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針鋒相對BBA能耐,沃爾沃Volvo XC40西班牙海外試駕動力操控篇

針鋒相對BBA能耐,沃爾沃Volvo XC40西班牙海外試駕動力操控篇

isCar!帥氣美型又高質感的Volvo XC40,不只金玉其外,骨子裡也大有文章!出力來源的Drive-E引擎+八速自排,全新研發的CMA模組化底盤,搭配AWD四輪傳動,按下Drive Mode、切入Dynamic模式,流暢快意的駕馭感受立刻充斥五感,想要挑戰1A2B的強對手?我覺得真的「hen」可以!

這些年每次試到新世代Volvo車款,總是不由得想要提提過往它那「直線ok、過彎皺眉」的操控調性,這不是諷刺取笑Volvo,而是稱讚它脫離福特集團後,自主研發Drive-E引擎和SPA底盤的大進化表現,所以即便是高頭大馬的XC90,還是豪華大房車的S90,抑或是我曾駕著在冰河上快意漂移的V90(CC),都給我耳目一新且又能滿足操駕需求的全新改變。

CMA模組化底盤介紹

上述所說的XC90、S90、V90(CC)還是產品主力的XC60,都是配置集團首發的SPA模組化底盤,所謂模組化底盤就是基於不同車型,但給予一組可以自由伸縮的底盤架構(擋火牆到前懸不變),既能符合經濟效應,基於前雙A臂、後單體式的懸吊結構,將肢臂結構改換鋁合金材質,得到的是足下輕量減重與操控進化,這個優點在上述車款都已得到應證!所以對應中小型車款而生的CMA模組化底盤,正是Volvo集團做為首發的XC40,以及後續V40、S40等車款的第二款模組化底盤。

此次CMA底盤用來對應XC40的懸吊設定和以往有些不同,若為「非R-Design」車型,即便將駕駛模式切入Dynamic狀態,僅會針對方向盤轉向手感、變速箱檔位等的改變,避震器則維持標準版的設定,至於R-Design車款或「非R-Design」選配Sport模式,就會把彈簧、減震桶及防傾桿改換設定較硬朗的運動配置,至於同樣列為選配的Four-C電子懸吊,則是利用電壓來改變阻尼的軟硬設定。

前:麥花臣

不同於SPA底盤的前雙A臂懸吊結構,CMA底盤前懸吊為麥花臣型式,CMA平台配置麥花臣懸吊,很大原因是因為車體結構的關係,由於「90系列」車型體積較大,比較能容納結構複雜占空間的雙A臂,反觀尺碼縮小的CMA,使用設計簡單的麥花臣懸吊再好不過!從官方圖片來看,雖然這款懸吊並非Civic Type R FK2/FK8或是Focus RS的「雙軸支柱式麥花臣」,但透過多種定位角度的設定,仍然帶來不錯的貼性性能,加上做為轉向要件的仰角整塊皆為鋁合金製成,以及又有副車架及強壯的硬體結構,先天體質已算是不錯!

後:多連桿

CMA後懸吊系統採用多連桿的設計,借著多組肢臂的控制,讓後輪能夠得到較穩定的貼地性,從上圖來看,後懸吊仰角同樣為鋁合金材質製成,避震器採用常見的「圈簧分離」,就是彈簧和減震桶分開擺放,用意是減少避震器上座固定位置的體積,縮減行李箱的避震塔體積來獲取較大的承載空間,而原廠資料中也提到,為了提升後懸吊的反應與跟進性,不只採用倒叉設計,減震桶也換成單筒型式,用意則是利用單筒避震器作動直接、結構簡單且穩定的特性,帶來後軸更佳的操控靈活性。

電子輔助轉向系統+Four-C電子懸吊

基於既有的齒輪轉向結構,XC40配置一套電子控制的轉向系統,能夠依照速度進行不同力量的回饋,透過駕駛模式的調整,給予不同的設定輔助,駕駛人亦可單獨從Individual模式單獨設定。至於列為選配的Four-C電子懸吊系統,則是透過電子控制的方式,達到調節減震桶阻尼軟硬的不同狀態,讓操駕性能更為提升。

☆動力平順高質感、市區高速二相宜

此次官方提供的車型是以D4柴油、T5汽油二種型式,T5汽油動力為247hp/35.6kgm,D4柴油出力為190hp/40.8kgm,二者皆配置八速自排及AWD四輪驅動,對於性能迷關注的加速性能,0~100km/h加速的T5汽油為6.5秒、D4柴油為7.9秒,至於極速則為230km/h(T5)、210km/h(D4)的表現,單就帳面數據來看,這二部CUV的動力表現已屬不俗的亮眼水準。

其實二車的加速性能如何?跑起來快不快?坦白說,我在駛往奧林匹克公園的聯外快速道路,刻意在平直的隧道里全油到底衝刺,看著時速表攀爬到180km/h,不論D4還是T5的XC40,這二種不同引擎的出力表現,都和以往我們駕駛配置Drive-E引擎的車款相同,柔順輕快且又高精緻度,加上換檔綿密落差及小的八速自排,對於感官的刺激度稀釋不少,激情指數並不高,不過一樣都很會跑!

除了對於動力性能的要求,身為都會CUV的XC40在市街地的駕駛也有著不錯的表現,你會發現XC40方向盤的輔助力量雖然一貫的輕手,但是轉向比例卻是好拿捏,避震器回饋的感受也是舒舒服服,但又沒有軟腳的不適感,整體操駕的感受相當輕鬆無壓!至於D4和T5 R-Design二者表現的差異如何?

我是覺得D4憑著1750~2500rpm發揮的40.8kgm扭力,在低中速的驅動回饋比較有感且直接,雖然沒有配置R-Design的運動懸吊,但也足敷夠用且較為舒適!至於設定較運動的T5 R-Design,對於路感的「體感回饋」自然比D4明顯,但卻不至於硬派不舒服,不過因為出力及輸出範圍的差異,比起D4低速驅策的力量稍微平淡了些,必須將轉速拉高一些才會有比較直覺的驅動感受。

☆操駕輕鬆好上手、高速略有飄浮感

對於第一部搭載CMA底盤的XC40,若要雞蛋裡挑骨頭,我覺得它和SPA底盤的那種可用「明快」形容的入彎轉向,還是有些落差,但這是我用比較嚴苛的標準檢視,若以都會CUV角度評斷,我是覺得它在輕手的方向盤輔助,還能給人容易上手摸清楚的轉向比例,就已經夠格在CUV市場站上前段班,而且有趣的是,即便出發前我曾對於它1684~1733kg車重有些微詞,但駕著它在山路里拐彎,重心轉移的情形卻不甚明顯,除非以較高的車速入彎,車頭才會以稍微明顯的轉向不足提醒你。

此次駕駛的XC40全都配有AWD四輪驅動,雖然它的驅動比例,依舊不是以「前少後多」的For Fun配置,不過我發現這套AWD放在CMA底盤異常的契合,主要CMA平台的後懸吊採用倒叉單筒避震器,明快直覺的作動反應,帶來的車身動態不只和轉向頗為合拍,也造就高度跟進性的車尾循跡性,彌補後輪驅動力較少的缺憾!

所以駕著XC40在山裡拐彎,你會覺得一派流暢好操控,即便過彎側傾的情形稍微抑制些過彎順暢度,但穩當貼地性依舊給人頗高的駕馭信心,在不少行車環境都相當適切夠用,唯有在高速狀態行駛時,休旅車的先天車高以及還可以再精進的避震器設定,讓行駛時的漂浮感稍微明顯些罷了!

☆新增後方車流轉向輔助

Vovlo向來主打的駕駛輔助及主動安全系統,在XC40上自然照辦煮碗的大量配置,透過前方的攝影機、車身雷達等的偵測,像是車道偏移、車側盲點、行人偵測等的功能都會配備,至於像是新年式車款追加的對向來車警示及「拉回」方向盤功能,也在XC40配備清單上面!此外XC40也在原有的後方車流偵測警示功能外,額外新增轉向輔助的設計,簡單來說就是偵測後方來車,駕駛人繼續倒車的話,該系統就會強制煞車或轉向來避免發生車禍,確保駕駛和用路人的安全。

(PA駕駛示意圖)

第二代PA半自動駕駛系統當然也是XC40配備之一,搭配ACC和LKA系統,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及維持在車道線內,最高時速可以設定在130km/h之內,就可交由車輛自行駕駛,不過基於安全的前提,仍需將手置放在方向盤以便因應臨時的車況改變。

isCar試駕短評!

面對那麼多同級對手的競爭,甚至想要挑戰同樣將在年底車展露面的BMW X2,以及該級距當紅的Porsche Macan和M.Benz GLC,坦白說,XC40的確會有場不好打的硬仗,不過單就產品實力來說,從外觀造型、內裝配備、動力操控的表現,XC40都有相當不錯的競爭本錢,但回歸實質層面來看,未來定價的策略仍是最大關鍵(粗估高規T5 R-Design約會落在200萬元左右,第二波的三缸引擎車款約可能150萬間),這部美型動感的北歐小休旅此次車展也會現身,想要一親芳澤的車迷網友們不妨趁著車展來去親眼目睹這部「小雷神」的廬山真面目!

Volvo XC40 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L4 DOHC 16V Turbo

排氣量:1969c.c.

最大馬力:T5:247hp/5500rpm、D4:190hp/4000rpm

最大扭力:T5:35.6kgm/1800~4800Rrpm、D4:40.8kgm/1800~4800rpm

驅動方式:四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八速自排

煞車結構:前對向單卡鉗+345mm通風碟、後對向單活塞卡鉗+302mm碟盤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防傾桿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防傾桿

車身尺寸:長4425mm x寬1863mm x高1652mm

軸距:2702mm

車重:1684~1773kg

油箱容量:54公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車玩志 的精彩文章:

如果凱美瑞被「Mark」一把,會有人埋單嗎?

TAG:車玩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