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鎮界的不老名媛,似水年華、從前月色……你不來烏鎮,我怎捨得下雪

古鎮界的不老名媛,似水年華、從前月色……你不來烏鎮,我怎捨得下雪

GIF

這是村游去《歷歷萬鄉》第44篇文章

本期推薦人

也許並沒有故事

讀過幾本書

也行過幾里路

一顆不停探索的心

即使是熱門的古鎮也可以有不一樣的玩法

江南有六大古鎮,人稱「碧玉·周庄、拆字·同里、風情·甪直、夢裡·西塘、水閣·烏鎮、富甲·南潯」。其中名氣最大的當屬烏鎮,一度被稱為中國江南的封面

如果說西塘是淪落於煙花風塵中的小家碧玉,那麼烏鎮一定是貴府豪門中的不老名媛。

作為全國旅遊收入最高的景區之一,烏鎮有的不僅僅是所有古鎮都一樣的烏瓦白牆、長廊拱橋,除了傳統意義上的枕水人家,烏鎮這些年逐漸變成一個文化小鎮

從2013年起,烏鎮每年舉辦戲劇節,邀請全世界最好的劇團來這裡演出。從2014年起,烏鎮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會址,各國領導和世界互聯網的各位大佬們在大會期間都會齊聚烏鎮。

烏鎮的古除了建築民俗還有它千古不衰的文脈。自編《文選》的梁昭明太子蕭統,到山水詩人謝靈運、齊梁文壇領袖沈約、書畫大家唐朝宰相裴休、江西詩派三宗之一陳與義、南宋中興四大詩人范成大……一直到近代的文學大師茅盾和木心。

千年以來,烏鎮可以說一直是人才輩出。

說起以前的烏鎮人,木心的文章中寫道:「尋常百姓也不乏出口成章、白壁題詩者,故每逢喜慶弔唁紅白事,賀幛輓聯掛得密密層層,來賓指指點點都能說出一番道理。騷士結社,清客成幫,琴棋書畫樣樣來得」。

如此源遠流長的文化氛圍,才是烏鎮真正的老底子

烏鎮|生活|剪影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烏鎮故人舊事

烏鎮古名烏墩,可能是因為此地是河流沖積平原,「沼多淤積土,地脈隆起高於四曠,色深而肥沃」,因此而得名。

烏鎮地處江浙滬「金三角」,離上海、杭州、蘇州距離都差不多,又是二省三市交界之處,所以明清年間,烏鎮是「官商竟占之埠,兵盜必爭之地」。

如木心所說:「烏鎮的歷代後彥,學而優則仕,仕而歸則商,豪門巨宅,林園相連,亭樹、畫舫、藏書樓……唐朝的銀杏樹至今布葉垂陰、蔥蘢可愛。」

以前的烏鎮以市河為界,分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屬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為青鎮,屬嘉興府桐鄉縣。建國以後,市河以西的烏鎮劃歸桐鄉縣,才統稱烏鎮。

當地人才知道的玩法

▌關於木心的文學朝聖之旅

茅盾故居早已是烏鎮的老招牌之一,2006年,另一位與茅盾有著親戚關係的作家木心先生回烏鎮定居,當地為他修了「晚晴小築」供其安享晚年。

2011年12月21日,他在此地溘然長辭。這些年裡,他的作品在國內廣為傳頌。他的文字既古典又現代,使許多國內的作家對其「驚為天人」

他的生活、人生態度與終其一生對藝術的追求,讓國內許多文藝青年將木心奉為男神。

木心在世的時候,已經有一些熱忱而虔誠的青年人來到烏鎮,躊躇於木心家門之外,又獨自悄悄離去。既想見到這是一個怎樣優雅有趣的老人,又怕自己的無知和莽撞打擾了先生。

木心去世的那年,許多文藝青年從全國各地趕來烏鎮,一同哀悼這位文學大師的離世。當年木心居住的晚晴小築,現今變成了木心紀念館。進了烏鎮東柵景區,只要提前預約便可免費參觀。裡面可以看到他當年在美國為一群華人藝術家講授世界文學史的「最後一課」視頻。

2015年11月,由貝聿銘弟子、紐約OLI事務所岡本博、林兵設計督造的木心美術館在烏鎮西柵景區開館。此館展示和保留了木心先生的畢生心血與美學遺產,裡面有他放大版的微型畫作、他在坐牢時所寫的「獄中筆記」,以及每年的特展——木心在《文學回憶錄》中提到的世界藝術家之展覽。

去年已辦過尼采展、莎士比亞展,今年又有大英圖書館珍藏的王爾德、伍爾夫等人的手稿及舊物展覽,這對愛好文學和藝術的朋友來說可真的是「朝聖」了。

▌西柵夜遊,夢裡不知身是客

西柵是烏鎮景區的精華。如果說白天的烏鎮是原汁原味的江南水鄉,那麼到了夜晚的烏鎮又是另一種不同的感受。所謂「宿在烏鎮,枕水江南」,這種感覺只有夜遊西柵時才最能體會。

到了夜晚,各色燈光陸續亮起,將整個西柵勾畫得晶瑩剔透。這時候整個西柵都彷彿瓊樓玉宇,讓人有種恍然不知身在何處的驚嘆。

▌戲劇愛好者的嘉年華

另一個值得去烏鎮的時間便是每年的十月份,此時恰逢烏鎮戲劇節開幕,來自全世界的戲劇、話劇愛好者們都會來到這裡。彼時的烏鎮將會變成一個古典又現代的大舞台。

近百場國內外劇團精彩的戲劇演出,經典劇、先鋒戲劇,國內著名的戲劇家賴聲川、孟京輝等那時都會在這裡首演他們的新戲。

當你從數個小時沉如夢如幻的戲劇中抽離出來,再回來置身於古鎮的燈光小巷,一定會有人生如夢的感慨。

▌穿梭在藍印花布的竹竿巷裡

藍印花布是江南傳統民間工藝精品,烏鎮則是藍印花布的原產地之一。宏源泰染坊始創於宋元年間,原址在南柵,清光緒年搬遷於此。系藍印花布製作基地,也是藍印花布製品集散中心。

在宏源泰染坊,可以看到傳統工序的全過程演示,一進入染坊後院的曬布場,便看到一片片藍印花布從五六丈高的竹竿上一瀉而下,漫天花團錦簇,穿梭於藍白之間,時光似乎在這裡遺忘。

原汁原味當地美食

▌紅燒羊肉

紅燒羊肉各地都有,但烏鎮的紅燒羊肉卻不簡單。首先是選料講究,必得當年的「花窠羊」即青年湖羊為原料,此種羊肉肉嫩脂肪少,皮細潔多膏,佐料一般加蘿蔔、醬油、黃酒、紅棗、冰糖、老薑等。所謂「一冬羊肉,賽過幾斤人蔘」。

秋風起時,烏鎮的大街小巷中,家家羊肉鋪都是大快朵頤的食客。

▌姑嫂餅

烏鎮著名的傳統糕點之一。據《烏青鎮志》記載,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民間傳說它是因姑嫂二人鬥氣而成,故名姑嫂餅。姑嫂餅形狀酷似象棋子,精選材料手工製成,老少皆宜,有芝麻、香蔥、花生、粗糧、菊花多種香型,甜咸兼備,風味獨特。

▌熏豆茶

烏鎮人稱喝茶為吃茶。薰豆茶又稱烘豆茶。豆茶的主要原料是薰豆。是烏鎮特有的加工方式,選用秋季上好嫩晚黃豆,以香粳豆為佳。將新鮮晚豆在淡鹽水中煮到半熟,撈出瀝干,盛在鐵篩中,架在炭火上烘薰。

文火烘薰至青豆表皮起皺,有香氣逸出即可。這樣烘成的薰豆,熟而不焦,酥而不硬,清香可口,餘味無窮。

TIPS

交通:

汽車:烏鎮汽車站在烏鎮的東南,離東柵1公里。杭州客運中心和上海客運南站每天都有很多發往烏鎮汽車站的車。

從汽車站到西柵有公交車K350(7:30~17:30,每隔15分鐘一班)

火車:烏鎮沒有火車站,坐火車須到桐鄉站下車,從桐鄉火車站到烏鎮汽車站之間有K282可以直達。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村游去《歷歷萬鄉》徵集中

假如你有私藏的小村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村游去 的精彩文章:

在杭州市區找回失落的童年味道,柴火燒制的千島湖魚讓你瞬間回到外婆家

TAG:村游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