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以帝王論英雄,而以詩詞書畫拼高下

不以帝王論英雄,而以詩詞書畫拼高下

中國古代有很多的帝王,有建立豐功偉績的帝王,如秦王漢武、成吉思汗,也有亡國之君,如陳後主陳叔寶、隋煬帝楊廣、南唐後主李煜,北宋的宋徵宗等。這些亡國之君在治國之道上是一個失敗者,但在詩詞書畫方面卻讚賞詣很高,甚至就成了霸主地位。

楊廣——短命的皇帝,詩壇領袖

楊廣(569年-618年),一名英,小字阿摐,華陰人(今陝西華陰),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次子,開皇元年(581年)立為晉王。

晉王為了當皇帝,發動了仁壽宮變,殺死父親楊堅,成為隋朝第二位皇帝。繼位後,假傳隋文帝遺囑,逼迫楊勇自盡。隋煬帝這個生性多疑,性格暴躁,對反對他的人非常殘酷,甚至在朝廷上杖殺大臣。做了皇帝後,頻繁的發動戰爭,濫用民力,致使民變頻起,造成天下大亂,大業十四年(618年),驍果軍在江都發動兵變,楊廣被叛軍縊殺。使隋朝成為一個短命的王朝,自己也成為一個短命的皇帝。

對於隋煬帝講得比較多的就是作為皇帝的所作所為,而對於他在詩歌方面卻講得很少,實際上,楊廣還是一位重要的有成就的詩人。可以說是隋代詩壇領袖。《全隋詩》收錄了他40多首詩,李世民稱他「文辭奧博」。他的代表作就是《擬飲馬長城窟》,這首詩是早年隋煬帝楊廣西巡張掖時所作,開啟邊塞詩寫作序幕。

「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里。萬里何所行,橫漠築長城。」全文剛健質樸,確實是一首優秀的邊塞詩。張玉谷在他的《古詩賞析》給予了高度的評價:「通首氣體闊大,頗有魏武(曹操)之風。」

後代文人對他的這篇詩文也有很高的評價:「混一南北,煬帝之才,實高群下。」,「隋煬起敝,風骨凝然。隋煬從華得素,譬諸紅艷叢中,清標自出。隋煬帝一洗頹風,力標本素。古道於此復存。」

還有一些詩反映了抗擊北方少數民族入侵的豪情。如他的《白馬篇》:

白馬金貝裝,橫行遼水傍。

問是誰家子,宿衛羽林郎。

文犀六屬鎧,寶劍七星光。

山虛空響徹,地迥角聲長。

宛河推勇氣,隴蜀擅威強。

輪台受降虜,高闕翦名王。

射熊入飛觀,校獵下長楊。

英名欺霍衛,智策蔑平良。

島夷時失禮,卉服犯邊疆。

徵兵集冀北,輕騎出漁陽。

進軍隨日暈,挑戰逐星芒。

陣移龍勢動,營開虎翼張。

衝冠入死地,攘臂越金湯。

塵飛戰鼓急,風交征旆揚。

轉斗平華地,追奔掃鬼方。

本持身許國,況復武功彰。

會令千載後,流名滿旗常。

全詩充滿了青年戰士的忠誠、勇敢和漂亮。在此詩中,歷史上的名將(如霍去病、衛青)和謀士(如陳平、張良)全都不在話下,敵人在自己面前顯得不堪一擊。全詩一氣呵成,神采飛揚,自是傑作。

李煜——不能在政治舞台上稱王,但可以在詞壇上獲得霸主地位。

李煜,也許從登基的那天他就明白了,作為一個皇帝,他註定要成為失敗者。

李煜,原名李從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生於南唐升元元年(937年)七夕。顯德六年(959年),太子弘冀病逝,李璟封李煜為吳王,以尚書令參與政事,入住東宮。建隆二年(961年)六月,李璟病逝,李煜在金陵登基,更名為李煜。

975年二月,宋師攻克金陵關城。十二月,金陵失守,李煜奉表投降,南唐滅亡。李煜送到京師成了北宋的階下囚,並在憂鬱中死去。

有人說南唐的滅亡是因為李煜的不務正業,不思治理朝政。但我覺得除此原因以外,南唐的滅亡是必然的。事實上,在當時南唐國勢已敗,李煜即使有能力也無力回天,更何況國策早有失誤,在李煜繼位的前一年,其父李璟已經因國勢衰危而稱臣於宋,減制納貢了。宋朝滅南唐的形勢已定,李煜繼位,也只能採取消極守業的政策。

雖然李煜不是一個好皇帝,但卻是一位好詞人。他的詞,存世共有三十餘首,在內容上,可以亡國降宋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詞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風格綺麗柔靡;後期詞反映亡國之痛,哀婉凄涼,意境深遠,極富藝術感染力。

李煜在成為階下囚的三年里可是他詞的創作達到頂峰的三年。其中最有名的可是堪稱他的絕命詞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詞作抒發了他亡國後頓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而在《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這首詞中飽含了李煜對故國的留戀與亡國的悔恨之意。

李煜在詩詞上的最大成就就是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擺脫了長期傳統風格,成為詩人們可以多方面言懷述志的新詩體,藝術手法上對後來豪放派詞有影響。

宋徽宗——藝術家的身份,卻錯當了皇帝。

宋徽宗趙佶宋神宗趙頊的第十一子、宋哲宗趙煦之弟。宋哲宗於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向太后於同月立趙佶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

靖康之變後與長子欽宗趙桓被金人俘虜北去。宋徽宗在被押送的途中,受盡了凌辱。宋徽宗被囚禁了九年。金天會十三年(1135年)四月甲子日,宋徽宗終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於五國城,被葬於河南廣寧(今河南洛陽附近)。紹興十二年(1142年),宋金《紹興和議》後。宋高宗生母韋賢妃同徽宗棺槨歸宋。被葬於紹興府會稽縣(今浙江省紹興市),魂歸故土。

宋徽宗錯生在了帝王之家,也錯當了皇帝。可惜他錯當了皇帝,不但葬送了自己,還葬送了半個大宋朝,最終落得遺臭萬年,真是陰差陽錯。如果他只是個王爺,甚至是個大學士什麼的,一定會千古流芳,他的興趣愛好頗為廣泛。

宗精於工筆花鳥畫,自成「院體」。宋人鄧椿《畫繼》稱他「藝極於神」,政和初年所作的《筠庄縱鶴圖》,畫仙禽二十,「或戲上林,或飲太液。翔鳳躍龍之形,警露舞風之態。並立而不爭,獨行而不倚,各極其妙,而莫有同者焉。」概括成八個字,就是形神畢肖,栩栩如生。還有一幅《奇峰散綺圖》,能給人「咫尺千里」的感覺,使觀覽者「飄飄焉,嶢嶢焉」,分不清自己是人還是仙了。

宋徽宗30歲時的作品《瑞鶴圖》

而且他還精於書法他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後人稱之為「瘦金體」。

宋徽宗書法

編寫《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說如果當初章惇的意見被採納,北宋也許是另一種結局。並還說如「宋不立徽宗,金雖強,何釁以伐宋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徽宗 的精彩文章:

TAG:宋徽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