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陶情甘肅 大美武威

陶情甘肅 大美武威

摘要:武威亦稱涼州,曾是絲綢之路的要衝,是「人煙撲地桑拓稠」的富饒之地,素有「銀武威」之稱。武威是一個充滿生機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旅遊資源非常豐富,主要有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出土地雷台,號稱「隴右學宮之冠」的武威文廟,絲路名剎海藏寺,堪稱石窟鼻祖的天梯山石窟及沙漠公園、西郊公園等。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武威最美景點。

為你認為最好的地方投一票吧,投票啦!

武威十大旅遊景點 武威旅遊攻略

本文章由註冊用戶陶情甘肅大美武威上傳提供版權聲明我要發布反饋

我要評論

摘要:武威,亦稱涼州,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東端,歷史上曾是絲綢之路的要衝。公元前121年,因漢武帝派驃騎大將軍霍去病遠征河西,擊敗匈奴,為彰其「武功軍威」而得名。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是中國旅遊標誌之都、中國葡萄酒的鄉、西藏歸屬祖國的歷史見證地和世界白氂牛唯一產地。下面為你介紹

武威十大旅遊景點 武威旅遊攻略

武威十大旅遊景點

1、武威文廟

武威市博物館現館藏文物4.4萬多件,其中國寶級文物2件,一級文件170件,二級文物278件,三級文物594件,是甘肅省第二大歷史博物館。以銅奔馬、醫藥簡、禮儀簡、木雕、墓誌石刻為代表的漢唐文物,以西夏碑、木緣塔、木版畫、金碗為代表的西夏文物,以涼造新泉、西夏銀幣為代表的貨幣文物,以明清瓷器、牌匾、水陸畫為代表的明清文物等,在國內外享有盛名,是發展武威旅遊業的重要資源。目前,該館下轄文廟、西夏博物館、大雲寺、文物複製廠四個單位。文廟位於武威城東南隅,院內古建築群保存完整,莊嚴雄偉,古柏參天,槐蔭蔽日,素有隴右學宮之冠之美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傳聞文廟最早建於前涼或西夏時期,碑載復建於明英宗正統二至四年(公元1437-1439),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東西寬135m,南北長187m,佔地面積2.5萬平方米。

2、武威沙漠公園

武威沙漠公園是一座融大漠風光、草原風情、園林特色為一體的遊覽勝地,位於甘肅武威城東20公里處的騰格里沙漠前緣,佔地近4000平方米的游泳池,還有跑馬場、賽馬場、沙浴場以及「大漠亭」、「陶心閣」、「鴛鴦亭」、「桃花亭」等遊樂設施。園內沙丘起伏,百草叢生,有梭梭、樺木、紅柳、沙米、蓬棵等沙生植物,是我國第一座大漠風光與沙漠綠洲相結合的遊覽樂園,現在又請了蘭大地理系專家教授進行重新設計,進一步建設完善,使其成為一座展示治沙成果、旅遊健身、文化娛樂為一體的沙漠公園。

3、神州荒漠野生動物園

武威神州荒漠野生動物園於1994年經原國家林業部批准,在甘肅省瀕危動物研究中心基礎上設立。位於武威星火產業帶沙產業示範區內,佔地1萬公頃,距武威市區20公里。已建成辦公樓、招待所、瞭望塔等基礎設施2679平方米,動物馴養繁殖場37320平方米,動物半放野區圍欄7000公頃,建成神州休閑園一處,修建釣魚池1800平方米,人工湖15萬平方米,.建成佔地1100平方米的沙產業館,800平方米的動植物標本館和各類動物展館13800平方米。

開放時間:9:00 - 17:00

交通:於東關乘車,穿清水鎮,過清源街,再向東約10公里即到

門票:20元

最佳旅遊時間:5至10月

4、雷台公園

武威市雷台公園是中國旅遊樗」銅奔馬」的出土地。觀賞遊覽點有:一號、二號漢墓、雷台觀、雷台湖、九天靈泉瀑布、西涼伎樂館、把盞聽濤閣、醉聽堂、仙泉亭、雙孔石橋、群馬玉雕等10多處。待建景點有:絲綢之路群雕、漢白玉祈壇、銅天馬等20多個。內設銅天馬等文物複製部、舊貨交易所、文物商店、旅遊產品商店。  雷台是舉世聞名的稀世珍寶、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的出土地,位於甘肅武威城區北關中路,佔地面積12.4萬平方米。雷台是絲綢之路上精品旅遊景區,1983年雷台被公布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雷台漢墓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03年12月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2003年11月被定為甘肅省建設系統第三批文明服務示範窗口單位,2004年4月被定為甘肅省第三批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據史料記載,雷台為前涼(公元301年-375年年)國王張茂所築靈鈞台。

5、昌靈山景區

昌靈山景區昌靈山景區位於古浪縣城東75公里,騰格里沙漠南緣。因山上舊有三清殿、文昌宮和靈隱寺而得名。1989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自然保護區。它是青海雲杉生長最北的緯度區。山上松、柏、榆、楊、柳、刺等喬灌叢生其間,海拔2150一2800米、面積約為48平方公里。山上原有廟宇道觀18院,山門18座,房屋300多間,始建年代不詳。1909年重建玉皇0發現磚刻「敬德重建」,推測最早廟宇應建於唐朝以前,到解放前,山上有十多座廟殿,成了西北道教聖地,故又有「小武當」之稱,於1958年到1960年被毀。巍峨的山峰,茂密的原始森林,清冽的泉水,歷史悠久的道觀廟宇,珍貴奇異的動植物種構成了昌靈山獨具特色的森林景觀。昌靈山系祁連山東麓北端的獨立山體,從東向西,依次有小龍溝、大龍溝、大油松溝、小油松溝,山脈走向一致,山勢東高西低,山形聚集挺拔,整個山體在平緩的沙漠邊緣拔地而起,主峰海拔2954米。

6、石門溝藥水神泉

石門溝藥水神泉藥水清流藥味香,效靈真不異仙方,春光無限不須買,泉有丹砂延壽長。這是一首寫葯泉的詩,它充分的體現了葯泉的神效。從石門溝上至三岔,沿藥水溝而進,行至20里,便到達馬牙雪山腳下的藥水神泉,提起藥水,名聲可大了,遠近百十里,無人不曉。據說,這裡原有108眼藥泉,泉泉有名堂,而且在明清時有高僧-曾多次為葯泉開光,分類後立起了用藏文刻的石碑,哪些泉是治胃病的,哪些泉是治風濕的,哪些泉是治皮膚病的,哪眼泉又是治眼病的等等,一時間,病人、遊客絡繹不絕,也曾治好了許多病人。但據傳,佛教的功德引起了苯教士的嫉恨,他們悄悄的將石碑置亂,有的乾脆砸碎。從此,分類混亂了,來的人不敢亂用,最後數年間無人問津,苯教徒得意洋洋,認為摧垮了佛教。

7、龍泉公園

龍泉公園龍泉公園原名巴家湖,是縣城內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巧妙結合的理想旅遊勝景。這裡空氣清新,氣溫適宜,遊人如織,處處碧草茵茵,綠樹叢叢,湖廣水色,亭台樓榭,酷似一幅流光溢彩的巨型畫卷。沿著公園路一直往西走,上插五色彩旗的龍泉公園大門迎面敞開。兩隻巨型青質石獅,分守大門左右兩側,虎視眺眺,威風凜凜。走進公園大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二龍戲珠」的盤龍雕塑,兩條張牙舞爪的巨龍相互纏繞,騰空欲飛。雕塑下有一石刻,-「潤澤蒼松」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環繞雕塑有兩層園形水池,在彩色燈光映照下,外層池中12個噴頭噴射出12朵艷麗的「禮花」,放出五顏六色的光彩。裡層噴池中4個噴頭繞龍一周,噴出5米多高的水柱,水花濺落,形成亮麗的簾幕,兩條玉龍籠罩其中,猶如在雲里霧裡不住飛騰。雕廊畫柱的仿古長廊與鴛鴦池之間,是一條青石鋪就的小路,沿著小路往前走,是一個亮如明鏡,佔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的圓形人工湖。

8、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西夏碑)原位於涼州(今武威)的護國寺內,現存甘肅省武威市文化館。碑鑿刻於西夏天祐民安五年(1094年),是西夏文碑刻的珍貴遺物。西夏碑的碑身高2.5米、寬0.9米,兩面刻文。一面刻有西夏文,以西夏文篆字題名,意為「敕感應塔之碑文」;正文是西夏文楷字,計28行,每行65字。另一面刻有漢文,碑頭有漢文小篆題名「涼州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銘」;正文是漢文楷書,計26行,每行70字。第一行和第二行的上半段殘缺。碑文的四周有線刻的卷草紋,碑頭題名的兩側各有一個線刻的伎樂菩薩,作舞蹈狀。題名的上端是雲頭寶蓋。線刻伎樂菩薩、寶蓋、卷草紋圖案等,線條流暢,形象生動,是迄今所存為數不多的西夏藝術珍品之一。碑中的西夏文和漢文所講述的內容大體相同,但敘事的前後很有差別。兩面的文字不是互譯的,而是各自撰寫、然後刻寫上的。

9、馬路灘農業生態園

古浪馬路灘農業生態旅遊觀光區位於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的騰格里沙漠南緣,處於絲綢之路黃金旅遊線路和西北風情特色旅遊線路的交匯點,是古浪馬路灘林場依據當地優越的自然和基礎條件,以獨特的大漠景觀為基本格調建立起來的風景遊覽勝地。馬路灘林場經營總面積28萬畝,其中旅遊區面積5萬多畝,集生態農業和大漠休閑度假於一體,是武威市主要的旅遊景區之一和河西走廊有名的沙漠生態綠洲。現已開設生態農業、沙漠駝舟、大漠落日等自然觀光活動;沙漠越野、沙灘排球、狩獵、游泳等體育競技項目,形成生態農業觀光、沙漠自然景觀和治沙成果展示三個主要景區。

10、天堂寺

位於天祝縣城西北角的天堂鄉境內,這裡山清水秀,景色瑰麗,氣候宜人,俗有「天祝小江南」的美稱,距縣城80多公里,是天祝十四寺院之首。天堂寺藏語稱「卻典堂扎西達吉琅」,意為寶塔灘吉祥興旺洲,漢語譯名「朝天堂」,又名天堂寺。它的建成比拉卜楞寺還要早八百多年。明萬曆年間,青海互助甘禪寺大師丹瑪慈誠嘉措,改天堂寺為格魯派寺院。清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丹瑪慈誠嘉措和當地莫科、朵倉、嘉豆等部落的請求下,青海湟源東科寺第四世-多居嘉措呼圖克圖擴建了天堂寺並任寺主。天堂寺極盛時,有1000餘僧人,俗有「天堂八百僧」之稱。其建築布局合理,宏偉莊嚴,具有濃郁的藏族風格。

申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內容源於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開心娛樂,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