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會好聲音」如何「落地有聲」 @蕉城人,我們一起來盤點

「兩會好聲音」如何「落地有聲」 @蕉城人,我們一起來盤點

·

蕉城區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代表精彩議案回放

依法履職謀發展

編者按

蕉城區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代表10人以上聯名提出的議案64件,其中7件經大會議案審查委員會審查並經大會主席團會議通過,被確定為大會議案。代表們共提出建議70件,連同作為建議處理的議案57件,共計127件。這些議案、建議分別交區政府及其各有關部門辦理,各承辦單位大都在法定期限內辦理完畢並答覆代表。本文節選部分精彩議案,與讀者一同分享。

第1號

《關於建立霍童溪、七都溪、金溪流域水源地生態補償機制的議案》

背景:近年來,霍童溪、七都溪、金溪三條溪流域水源地保護一直處於一種尷尬境地。一方面,水源地保護外部效應顯著,政府強力推導;另一方面,保護者必須犧牲個體和地方的利益,損失發展權。鍾慰忠等人大代表提出《關於建立霍童溪、七都溪、金溪流域水源地生態補償機制的議案》。

辦理情況:近年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2015年至2016年,區財政投入700萬元用於水源地禁養區流域豬欄拆遷整治;建立霍童柏步、八都下坂2個水質自動檢測站24小時監測水質。同時,2017年,區財政每年安排410萬元生態補償經費,今後隨著財力增大,區財政對生態補償經費逐年增加。由於區財政困難,用於建立補償機制的資金不足,財政、環保、水利等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積極爭取上級相關補助資金。環保部門定期開展水質監測,協調有關部門聯合執法,加強對涉水企業的監管,杜絕超標排放;篩選重點水源所在鄉鎮的保護項目,安排整治資金,列出進度計劃,明確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分期分批組織實施,預防和消除道路危險品運輸安全隱患和農村面源污染隱患,確保人民群眾飲水安全。

第2號

《關於配套傳統村落保護資金的議案》

背景:目前,蕉城區已有19個村莊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18個村列入省級傳統村落保護名錄,但缺乏編製傳統村落保護髮展規劃的資金。林立志等代表提出《關於配套傳統村落保護資金的議案》。

辦理情況:代表們提出要求配套傳統村落保護資金的議案,區政府認真辦理,參照《古田縣扶持獎勵民間優秀文化傳承保護和發展意見》(試行)辦法,對列入國家級傳統村落名錄的19個村莊一次性配套30萬元,用於編製傳統村落保護規劃。

第3號

《關於給予鄉鎮(街道)公共事務轉移支付財力補助的議案》

背景:近年來,隨著蕉城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鄉鎮(街道)各項事務取得長足發展,公共事務支出逐步加大,巫白等代表提出《關於給予鄉鎮(街道)公共事務轉移支付財力補助的議案》。

(網路圖)

辦理情況:區政府高度重視,區財政局結合今年區對鄉鎮(街道)財政體制重新調整,充分考慮鄉鎮(街道)公共事務發展需要和我區財力情況,已完成新一輪鄉鎮街道財政體制調整方案。9月4日該方案已通過區長辦公會議,並正式行文印發(詳見寧區政[2017]481號),2017年開始執行。

第4號

《關於規劃建設百丈岩九壯士主題紀念園的議案》

背景:近年來,蕉城區黨委、政府積極發展紅色旅遊,培育、開發支提山國家級紅色旅遊經典景區,配套建設蕉城九都至虎貝紅色旅遊公路。黃醇柳等代表提出《關於規劃建設百丈岩九壯士主題紀念園的議案》。

辦理情況:蕉城區於2013年編製《霍童溪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2014年編製《寧德市蕉城區紅色旅遊四個地塊概念性規劃》,含有閩東紅色記憶、蔡威文化公園、百丈岩九壯士、支提山國家森林公園旅遊集散中心等四個特色項目。百丈岩紅色景點建設將依託《霍童溪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寧德市蕉城區紅色旅遊四個地塊概念性規劃》實施開發。百丈岩九壯士景區已完成停車場、觀景台、旅遊公廁等附屬配套設施,加快建設步道等工程。同時,在蕉城區旅遊開發建設指揮部、蕉城區旅遊事業局編製的《蕉城區旅遊項目一覽表》支提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項目中,擬建設百丈岩九壯士雕塑群,已完成紀念園開發建設概念性方案初稿。區旅遊局將百丈岩景點納入支提山紅色宗教信仰朝聖一日游線路中,與其他四條線路組合形成蕉城區五條精品旅遊線路對外進行推介、宣傳。

第5號

《關於要求提高城市社區工作者財政性生活補助的議案》

背景:蕉城區現有34個社區居委會,其中城市社區25個,城鎮社區9個。近幾年,區政府積極籌措資金,不斷加大社區建設的投入,逐步提高社區工作者的報酬待遇。但對社區專職工作者來說,目前個人報酬待遇還是偏低,黃聯贈等代表提出《關於要求提高城市社區工作者財政性生活補助的議案》。

(網路圖)

辦理情況:近年來,蕉城區結合財力實際,認真落實社區幹部財政性生活補貼政策,逐步提高城市社區幹部財政性生活補貼標準。2017年,蕉城區繼續加大補助力度,今年3月15日區委常委會研究議定:從2017年1月起,城市社區主幹、城市社區其他成員每人每月分別增加600元和400元,增加後城市社區主幹財政性生活補助標準為每人每月2100元,城市社區其他成員財政性生活補助標準為每人每月1500元。目前此項資金撥付兌現。

第6號

《關於拓寬建設霍童石橋至坑頭老區公路的議案》

背景:2008年,霍童石橋至坑頭老區公路建成全長20公里,4.5米寬的單車道四級公路。但限於當時的經濟技術條件、該線公路技術標準較低,線型較差,無法適應當前老區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的需求。黃德坤等代表提出《關於拓寬建設霍童石橋至坑頭老區公路的議案》。

辦理情況: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決定全線20公里路面由現有4.5米寬改造為6.5米,在大力爭取省、市項目補助的基礎上,配套300萬元,確保項目一期工程的建設資金拼盤到位,現已完成路基建設約50%。

第7號

《關於八都上坂魚鱗壩建設論證的議案》

背景:2008年,響應人大代表保護霍童溪河流生態的呼聲,區政府、八都鎮籌資在上坂攔河壩建成長20米過魚通道,對霍童溪特色魚類鰣魚的洄流繁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溪河漁業數量難有較大增長的顯示錶現,說明局部建設的過魚通道尚存局限性。黃錦華等代表提出《關於八都上坂魚鱗壩建設論證的議案》。

辦理情況:代表們關於將上坂攔河壩全面改建成魚鱗壩的建議,水利、環保部門均認為該項目有利於改善霍童溪水質,項目切實可行。八都鎮政府已委託相應資質的單位,完成八都上坂魚鱗壩改造建設的論證工作,目前該項目正在開展設計工作。

文字整理 顏湊

來自寧德市蕉城區政協十屆一次會議提案工作的報告

建言獻策為民生

編者按

十屆一次會議以來,共徵集到提案142件,經提案委員會審查立案128件,立案率為90.1%,未立案的14件以委員來信或社情民意的形式轉交有關部門研究處理。今年提案內容主要涉及經濟建設、民生保障、城市建設、社會管理等方面。大部分提案都能圍繞我區經濟發展大局,提出意見建議,充分體現了新一屆委員高度關注經濟,更加註重民生和體現民意,提案質量和數量較往年都有較大提高。這些提案分別轉交20多個區直單位和有關鄉鎮(街道)辦理,截止9月10日,所有提案都已全部辦復。從調查反饋情況看,絕大多數提案委員對辦理結果表示滿意,滿意和基本滿意率達98%,許多意見和建議得到較好落實,為促進我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就部分優秀重點提案進行解讀。

經典提案之一

《關於加快麒麟山公墓道路路面建設的建議》

【背景】麒麟山公墓位於蕉城區金涵鄉境內,寧德市中心城區西北側,始建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歷經一、二期開發,目前擁有墓3000多座,已建成70%以上,由民政局下屬的陵園管理處開發並管理。陵園內供水、綠化配套設施基本到位,清明祭掃期間,祭品焚燒、車輛停靠、交通蔬導等也較為規範,是殯葬改革推行公墓的示範點。但是,至今仍有兩項重要配套工程尚未實施,一是通往該陵園的道路路面水泥硬化工程(該路長2公里多,路寬6.5米,總造價約200多萬元),二是陵園供配電工程(變壓器及線路工程約50萬元),兩項共計260多萬元,此工程未實施直接造成晴天塵土飛揚,雨天車輛泥濘打滑,給祭掃人們造成極大不方便;同時由於至今尚未供電,無法裝設監控探頭、提供達標的消防水壓等安全設施,給管理處和陵園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 。

【建議】區政協委員陳贊喜、陳壽德、阮建東、林輝、阮芳瑜在蕉城區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上提出了《關於加快麒麟山公墓道路路面建設的建議》。

建議加快建設該陵園對外路段道路路面硬化和供配電工程。工程總投資約260萬元,陵園管理處應該作為業主單位,承擔項目實施任務。主管部門民政局應積極幫助下屬單位解決項目實施中的具體困難,在項目監管、資金籌措、爭取補助等方面予以關心幫助。區財政應本著完善本區公益事業配套設施的角度,予以資金拔補。該處公墓雖是經營性開發項目,但因早期出售價格低,相對盈利少,地處中心城區周邊,管理費用較高。財政應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對其公共配套設施部分的水、電、路予以適當補助也是合理合情合法的。

【回應】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民生提案的辦理,區政協將該提案列為2017年主席督辦重點提案,由主席領銜督辦,並親自協調區民政、財政等相關部門,籌集160多萬元,對麒麟山公墓道路進行硬化,於今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使得麒麟山公墓道路往日晴天塵土飛揚、雨天道路泥濘現象得到妥善解決,得到廣大群眾和委員的一致好評。

經典提案之二

《關於解決中心城區中小學教師職稱問題的建議》

【背景】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外來打工人員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湧入,中小學生人數激增,班級數擴大。中心城區已成為教育教學的主陣地。但由於職數的限制,目前中心城區所有中小學職數都已超編。已評未聘、待聘教師約佔崗位數的三份一。這些人員的年齡從30-48歲,而這年齡段絕大部分是教學的中堅力量和教學骨幹。目前中心城區的中小學職稱晉陞通道全面阻塞,如果這些已評教師的職稱遲遲得不到妥善的解決,必然會嚴重挫傷廣大一線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極其不利於教師隊伍的穩定與健康成長,給全區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帶領負面的影響。

【建議】民盟蕉城區委在蕉城區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上提出了《關於解決中心城區中小學教師職稱問題的建議》。

建議設立教學管理崗位,學校行政人員不佔用職數,或雙兼人員只佔半個。實行全員教師區管的模式,教育主管部門根據各校的實際情況對城鄉教師科學調劑,統一調配,統一聘任。充分利用好省市下達的激勵政策及特崗,把市級、市級以上骨幹教師、名師歸為特崗系列,進一步突出骨幹教師、名師的作用,同時對他們也是一種激勵。三年後退休的教師不佔用職數。

【回應】提案交辦後,人社、教育等部門立即行動起來,向區政府呈送報告,積極爭取指標,儘力解決教師崗位設置和崗位聘任問題。區政府高度重視,於10月26日,區長第26次辦公會議議定「凡獲得市級及以上先進榮譽的教師,在本校有崗位空缺的情況下予以優先評審,同時可不佔學校核准崗位數予以聘任相應專業技術職稱。同時還同意對距退休年齡三周年且已取得中、高級技術職稱的教師在計算職數時不佔學校職數予以析出」。大大緩解了我區教師職稱評聘和實際需求的矛盾,進一步激發了教師工作積極性,取得很好的社會反響。還有一些提案也都得到了承辦單位認真落實辦理,取得良好的成效。

經典提案之三

《關於農村垃圾處理,優化鄉村生活環境的建議》

【背景】近年來,隨著我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轉變,農村垃圾處理問題已成為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必須解決的現實問題,我區各鄉鎮採取了一些措施,著力改善農村環境衛生狀況,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於種種原因,鄉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堆放、處置仍存在一定問題,生活垃圾數量也在與日俱增,成分越來越複雜,其治理難度日漸增大。如何有效治理農村生活垃圾,防止農村生活生產環境的污染,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迫在眉睫。

【建議】區政協委員雷麗鴻在蕉城區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上提出了 《關於農村垃圾處理,優化鄉村生活環境的建議》。

建議大力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增強農民的環境意識。要注重農民環境意識的培養,引導他們減少垃圾的發生和擴散,逐步形成「潔凈家園,從我做起」的新風尚。要訂立村民衛生保潔公約,動員更多的群眾自覺的投身到村莊的衛生保潔工作中去。

統籌規劃,加大管理力度。建立「村民分類、村委收集、鄉鎮(街道)中轉、區里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置集中模式,建立固定的垃圾處理場所,鼓勵垃圾分類,建立分類激勵和補償機制,使農民能夠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垃圾,安排專人清運,提高農村垃圾的收集率、清運率、處理率。

加大監督處罰力度,形成環境保護的監督機制。有關部門要經常檢查,對於那些亂堆亂扔垃圾污染生活環境的村民、養殖戶要進行批評教育,限期整改,並按相關法規進行處罰。

【回應】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立即召集住建、環保及有關鄉鎮,召開專題會議進行部署,將農村環境整治擺在突出位置,大力推進農村環境「臟、亂、差」整治以及綠化、美化、亮化和「改水改廁」工程。今年區財政投入2000多萬元,在全區農村新建改造三格式化糞池8492戶,39個村完成污水管網完善和改造,初步形成了一批環境衛生好、村容村貌新、村民生活環境整潔的美麗鄉村示範村,鄉村生活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文字整理 郭文輝

·End·

責任編輯丨黃珊

值班主任丨林翠慧

執行主編丨黃鉦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夢蕉城 的精彩文章:

TAG:大夢蕉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