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戰期間為何如此殘忍,是其人性本就如此還是心理變態?
我寫了一年多的日本二戰,弄清這樣的問題是我當時讀裕仁傳記的原因之一。
日本為啥兇殘?為啥又那麼服從?為啥那麼嚴謹?為啥那麼大野心?為啥審美還不錯?為啥右翼一直想逆天?中日到底是敵還是友?未來有無可能一戰?……
這些簡單的問題,力爭在一本本歷史書的細節中自己尋找答案。
二戰兇殘,主要是對我國,大屠殺、細菌戰、活體實驗等,是我們永遠的痛點。
首先,這個事實是存在的,無需證明,日本鬼子退伍後也有的承認,有的迴避,但他們常說,上了戰場,就不是人了,不殺人,就被殺。
這是日本鬼子自我解釋:戰場規則。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對我國人的鄙視。
在他們看來,當時弱小、落後、愚昧的我國是不配與他們同稱為「人」的。
晚清的大辮子留學生,到日本被嘲笑為豬尾巴,蔣介石郭沫若等留學生,在日本留學住店登記,都不敢用真名,用日本名,甚至不敢說自己的國家。
在日本看來,日本是世界最優秀的民族,早已經實現「脫亞入歐」,早已領跑亞洲,早晚要幹掉英美。
「滿洲之父」石原莞爾,曾專門請教一個日本大學的老教授,問是否能從歷史上找到依據,說東北原本就是日本天皇的地盤。老教授嚴正的告訴他,沒有。
在日本軍國分子來看,我國人不應擁有如此豐富資源的地盤。
(石原莞爾)
現在說具體的原因。
1.日本軍營文化有虐待這種習慣。
他不但虐待我國俘虜,也虐殺美國大兵,如巴丹死亡行軍。日本鬼子內部也經常被打得稀里糊塗,等級森嚴,毫無來由地發泄,老兵打新兵。軍營不是正常人思維的地方。日本文化尤其變態。
2.戰術的原因。
為了防止我國軍人「起事」,他們分不清誰是軍人誰是平民,誰能反抗誰不危險,全民皆兵的情況下,他們索性不分軍民,統統殺掉。
3.軍制特點。
日本是個重攻擊輕補給的軍隊,我國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日本鬼子沒有這個習慣。所以一到一個地方,就隨意「徵發」,所謂徵發,就是放任大家去搶了。所謂搶,就是遇反抗就隨意殺了,見花姑娘就強。
4.軍中文化太邪惡。
日本軍中流傳一個說法,說殺人越多,強姦越多,越能激發男人好戰的本色,打勝仗越容易。所以他們縱容殺戮強姦,用變態的激勵手段培養惡魔。
5.復仇原因。
日本被殺的也不少,我國人用地理空間優勢幹掉的日本鬼子也讓他們很頭痛,他們一旦攻破一座森嚴的城牆,就為了復仇的快意,大肆殺戮。
6.成本原因
如果依照日內瓦公約善待俘虜,日軍賠不起,自己的人打仗還不夠,還要專設一批人看管著俘虜、免費喂吃喂喝,還要防止其事變,自己還吃不飽,還要照顧俘虜,那是不可能的。
美國可以這樣對日本俘虜,日本對美國、菲律賓俘虜可不這樣仁慈,一殺百了,想方設法虐死省心。
美國本尼迪克特《菊與刀》中說,日本軍營沒有投降文化,對投降的敵人也極其鄙視,更加重了虐殺的心理。
另外,還有一點也加深了日本對我國的復仇。晚清時的兵也很兇,慈禧下令洋人無論男女,殺皆有賞。晚清兵把洋人婦女的乳房割去的事也不少。曾國藩帶兵時也是煮過人肉的……戰爭,讓人變成魔鬼。
無論什麼原因,日本對我國平民實行毫無倫理的滅絕政策,都是違反國際法的。日本侵略戰爭是非正義性的,日本八紘一宇的思想是爭霸性質的,日本野心不會死的,永遠記住,只要日本在,只要我國不強大起來,歷史就會重演。
(本文史料參考《菊與刀》《裕仁天皇傳》等)


TAG:飛春讀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