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半醒之間參禪意 持之以恆墨生花——訪大理畫家辛恆

半醒之間參禪意 持之以恆墨生花——訪大理畫家辛恆

△廣告

辛恆作品 暖春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中國畫可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能把握精髓者則為高人。大理畫家辛恆,詩書畫皆通,他的畫自有一番清新、高遠的禪意,他本人則「辛勤耕耘,持之以恆」,在大理畫界自成一派,在國內外藝術市場皆有一定影響。

「牆內開花,牆外香」。辛恆的畫在上海、成都賣得很火,在成都舉辦《雨林歡歌——辛恆國畫藝術展》,從最低2600元一幅的花鳥畫到6000元的大尺幅畫作,辛恆用一種撲面而來的親切口吻給藝術粉絲們普及了一堂「繪畫裝修課」。在動輒數百萬的當代藝術作品橫行拍賣行之時,辛恆「不裝」的做人方式和「不假」的定價策略讓藝術真正走進了老百姓的消費視野。七八十幅作品以極其」親切「的價格被愛家搶走,甚至在辛恆離開成都時,還有部分熱情的普通買家給他拎行李,像送走一個久違的遠房親戚……站在不功利的立場,辛恆和他的作品給了成都藝術市場一個強烈的信號:一個真實的畫家應該有其適合的市場,一個合理的、理性的、不摻雜藝術泡沫的價位是應該值得尊重的。

辛恆,筆名,原名彭鎮遠。小學生,無師從,自學繪畫。現任大理州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雲南交通學院客座教授,大理學院客座教授,中泰文化交流《大東方畫展》冠名人,大理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其美術作品參加全國各類展覽,多次獲獎,部分作品被國內外各種機構和友人收藏。著有散文詩集《浪堆》、《辛恆散文詩一百章》和畫集《建國60周年最具有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書畫家作品集——幸恆卷》,作品10餘幅入編大眾文藝出版社《新版傳世名畫——花鳥卷》。作品《聽雨圖》在全國第四屆民族百花展獲銅獎。

「半醒堂」是辛恆的居所,也是他的工作室,走進半醒堂,辛恆正在畫牡丹,在與他攀談的過程中,他沒有停止作畫,他說,談話並不影響創作,他畫畫已成習慣,一天不畫就渾身不自在,他妻子在一旁介紹,有一次他們到成都旅遊,三天沒有動筆,辛恆難受得不得了,夫妻倆隨步走到成都的一家文房四寶店,店主拿來筆墨後,辛恆提筆作畫,過足癮後才罷手,最後畫給了店主,店主大喜,奉為美談。

辛恆的畫,筆墨酣暢,意趣天成,作為當今為數不多的非學院派國畫大家,他不拘一格,根植傳統,超越傳統。目前,辛恆主要在宣紙和泥坯上作畫,紙上作品題材廣泛,花鳥蟲魚無不精道,他師出無門,卻勇於探索,敢於創新,在不斷的實踐中,他用烏金紙創作,在深色紙上繪就一片奼紫嫣紅;用純墨畫「四君子」,盡顯墨分五色的中國畫本色;通過臨摹王晉元的花鳥畫,結合自己多年的藝術創作經驗,創作全景花鳥畫系列。經過多年探索,他創作出了「清供」系列,「清供」系列可謂自成一格,帶有濃厚的「辛恆」風,畫面澤潤華滋,景物生動自然,帶有明顯文人氣息的圖案,或花、或鳥、或人物,畫面經營安排得當,色彩搭配處理和諧自然,充分體現了辛恆高超的藝術造詣。2008年以來,辛恆嘗試在泥坯上表現他的作品,每年有3個月,他與妻子「飄」在景德鎮,辛恆作畫,妻子負責照顧他的生活,同時也為他經紀畫作。他手繪的瓷器,筆墨酣暢,花鳥魚蟲栩栩如生,全面詮釋了如何在瓷器作品中展現墨分五色和中國畫的枯濕濃淡關係,他的彩色瓷畫,色彩運用精妙,渾然天成,每一幅作品皆為原創手繪孤品,與紙上作畫不同的是,在泥坯上作畫,除繪畫基本功外,還需對各種色料有充分的了解,對高溫下色彩的變化也要有充分預見,值得欣喜的是,經過多年的探索,辛恆的手繪瓷器畫越來越趨成熟,小到茶器,大到六連屏風,匠心獨具,活色生香,體現了水墨筆意與中國瓷器的完美結合。在他近期作品中,大理的三塔、雞足山、南詔風情島等景觀皆成為辛恆手繪瓷畫的主題,體現和傳播了大理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辛恆自稱「好色之徒,用色說話」,他經常說自己是個手藝人,哪家牆壁空著,用畫幫著補補牆而已,他自謙半醒,真心交友,他家裡常備有好酒好茶,每天都有人到他工作室觀摩、買畫,或是喝茶吃酒。除畫畫以外,他還喜歡做菜、養花,他自詡廚藝第一,園藝第二,畫畫才是第三,在他們家的小院里,四時花不斷,門前青竹曼曼,生活氣息撲面而來。問及他至今最滿意的作品時,他說畫家永遠畫不出自己百分之百滿意的畫,因為最好的還在創作中。如今,進入古稀之年的他,每天堅持騎自行車10公里以上,以書畫潤澤生活,把靈感釋放在筆端,或濃墨重彩,或雲淡風輕,如自在閑雲,林中仙鶴,好不自在。(彭黎明)

來源:大理日報

編輯整理:李曼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理日報 的精彩文章:

TAG:大理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