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牛媽:淡定面對最強流感,媽媽們能做到你也可以!

牛媽:淡定面對最強流感,媽媽們能做到你也可以!

?關注妙手蓮華,和牛媽一起學育兒!

大家好,我是妙手蓮華@快樂牛媽,一位受益於中醫育兒理念和正宗小兒推拿的普通媽媽,我深深的了解媽媽們的不易和艱辛,因此,我內心一直有一個心愿,希望通過媽媽們的共同努力,能夠讓中醫育兒的理念傳遞到千家萬戶,能夠讓正宗的小兒推拿技藝發揚光大,代代傳承。

元旦假期,朋友圈、家長群里刷屏的卻不是假期安排、出行期盼,而是「流感」! 多家媒體報道,流感來襲,呼吸科、兒科等門診量激增!

讓我非常欣慰的是,面對來勢兇猛的流感,媽媽們的淡定迎戰和屢屢告捷。

今天我將結合家長們關注的問題,梳理流感預防和應對食療、董針、兒推妙招。

1

認識流感

Q1:這次流感是怎麼回事,中醫可以有預防和應對辦法嗎?

2017年的流感來很兇猛,家裡老老少少都中招了,尤其孩子們成了「重災區」,發燒、高燒、咳嗽、頭痛,可能很多家長會緊張、慌亂……

唐代醫學家王冰認為,瘟疫與自然異常的氣候變化有密切的關係,故有金疫、木疫、水疫、火疫、土疫「五疫」及「五癘」之稱。說明古代醫學家已經意識到「瘟疫-流感」的致病原因不是小小的「受寒」、「上火」了、不是普通的感冒,而是與自然氣候異常變化有關一種「疫癘」之氣。這種「疫癘」之氣,侵襲人體的肺甚至波及脾胃、心腎等臟腑的外感疾病。

雖然2017年馬上就過去了,但是依據中醫「五運六氣」學說(一種研究自然氣候變化與人體疾病、健康的方法),今年的冬天會是個暖冬,天人相應的原理人也會反正相應的身體變化人的體內也會容易產生內熱。根據五運六氣的推算,這次流感至少要到2018年的1月下旬才會「偃旗息鼓」。

流感雖然比普通的感冒厲害很多倍,但是家長們無需恐慌,只要正確的認識了解它,一樣可以從容預防應對。中醫不是採用對抗思維,試圖去殺死和消滅病毒,它是微生物,用對抗是很難趕盡殺絕。我們需要的是改變自身內環境,讓病毒難以生存,疾病也就自然消失了。所以,當你把孩子的內環境調到平衡狀態,無論從西醫角度分析本次流感的主要致病菌原是哪個類型,都可以使其失去生存環境。

中醫有幾千年成功抗擊各種「流感」的經驗,家長可以結合後文提到的兒推、飲食、吸痧等療法完勝寶寶流感。

Q2:怎麼知道孩子得了流感,普通感冒和流感有什麼區別?

流感和普通感冒都是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均易發於冬季,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和呼吸道癥狀,但兩者是完全不同的疾病。

流行性感冒與普通感冒相比有著快速性和傳染性,對身體危害比較大。所以仔細分辨一下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區別是有必要的。

這波「流感」一般初起都有突然發熱、怕冷、咽部紅、咽喉疼痛(或無咽喉疼痛)、頭痛、周身酸痛乏力。如果孩子的表現只是打噴嚏、流鼻涕,這個時候可能是普通感冒,不是流感,但如果除了打噴嚏、流鼻涕,還有以下4 種情況,很有可能就是流感:

孩子發燒快、燒得高,體溫39℃ 以上,吃退燒藥難退燒;

孩子狀態差、頭痛、全身酸痛乏力,小寶寶表現為精神萎靡或異常煩躁;

孩子可能會有嘔吐腹瀉等癥狀;

其他家庭成員、或幼兒園裡有流感疑似患者。

Q3:什麼樣的孩子容易招惹流感病毒?

從中醫角度來說,接觸病原只是孩子發病的外因,人體如果正氣很足,就不容易感招病邪。我們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同樣一批孩子都接觸了病原攜帶體,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表現出生病。如《素問·刺法論》所述:「五疫之至,皆向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避其毒氣。」

而從中醫看這次「流感」是以「寒邪」「熱邪」為主,常兼有「濕」或「燥」,對於孩子來說兼有腸胃「積滯」的很多。很多感冒或者流感發燒反覆難退、咳嗽咯痰嚴重都是沒有注意清理體內的積滯的問題。積滯簡單來說就是,孩子吃的了過多的肉、蛋、奶、魚、蝦等葷腥食物、甜食(尤其是奶油蛋糕、巧克力),形成「積滯」導致孩子體內產生「熱邪」「濕邪」。

結合五運六氣,今年冬季的流感很多孩子都會出現內熱重的表現,那麼如果我們飲食上再添加很多肉、蛋、奶、煎炸,甜食等,更會大大助長孩子體內的熱毒導致孩子容易患有流感以及其他疾病。

Q4: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積滯、易感?

如何判斷孩子有積滯?

首先孩子在生病前有吃肉類食物(豬牛羊雞鴨魚蝦等)、奶油蛋糕、巧克力等甜食、煎炸食物。其次看看看孩子是否有口臭、食慾下降、腹脹、舌苔很厚或黃或白;

放屁很臭、大便2、3天排一次,甚至更久,大便很臭。

2

預防流感

Q5:如何通過推拿按摩來預防流感?

小兒推拿可以直接作用於臟腑,不會增加脾胃肝腎負擔,是預防流感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不同體質的孩子調理的方向可能不同,學過兒推拿的家長針對孩子體質的辨證推拿,比如有積滯的用消食導滯,濕熱重的用清熱利濕,對預防流感、增強體質會有很大幫助。

可以每天早晚靈骨穴、大白穴、駟馬穴、四花穴每個穴位各揉按100次左右,增強孩子的脾肺功能,提升正氣。

靈骨穴

大白穴

駟馬穴

四花穴

Q6:哪些食療可調整孩子的「易感」體質?

如果發現孩子確實有積滯、濕濁,可以喝雙芽水、吃些雞內金粉等進行輔助調理預防。

【雙芽水】

麥芽20克 ,稻芽20克,清水浸泡 3--60分鐘, 煮沸15分鐘。代茶飲。如果大便不成形甚至腹瀉,用炒麥芽、炒稻芽。本方適合6個月以上兒童飲用,成年人服用的話可以適當加大用量。

【雞內金粉】

雞內金就是雞的胃,裡面有一層黃色的膜,一般我們收拾雞肉的時候,會把這個膜撕下來,扔掉,然後留著邊上的肉,叫雞胗,那層被扔掉的黃色的膜,在中醫裡面可是一味非常重要的藥物——不但能消脾胃之積,無論臟腑何處有積,雞內金皆能消之。雞內金粉就是就是雞內金磨成的粉可以做餅、泡水喝。

雞內金性味甘平,健脾和胃。有較強的消食化積作用,並能健運脾胃。廣泛用於米面薯芋肉食等各種食滯證。

【白菜黃豆水】

如孩子體質偏熱,易便秘,或者開始咳嗽,可以喝白菜黃豆水預防。黃豆一把約50粒,泡一小時,煮40分鐘,加一個白菜心,再煮5到10分鐘。大白菜除去外面的綠葉子,裡面白色的都能用,根和白也留著,每次用50克到100克白菜。

【三豆飲】

體內濕熱重的孩子可以用三豆飲 。黃豆50g、綠豆50g、黑豆50g,將三種豆子洗凈倒入容器中。加入適量的水,浸泡20分鐘後開火,使其煮沸後轉小火。經過兩個小時的小火慢熬(or 綠豆開花),即成功了。可加冰糖或蜂蜜適量。注意三歲以下的小朋友飲用,原料要減半哦!

三豆飲對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的發燒有效。特別是春季發低燒,伴有頭暈;或找不到明顯病因的長期發熱,不妨喝些三豆飲。特別提示對風寒感冒引起的發熱不宜飲用。如果孩子發熱並有積食,可以加淡豆豉10克(不是超市賣的用來烹調的鹽豆豉);如果發現孩子比平時尿變少,可以加白飯豆或白扁豆10克。

如果孩子有積滯、體內有濕熱,小兒推拿推拿消食導滯、清熱利濕穴方是預防流感、祛除積滯濕熱的最佳方案。

Q7:多喝水、多吃水果、板藍根、打疫苗可以預防流感嗎?

網傳10 分鐘不喝水就會得流感?這種「善意的謠言」只會加劇焦慮,並不可信。

對體內寒濕重的孩子來說,多喝水反而容易增加脾胃負擔,不利於康復,如果孩子不覺得渴的話也不要給孩子不停的灌水,對孩子康復並沒有幫助,而且孩子生病時脾胃的運化功能下降,多給孩子吃東西,多喝水反而增加孩子的腸胃負擔。尤其是寒性的感冒,水是陰寒的容易加重病情,熱性的流感孩子可能容易口乾,口渴,是可以適當的給孩子多喝一些水。

吃水果就更要慎重了,絕大多數的水果都是寒性的,尤其是梨、香蕉、火龍果、獼猴桃、哈密瓜,這些生冷食物尤其在寒性的流感中不能食用。

至於板藍根、金銀花、蒲公英等這類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中藥,老百姓常說的「祛火」葯,從中醫理論講、從現代藥理學角度看都沒有預防「流感」的作用。

中醫講求辨證論治、辨證調理,防病保健也要根據身體的狀態、季節、地域等多方面因去去考量。盲目的吃些「祛火」葯,不僅不防病反而損傷脾胃,導致體質下降。

還有一些家長會給孩子用來「預防流感」,還有「病毒唑」等其他抗病毒藥、噴口腔消毒液等,但要知道,目前還沒有能真正預防流感病毒的藥物。「病毒唑」(又叫利巴韋林) 有導致惡性腫瘤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副作用,千萬不要給孩子亂吃藥預防。

如果有人認為打流感疫苗可以預防流感,但我們可以觀察到幼兒園孩子有不少孩子打完疫苗依然中標,疫苗有效的前提一是孩子需要在身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才可以,二是要針對本次流感的病毒,要不很容易事與願違。

此外,疫苗的起效機理是通過人體對病毒的識別訓練來達到的,而流感的病毒常常會「變身、易容」,狡猾的病毒一但變身、易容,疫苗就這道防線就形同虛設了。所以,還是提高自己的抵抗力才是王道。

3

應對流感

Q8:孩子得了流感怎麼推拿等應對

流感最開始的階段一般會突然發熱、怕冷、咽部紅、咽喉疼痛(或無咽喉疼痛)、頭痛、周身酸痛乏力等。這個階段如何能夠應對及時對縮短病程、減輕病情會有很大幫助。

【吸痧拔罐】

學過兒推的學員可以運用小兒推拿內熱外感穴方,沒有學過的媽媽可以在膀胱經吸痧或拔罐,有咽喉紅或疼痛的還要在頸部咽喉區域吸痧,這些對於退熱、減輕孩子的病情會有幫助。

吸痧也叫吮痧、嘬痧,跟刮痧原理一樣,以中醫經絡腧穴理論為指導,吸痧是用嘴代替刮痧板和氣罐,把孩子體內的寒和熱逼出來。因此不用辨別寒熱。不僅適用於生病期間的應對,也可以作為調理內環境、預防流感的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旁邊放一杯淡鹽水吸一口,漱一口。大於六個月的孩子,可以用兒童拔罐器,裡面還有一個走罐,可以代替嘴巴起到吸痧的效果。

【穴位按揉】

同時可以多按揉靈骨穴、大白穴、木穴、感冒穴。或在穴位上貼磁珠等穴位貼。學過董針的學員可以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在以下部位針刺。

靈骨穴

大白穴

感冒穴

木穴

【辨證推拿】

中醫講「辨證論治」,雖然得的都是一種「流感」,但病情並不是一程不變的,而且每個人的體質等情況不同同樣的流感不同的人病情也會有差異。所以,中醫來看,同樣的流感後面也會出現以下的不同證型:

外寒內熱型:

發熱怕冷、甚至寒戰(打哆嗦)、無汗,頭痛、周身痛、咽紅、咽痛(或無咽痛)口乾,大便不幹;舌質紅、苔白或黃;

穴方:解表+積食發燒穴方

外寒兼濕熱型:

發熱怕冷、頭昏沉、周身酸軟、食慾差、容易噁心,甚至嘔吐,咽紅、疼痛(或無疼痛),大便不成形、粘(粘馬桶)或腹瀉;舌紅苔黃厚膩;

穴方:解表加清利濕熱穴方

內熱熾盛型:

發熱、怕熱喜涼、咽喉紅腫疼痛、頭痛、身痛、咳嗽、咯黃痰,口渴、尿黃、大便乾燥;舌質紅赤、苔黃;

穴方:時邪感冒穴方

Q9:孩子得了流感飲食起居要注意什麼?

有些家長現在一個非常可怕的觀念!就是認為生病時候要多吃雞魚肉蛋才能增加營養、提高抵抗力,很多孩子都是因為家長的這個錯誤觀念導致疾病加重,導致疾病長期難愈。生病時人的脾胃功能下降,身體的更多能量是去抵禦疾病,這時如果食用肉類等難以消化的食物,會進一步加重胃腸負擔不僅沒有得到營養,反而導致免疫力更下降。

此外,在中醫里還有一個概念叫做「食復」,就是講病剛好就開始大肆吃喝,導致疾病發生反覆甚至比原來的病情更重。所以,孩子病好了,有食慾了,不要給孩子急著補、大吃大喝,還是要注意清淡素食為主的健康飲食。

所以飲食有節不僅是生病時候的重要養護原則,平時做到這一點孩子也會少生很多病。怕發燒的,正在發燒的,尤其發燒反覆的,餘熱不盡的,可以看看內經里對飲食的建議。

生病期間清淡飲食,可以做小麵湯、白粥,米油,米漿也作為病號飯給寶寶食用,容易消化吸收,且能快速補充津液。

此外,孩子生病期間盡量少洗澡、洗頭。洗澡、洗頭多中醫認為會耗氣,而且生病期間孩子本身就是一種較「虛弱」的狀態,往往洗澡、洗頭導致病情反覆,甚至加重。

早點睡覺,尤其在冬季里一定較平衡的狀態,如果孩子晚上10點甚至更晚才睡,身體的陽氣不能及時的潛藏修養,消耗就會過度,不利於疾病的康復。生病期間孩子總是想睡覺這是身體的自我保護,在積攢力量對抗「流感」。如果家長不停的一會兒叫起來喝水、一會兒問問哪兒不舒服,反而打擾孩子的身體的自我休養。

Q10:應對流感最關鍵是什麼?

無論是疾病的預防還是應對,其實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的日常養護,不要僅僅想著用什麼葯,吃什麼補品,或是怎麼消毒隔離,用什麼妙招,而是要注意平時的清淡飲食、減少內熱、放鬆心情、順應天時、早卧晚起,讓自己的身體處在一個比較平衡的狀態,外邪自然不易侵襲,即使生病也容易痊癒。

正如《黃帝內經》云:「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

流感雖說是呼吸道傳染病,但其實和我們的「嘴」關係非常大。脾屬土,肺屬金,培土生金,脾胃不好的孩子容易生病,不正當的餵養是目前削弱孩子抵抗力的主因。

面對未來各種病毒、傳染病的來襲,我們都可以以不變應萬變,那就是通過正確的養護來提升孩子的正氣,那麼無論是此次流感、輪狀病毒、腸道腺病毒、諾如病毒、還是星狀病毒等等都不是我們家長需要關注的重點,我們需要了解的是目前孩子的體質,以及如何通過日常的飲食和保健調理讓孩子的體質處在平衡狀態,這才是應對諸多疾病的根本之道。

作者:快樂牛媽(妙手蓮華髮起人)

北京妙手蓮華創始人;

高級按摩師,小兒推拿多個流派傳承;

董針大師李國政嫡傳弟子,台灣董氏針灸第三代傳人,台灣董氏針灸心氣門真傳傳人;

國際註冊心理諮詢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青少年心理研究專業。

文:快樂牛媽

編排:蓮華媽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妙手蓮華 的精彩文章:

TAG:妙手蓮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