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為何不退役殲轟7戰機?一神秘用途,顛覆海上作戰

中國為何不退役殲轟7戰機?一神秘用途,顛覆海上作戰

圖為殲轟7「飛豹」戰機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1513期】近日,據英國泰晤士報發表文章稱,中國殲轟7「飛豹」戰機已經停產,這款戰機曾裝備進口英國的斯貝發動機,不過,作為一款二代版戰機,飛豹至今仍沒有退出解放軍現役,除了技術上還能滿足中國軍方的作戰需要,飛豹戰機還有一神秘用途,那就是依靠其較遠的航程和較大的載彈量,實施海上佈雷作業任務,因為,空中佈雷作戰的實戰意義具有很大的戰役戰術,甚至戰略價值。外界分析認為,中國使用殲轟-7進行空中佈雷,說明中國有著大量的低成本海上封鎖能力。

傳統上,中國海軍一般都採用水面艦艇執行海上佈雷任務,中國海軍水面艦艇的尾部甲板一般都可加裝布雷軌道。雖然水面艦艇佈雷的數量較大,但這種布雷方式的佈雷速度較慢,很難適應高度變化的戰場環境。這是因為敵方潛艇和水面艦艇的部署和行動可能要比我方的更快,因此要以「守株待兔」的水雷來對敵方行動海域進行封鎖,就要比敵方潛艇和水面艦艇的行動速度更快才行。

圖為執行空中佈雷任務的中國運8運輸機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1513期】此外,水面艦艇布雷基本只能在我方擁有制海權的海域進行,而無法大搖大擺地去敵方擁有制海權的海域去佈雷。而空投佈雷方式的速度更快、作戰形式更加靈活。水面艦艇在布雷時的巡航速度只有十幾節,而噴氣式飛機在低空平飛的平均速度卻至少在800-1000公里/小時,這種速度差距相當明顯。空中佈雷方式的最大優勢還在於其不但可用於防禦性布雷作戰,還可用於進攻性布雷作戰。當飛機進行布雷時,它同時可以以超低空飛行方式規避敵方陸基和艦載雷達的探測,再加上布雷行動非常迅速,空中佈雷就變得隱蔽、難以察覺。

據公開信息顯示,殲轟-7A戰鬥轟炸機的最大載彈量達7噸,9個外掛架,其中翼尖掛架可掛近距空空導彈,6個翼下掛架可用於掛載單件500公斤的空地武器彈藥和水雷,1個機腹掛架可掛副油箱。由於可進行空中佈雷的水雷的外形一般與航空炸彈相似,因此,每個掛架掛2枚水雷,1架殲轟-7可掛至少12枚水雷。當然,載彈量更大的轟-6H/K、蘇-30和殲-16等重型戰鬥機和轟炸機也可以進行空中佈雷,而且布雷數量更大。

圖為中國海軍裝備的某水雷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1513期】相比潛艇、巡航導彈、彈道導彈等用於海上封鎖的高價值海戰兵器,水雷的實戰價值在於成本很低,單枚水雷的成本可能還不到1萬美元,而精確制導導彈的成本卻在數十萬美元。因此,空中佈雷作戰可成為其他高價值海戰武器的重要補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諸葛小徹 的精彩文章:

TAG:諸葛小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