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款火爆的「兒科神葯」被質疑有問題!你家孩子用過沒?

這款火爆的「兒科神葯」被質疑有問題!你家孩子用過沒?

孩子日常感冒,家長從市面上買回的葯,從醫生那開的藥單里總會看見匹多莫德這種葯的身影。不僅可用於感冒,匹多莫德還經常被運用在孩子發燒咳嗽、鼻炎扁桃體炎、濕疹蕁麻疹、提升免疫力等的治療,治病範圍廣泛,簡直成了兒科中「無所不能」的「神葯」。

不過,最近這種常見葯卻被國內專業醫師扒皮,指出匹多莫德口服液在國外醫學臨床試驗尚處於小白鼠階段,療效尚不明確。孩子吃了多年的葯,難道一點療效都沒有?

1

匹多莫德銷售火爆

簡直成兒科「神葯」

提出這個說法的是北京和睦家醫院藥師門診主任冀連梅。她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到,在網路諮詢平台上,她幾乎每天都能看到關於匹多莫德口服液的諮詢。瀏覽後,她才發現這個葯是兒科、耳鼻喉科和皮膚科醫生們的寵兒,從這三個科室看完病出來的孩子,幾乎都會拿上這盒葯。而且,醫生一開就是一個月的量,孩子一吃就是三個月的療程。

醫生們對這種葯「推崇備至」,那這種葯的銷量怎樣呢?根據冀連梅給出的數據:

2016年匹多莫德在國內等級醫院銷售額達到了35億,在零售藥店的銷售額是4.27億,再加上在其他非等級醫院的銷售額,估計會達到40億。

而這其中,絕大多數由兒童患者買單。

團長在網上大致查了查,匹多莫德大致分為膠囊、顆粒劑、分散片、口服液四種劑型。其中顆粒劑、膠囊、分散片均為國產葯,價格每盒三四十元,而口服液是義大利進口葯,價格昂貴,單盒原價194元,促銷售價140元。

雖然匹多莫德口服液的價格並不便宜,但孩子的健康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因此,這種葯還是受到了不少家長的青睞。

總的來說,冀連梅認為匹多莫德銷量火爆主要基於三個因素:創收需求;部分醫生習慣照說明書機械開藥,不太關注真實療效;為了安慰或應付家長。

2

匹多莫德療效引質疑

臨床上存在四大問題

如果這種葯真如其說明書上寫得那樣有療效,那其銷售火爆也就無可指摘。但在冀連梅看來,這個產自義大利的進口葯在國外醫學研究中顯示,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均不明確,甚至還存在著以下這四大問題:

問題一:

研究者主要集中在中國和極少數幾個歐洲國家如義大利、俄羅斯。文獻還停留在臨床前的動物研究階段,不是用仔雞就是用小白鼠實驗,對臨床沒有指導意義。

問題二:

2015年,國外曾有一項針對57名3歲剛入幼兒園的健康孩子預防急性呼吸道疾病的研究。但是經過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相比,匹多莫德並沒有顯示出統計學意義上的預防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問題三:

國外權威循證醫學庫考科蘭(Cochrane)里,沒有關於匹多莫德用於兒童安全有效的研究證實文獻,但國內的研究結果卻幾乎清一色的有效!這些結果表明匹多莫德對反覆呼吸道感染、哮喘、泌尿系統感染、婦科感染、丙型肝炎,甚至非感染性疾病如白癜風、腫瘤、過敏性紫癜等病均有較好的預防或治療效果,簡直成了萬能的神葯。

問題四:

學齡前兒童本身的免疫系統還在不斷發育成熟中,不應該被輕易冠上免疫力低下的帽子而隨意用藥。除了疫苗可以預防疾病提高兒童免疫力外,歐美主流國家沒有所謂提高兒童免疫力的葯。

實際上,自1993年首次在義大利上市,關於匹多莫德的研究和使用的確已經超過二十年了,但相對應的是,經過這麼多年,這種葯仍然只在義大利、俄羅斯、中國、韓國等少部分國家有生產。

2016年3月,此葯在巴基斯坦申請上市時,專家組認為:雖然匹多莫德已在幾個國家上市多年,但它沒有被收錄到任何一本標準的藥理學教材,也沒有被歐盟藥品監管部門和美國藥品監管部門批准上市,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要進一步評估,因此,並不推薦上市使用。而該國監管部門最終也聽取了專家組的意見,並未同意這個葯的上市

鑒於此,冀連梅強調,匹多莫德缺少高質量臨床數據,以證明說明書上的適應症,為了用藥安全,有必要進一步評估其療效。

3

葯吃不對易傷身

這些用藥誤區要警惕

不過,對於冀連梅的論證方法也有人提出質疑。有業內人士就指出,冀連梅的檢索方法會漏掉很多文獻。

面對療效不明確的質疑,匹多莫德相關生產企業表示,從得到的市場反饋來看,匹多莫德對於患者增強免疫力還是有用處的。而且,對於匹多莫德臨床情況,只有使用過的醫生及相關專家最有發言權。

兒童用藥安全一直是家長們非常關心的問題,匹多莫德在臨床上究竟是否有實質療效,這或許有待進一步的評估,但這也給家長提了個醒,大家在用藥時不要輕信廣告,誇大類似「包治百病」的「神葯」療效。

用藥不正確反而會傷害身體,家長更需要注意的是,在給孩子的日常用藥中,要避免走入下面這十個誤區。

誤區一:保健食品當藥品

保健食品不是藥品,沒有臨床治療作用,不能代替藥品使用。

誤區二:多種藥物疊加用,欲求療效反傷身

聯合用藥種類越多,藥物發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越大,含有同種成份的藥品不能重複服用,以免因劑量的疊加導致不良反應,甚至危及生命。

誤區三:隨意換藥、調劑量,加重病情要當心

頻繁換藥,隨意調整用藥劑量,甚至停葯,輕則達不到理想的療效,加重病情,重則會發生增加並發疾病等危險,危及健康。

誤區四:藥品存放太隨意,兒童誤服損健康

近年來,誤服藥物已成為兒童意外傷害的主要原因。家庭儲葯務必要避開兒童可觸及的地方,一旦發生意外一定要帶上誤服的藥品及包裝就近就醫,以便有針對性的治療。

誤區五:盲目相信OTC,認為沒有副作用

OTC是非處方葯,是"Over The Counter"(可在櫃檯上賣的葯)的縮寫,指不需憑醫生處方即可自行購買和使用的藥品。

相對於處方葯而言,非處方藥物安全性較高,但是有些非處方葯在少數人身上也能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所以,非處方葯也要嚴格按照藥品使用說明書的規定服用。

誤區六:成癮藥物要辨清,濫用易致依賴性

生活中一些常見的藥品,如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藥物等,也可能產生依賴性,應遵醫囑服用,切勿自行加大劑量和增強療程,以免導致成癮性。

誤區七:不敢服藥恐傷胎,過度謹慎不可取

這一條是針對孕婦的。不是所有的藥物孕婦都不能服用,切忌要遵照醫囑,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相對安全的藥物進行治療。

誤區八:中藥認識太片面,安全無毒不正確

藥物的兩重性是藥物作用的基本規律之一,中藥也不例外,服用中藥前一定要明確是否對症,以免貽誤病情,危及健康。

誤區九:送葯服藥圖方便,使用飲料隱患多

用咖啡、茶水、飲料、牛奶等飲料送服藥物,可能與藥物發生相互作用,輕則影響藥物療效,嚴重會使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升高,副作用增強。

誤區十:發燒就用抗菌葯,不遵醫囑誤病情

抗菌藥物對病毒無效,只能抑制或者殺滅細菌。即使合併細菌感染,也需要使用抗菌藥物,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感染類型對因治療。

既然都看到末尾了,

給團長點個ZAN再走唄!

GIF

文 | 淡淡

部分資料來源於揚子晚報

成都兒童團稿件,版權歸成都商報所有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都兒童團 的精彩文章:

TAG:成都兒童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