媒體看封面?!

新媒體看標題,傳統媒體看封面?!






差友們有多久沒有翻過雜誌了?



托尼說他上一次看雜誌,還是在大學裡!!




我靠,想當年,買一本《 Vista 看天下 》整個寢室可以翻一兩個星期。




隨著時代的推移,我們都越來越習慣從公眾號、微博、各大門戶網站獲取碎片化的信息,但那些優質雜誌,依然保持著一流的內容生產水準!




單從雜誌的封面我們就能夠知道,這個時代此時此刻正在被哪些東西暗暗影響著。






Vista 看天下 2017 年第二十八期







這個封面記錄了世界各國政府頻頻遭到線上襲擊的事件,其中中國是受網路攻擊最多的國家。




在以政府為目標的襲擊中,電腦中的機密文件並非黑客的目標,事件背後很可能隱藏著有組織有計劃的間諜行動,這是一場國力於國力的對決……





時代周刊 6 月刊







Uber 在 2017 年可以說是經歷了過山車式的動蕩。



從性騷擾醜聞,到無人駕駛專利被起訴;從 CEO 卡蘭尼克 下台,再到整個董事會動蕩。




這個曾經全球最具價值的明星創業公司或許給整個矽谷敲了一個警鐘。






國家地理雜誌 4 月刊






2017 年 3 月 31 日,《 攻殼機動隊 》正式在美國上映。




機器人、生化人、義體,甚至 「 賽博朋克」 瞬間成為議論的焦點,人類的未來在哪裡?




《 國家地理雜誌 》給出了他們的猜想——人類下一步的進化也許就是半人半機器的形態。






紐約客 10 月刊







人類是否有一天真的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




生產、製造、創作,在未來或許都不是非人類不可。



人類存在的使命是否就是創造出 「 硅基生命」?使命達成後,人類存在的意義是否也將不復存在?






紐約客 11 月刊







在差友們看來,很多領域是否都是由一個性別主導的?



比如,護士一定是女生的職業,數學一定是男生比較厲害,女孩從小一定喜歡玩兒過家家,而男生從小一定要對科技、編程感興趣。。。




而這種 「 偏見 」,以及這種實際上存在的 「 現象 」,需要從 「 小 」 開始打破。




未來一定是一個更包容的世界。






經濟學人 9 月刊







「 機器可以從人類的臉上知道些什麼? 」 《 經濟學人 》在它的封面主題上提出了這樣的疑問。




每一項研究的開始都是出於革新、發展、對美好的探索,但邪惡總會存在。




我們沉浸於刷臉支付、FaceID 帶來的技術震撼的同時,也暴露了更多的隱私,最後終將 「 無處可藏 」,這個劇情可以說是很 《 黑鏡 》 了。






紐約客 9 月刊







這期的主題叫做 「 時間屏幕 」~




我們這一代的童年,應該都有過一家子圍在電視前坐等某個節目的回憶,但隨著智能產品的普及,哪怕是兒童也能擁有屬於自己的 「 一塊屏幕 」 了。




科技在某種意義上正在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大。





右圖是紐約客 1948 年 5 月刊封面,

電視是那時候唯一的影像媒介




大家圍著電視的場景,彷彿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問題來了,誰還沒有個 「 想當年 」?想當年,差友們最愛看的雜誌又是什麼呢?






「 說到最愛,當屬《 兒童文學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差評 的精彩文章:

TAG:差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