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懂了這一個字,你做什麼都順!

懂了這一個字,你做什麼都順!

孝是中華民族的基本傳統道德行為準則之一。對於人們常說的「孝順」,曾仕強說過,「懂得孝道的人,任何事情都可以變成好事情,統統可以變成好事情。孝了,你就順了!」

一、父母者,人之本

古語道:百善孝為先。從「孝」字看,是「老人」的「老」字,底下是個「子」字,兒女雙手托著老人,就是「孝」。《說文解字》中說,「善事父母者」為「孝」。

孝,是我們考核人的第一個關卡。中國人有沒有孝心,對父母怎麼樣,會成為大家觀察你的第一點。第二點很簡單,就是你這個人是不是實事求是,是不是實實在在。如果你對父母很講孝道,做事情又很踏實,那麼,老闆不用這種人用誰?君子不交這種朋友交誰?

在被稱為「八德」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中,孝是放在第一位的。一個對父母親十分孝敬與順從的人,一定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決不會是一個為非作歹、棄善從惡的人。

三字經中有這樣一句話「香九齡,能溫席」,講的是東漢時期黃香的故事。黃香九歲時母親就去世了,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親生病期間,黃香一直不離左右,守護在母親的病床前,母親去世後,他哀慟萬分,終日思念母親,臉色憔悴不堪。

後來,他一直和父親相依為命。他對父親更加關心、照顧,盡量讓父親少操心。夏天,酷暑難耐,為了使父親晚上能很快入睡,黃香每晚都先把涼席扇涼,再請父親去睡;冬天,天寒地凍,黃香每天先鑽到父親冰涼的床上,用身體溫熱被子後,再扶父親上床。

黃香還博覽經史,擅寫文章,他的美名傳到京師,洛陽人都贊他是「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江夏太守聽說了黃香的事迹,將他徵召為「門下孝子」,為百姓樹立榜樣。

人們說,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愛百姓,愛自己的國家。事情正是這樣,黃香後來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負眾望,為當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傳。

《史記》中說:「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一個對父母親毫無孝順之心或根本不知道應該如何孝順父母的人,就很難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行。

二、孝於心,順於行

孝這麼重要,那什麼才算真正的孝呢?

《論語·為政篇》中記載: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說,現在的所謂孝,是說能贍養父母就行了;可是,狗和馬都被養著,如果對父母不恭敬,那麼贍養父母和飼養狗、馬又有什麼區別呢?

孟子也說過:「孝子之至,莫大於尊親。」二位先哲,寥寥數語就道出了孝的真諦,總結起來就是六個字:孝於心,順於行。

所謂孝於心,就是說兒女對父母的孝心只要發自內心,盡心、竭力即可,不必強求物質的富足。古人講:「事父母,能竭其力」。盡孝,只要「竭其力」,力所不能及的也無須強求,量力而行足矣。

對於很多人來說,子女盡「孝」並非難事,但要做到「順」卻並不容易,由於經歷的時代不同,經歷的事情不同,以及生活的習慣不同,子女和父母在處事上常常會出現矛盾,老人顯得有時比較固執,此時最好就順著老人。《弟子規》中說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不無道理。

生活困難的的時候,子女辛苦掙錢,省吃儉用,寧願自己受苦,不讓父母挨飢受餓是孝順,身為大款,雖然不斷給老人財物,但經常惹老人不高興甚至生氣,也難說是孝順。

孔子講,孝敬父母最難的事情是「色難」,就是說最難的是給父母好臉色。給父母買好房子、請保姆、吃大餐、去旅遊是物質上給父母的享用,這是低層面的「孝」;而高層面的「孝」,應該表現為對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

當然,孝順並不等同於愚孝,也不是一味的犧牲,要把握好分寸。父母的話要有選擇的聽取,要和父母多多交流,讓他們理解你的所思所想。能讓父母生前活得幸福,沒有任何的遺憾,這大抵才是真正的孝順。

三、越孝敬,越順利

佛陀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開示說:「若有男女背恩不順,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發惡言,子即隨墮。假使有人為福德故,恭敬供養一百凈行大婆羅門,不如一念,住孝順心,以微少物色養悲母,隨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萬分不可校量。」 意即供養父母哪怕僅僅一點,也能夠獲福無量,即使是少許作了一些不孝順的事情,也會獲罪無量。

一個孝順的人,才會是一個積極上進的人。他將對父母的愛化為前行的動力,會更加地努力拚搏,希望能為父母提供更好的生活,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

一個孝順的人,才會是一個值得託付的人。他知道感恩自己的父母,才會是一個懂愛的人,也才會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試想如果一個連他的父母都不愛,又怎麼奢望他會愛別人。

前幾年中央電視台曾報道過一個這樣的故事,在河北唐山有一個做鋼材生意的老闆,生意做得很大,但是工作需要總是要經常出差,但是他的老媽媽七十多歲了,患有嚴重的小腦萎縮疾病,只要兒子一天不在家裡就犯病,不是打人就是罵人,根本不聽家裡保姆的話。

這可難為壞了兒子,在家裡照顧老媽媽吧,自己的生意會受到影響。自己出門去談生意吧,老媽媽在家裡可怎麼辦呢?後來,他想出來一個好主意,在開車出差時,帶著自己的老媽媽到處走,自己和客戶談生意也帶著媽媽,背著媽媽上樓,和客戶吃飯也帶著老媽媽。

他的這個舉動讓客戶感動不已,客戶見了他這樣孝順媽媽,感動不已,說「就憑你的這份孝心,你肯定是個好人啊。我就願意跟你這樣的人做生意!」結果這位老闆的生意反而比以前更加風生水起。

有子,是孔子的一個學生,七十二賢人之一,氣質樣貌,酷似孔子,孔子死後,深受孔門弟子敬重。有子曾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孝敬父母不僅是做人的根本,而且也契合了天地之大道。天地輪迴,有因有果,自然不孝會引起不順。

成大事者,必是孝子。一個對父母好的人,才能有機會讓大家相信,其品格和人格的高貴。自身有吸引力,匯聚正能量,諸事自然順利。

本文系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原創文章

轉載須註明來源出處

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TAG:京博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