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吶,這個讓孩子更專註、更聰明的玩具,卻往往被父母忽略了
紙牌類桌游很多小朋友都感興趣,小時候我們就喜歡紙牌,9月份朋友送我一套,孩子去哪兒都會帶著。幾個月玩下來,很多時候已經能贏得了我和爸爸。
關於一套好的桌游,我個人的建議是這樣的:
——跨越的年齡段比較久
在國外,桌游是非常受歡迎的遊戲,我們去日本和泰國,遇到好幾個歐美家庭的父母都陪孩子玩桌游,既開發了孩子的智力,又能讓孩子在旅途中保持安靜——在日本時就把觀察的現象和國外的朋友交流,才知道國外的高知父母很重視桌游,但咱們國家的父母對桌游的了解才剛剛開始。
而一套好的玩具,可以玩得久一些,會把同一套分成不同的級別來玩,跨越的年齡可以四五年。
思維玩具套裝標註的可以玩的年齡段是3?8歲,而我讓朋友家孩子試玩的體驗是從2歲左右孩子不隨便把東西往嘴裡塞了就可以。
——可以英文啟蒙
玩法如果可以運用上中英文,不僅鍛煉孩子的專註力,還能讓孩子在玩中進行了英文啟蒙,性價比就更高了。
——讓孩子擁有正確的輸贏觀
孩子太內向或太愛動手,太內向的孩子、太愛拳頭解決問題的孩子,缺乏的可能是陌生人跟前的表述力和應變能力,而桌游尤其是可以幾個人一起玩的桌游,則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團隊協作能力、自我表述能力、抗挫折能力。
比如孩子和老人玩牌,剛開始時會故意輸給他,覺得他是個孩子。結果跟我玩時,我不讓著他了,他經常輸就會發脾氣。表面看起來是這個小孩太要強,深層的心理解讀卻是「輸是件不光彩的事」。
我用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才讓他明白輸並非不光彩,明白自己輸在哪兒並且下次玩的時候避免這個問題,才是最應該關注的點。
現在,他輸了會不開心,但基本上不再發脾氣,還經常說「輸贏都沒有關係」——桌游帶給孩子最重要的影響之一,就是可以樹立正確的輸贏觀念,因為沒有任何人永遠輸或永遠贏,輸得起的孩子才能收穫更多快樂。
——增強孩子的規則意識
規則意識非常重要,咱們提倡的尊重孩子的生長規律,並不是毫無底限地包容他們的一切行為,一個在集體中受歡迎、高情商的孩子,必定是遵守規則的。
——可以讓孩子自己發現更多玩法
每套桌游怎麼玩,都有其特定的規則,這讓它擁有趣味性的同時,也讓孩子習慣了約束。(這並不排斥孩子突發其想,想到了更有趣的玩法,但再有趣的玩法,也是在規則限定範圍之內的)
——可以多人一起玩,增強孩子的社交能力
好玩具往往對成年人都充滿了挑戰和樂趣,父母可以開心參與的遊戲孩子感受到的快樂很多。
這種適合好幾個人一起玩的遊戲,孩子剛開始時可能會有小爭執、會有不開心,但要不了多久孩子就會溝通、妥協、融合,這個過程中他們懂了團隊協作,懂得了滿足自我的基礎上考慮他人的需要。
——讓親子關係更融洽,更容易讓爸爸參與進來
桌游我陪著玩的時間沒爸爸陪著玩的時間多,因為娃爸也很喜歡這種有點競技類的遊戲。
朋友老公經常加班到九點多才回家,也很主動地陪孩子玩這款桌游,父女倆經常笑作一團,朋友開玩笑說「這款遊戲拯救了緊張的父女關係」。
所以好的桌游和繪本,都應該讓父母參與。


TAG:北京閆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