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懂那麼多道理,卻不會正常吃飯了,咋整?

懂那麼多道理,卻不會正常吃飯了,咋整?










原創 | 芙蓉營養師







在我們什麼都不懂時,吃東西是件特別值得期待和享受的事情:不會嫌棄糖醋裡脊被炸過;不會嫌棄香甜可口的米飯和饅頭

GI

太高、不會嫌棄魚香茄子油太大、不會嫌棄西紅柿炒蛋放了糖、不會嫌棄丹麥牛角麵包的反式脂肪太高、不會因為美味的蛋撻是能量炸彈不敢吃。。。。。。




可是自從踏進減肥(或者說養生)的門,關注了太多的營養博主、健身博主,讀過太多的養生文章,忽然發現自己那些年活的太隨意了,難怪現在肚子上贅肉這麼多,身體各種不適,都把帽子扣在「過去啥都不懂」上。




但是,現在這樣講究就真的更好嗎?



吃個飯而已,糾結得不要不要噠!營養專家說了,每頓得有綠葉菜,於是你一頓沒吃著,就感覺心裡不踏實,恨不能晚上十點回家也專門補一盤青菜,你問過你的身體同意嗎?




營養專家還說喝雜糧粥營養好,於是你三頓都是雜糧粥,喝到自己想吐也不肯吃一口所謂的「高

GI

」的饅頭米飯。問題是專家說的都對,你不喜歡也沒有辦法啊,

人是有感情有偏好的高級動物,又不是冰冷的機器。




減肥專家說雞胸肉脂肪低蛋白質含量高,於是你又把雞胸肉列為日常食物,吃到噁心也在所不惜,很多有過減肥經歷的親們在定製營養餐單時特意跟我交代:什麼都都可以安排進餐單,除了雞胸!吃了它就想暴食!







減脂營的減肥原則是主食不能超過一個拳頭,注意是熟重哦!如果是薯類或者南瓜,你肯定是吃不飽,除非你能夠在低碳水的同時提高脂肪,但是顯然你不敢啊!




於是堅持一段時間的「一個拳頭主食」法則後,大姨媽開始推後甚至不來,可能你還暴食了,之前的減肥成果付諸東流,你責怪自己意志力太差。






知道這些還只是粗淺的,有一些愛學習、愛鑽研的親們已經走到了更遠的地方,除了主流的營養、健康觀念,還關注一些不是那麼主流、甚至有爭議的飲食模式:例如素食、果食、生機飲食、輕斷食、無麩質飲食、原始飲食、生酮飲食。。。。。。




每種飲食模式都有自己的一套完備的理論來支撐,被各路專家洗腦後,對它們躍躍欲試,開始懷疑自己之前吃的蔬菜是不是營養都沒有了?碳水是不是吃太多肉吃太少?是不是自己也麩質過敏不適合吃麵食?



那些麩質過敏不適症十條佔了八條啊,什麼失眠、抑鬱、腸鳴、長痘、易怒、肌肉乏力。。。




沒有辦法,我們每天都在被洗腦(或者說在學習新知識)




主流的營養學家提倡營養均衡,按照最新版的膳食寶塔來吃;

生酮飲食界的專家告訴你,低碳水高脂肪的飲食才是正解。瑞典的膳食指南也同樣推崇低碳水高脂肪的飲食;


無麩質專家告訴你,麥類中的麩質會損傷小腸絨毛引起身體過敏,進而損傷身體的很多器臟,而且潛在的麩質過敏人群還不少;


原始飲食又讓你以肉為主食,糧食和豆子奶製品都是壞東西,骨頭湯才是人間上品。。。。。。


那我們究竟該怎麼吃?







聽膳食指南的,感覺真的吃不下(或者吃不飽)啊!聽專家的,雖然感覺很有道理,好像也並不適合自己?!


看身邊人怎麼吃就怎麼吃?簡直更不靠譜,一個個都是貓兒食,就比誰吃得更少?!


參考網紅的健身餐盤,似乎根本吃不飽,再說天天吃那些三文魚牛油果也不是人人能負擔起啊!


的確,根本沒有一個「一招鮮,吃遍天」的飲食模式,個體差異太大了。






以我個人多年的營養諮詢的經驗來看,飲食真的是個很個性的事情,沒有一種膳食方案對於所有人都有效。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有著不同的基因、不同的腸道菌群、不同的活動強度、不同的代謝能力、不同的健康狀況以及不同的目標。這種種因素都影響著我們應該攝入的最佳宏量營養素比。


並且這些因素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你懷孕了、開始健身了或者患上了某種疾病)。當這些因素改變後,你的最佳宏量元素比也會隨之改變。


這些飲食模式本質無非是營養素比例不一樣,烹調方式不一樣

 

。而且我們無從判別哪一種更優:


馬賽人是東非的游牧民族,他們以動物的肉、乳和血為食,脂肪的能量佔比超過了

65%

。而他們的肥胖率很低,也少有慢性炎症性的疾病。


因紐特人以狩獵為生,他們吃海豹、海鳥、鯨魚等獵物以及這些獵物的發酵食品。他們的

70%

以上的能量來源是脂肪,但他們很少患高血壓和高血脂等心腦血管疾病。


日本沖繩地區的人們,主要吃米飯、魚類和海藻,

80%

的能量來自於碳水化合物,但他們卻是世界上最長壽的人群之一。








Kitavan

部落土著人主要以薯類、椰子油和魚為食,

70%-90%

的能量來自於碳水化合物。而他們基本不會患上粉刺、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高血壓。


儘管這些民族食物的組成和碳水化合物的佔比相差巨大,但都具有一個相同的特點:吃真正的食物,而不是超市貨架上那些花花綠綠的深度加工零食。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就理想的情況而言,每個人都應找到適合自己的攝入比例,而不是盲從於任何一項指南。


而最好的辦法就是去嘗試,看哪一種比例能讓你獲得最好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態。





還有一種情況,很多人因為極端的節食減肥而患上進食障礙,也同樣不會好好吃飯了,總是在節食和暴食之間切換,飽感和餓感都很遲鈍,要麼不吃,要麼吃撐。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才能讓自己恢復正常的狀態。




之前關於暴食的文章寫了很多

這裡再啰嗦幾點:




1

、放下執念,關注內心。身材很重要,減肥很重要,但是真的沒你想得那麼重要,你生活中

90%

的問題,即使你瘦成一道閃電也依然存在。




2

、把對食物過分關注的精力收回來,去做其他更有意義的事情,能夠真正豐富你、提升你的事情。




3

、三餐都吃,營養均衡吃,慢慢吃,找到自己最舒服的感覺,不餓也吃,讓身體被動形成規律,三餐之外不碰其他食物。而不是放任自己吃一堆讓你的食慾更紊亂的甜食零食,這還不是你「

follow your heart

」的時候。




4

、坦然接受不那麼完美的飲食,就像接受不完美的生活一樣!又有誰能吃成行走的營養教科書?營養專家也沒條件每天在自家廚房做營養餐吃啊!




5

、即使偶爾多吃了,也不要著急給自己扣上暴食的帽子,正常人也會貪嘴,話說美食誰不喜歡啊?!也不要和任何人攀比食量,也許你就是天生愛吃呢,就像有人愛唱歌、有人愛跳舞一樣?!接納自己,擁抱自己!




最後,願你吃的每一口食物,都能真正滋養你的身心,而不是成為你的負擔讓你焦慮和痛苦。唯美食和愛不可辜負,能夠從一日三餐中體驗到幸福滋味的人,人生簡直不要太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芙蓉營養師 的精彩文章:

新年計劃第一步:21天英語課程包免費領

TAG:芙蓉營養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