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修行藥師法門者,應該如何供養藥師佛?

修行藥師法門者,應該如何供養藥師佛?

藥師經札記七十四

皆仁法師

【是故曼殊室利!若有男子、女人,於彼藥師琉璃光如來,至心殷重,恭敬供養者,常持此咒,勿令廢忘。】

這一段是講結勸受持。

世尊在經中諄諄勸導與會大眾,要恭敬受持藥師咒。

如果有男子或女人,對於藥師琉璃光如來能夠以至誠之心、殷重之心,恭敬供養藥師如來,就應當常常持念藥師如來灌頂真言,自利利他,廣饒益一切眾生,切勿荒廢念誦或是遺忘、漏失咒語。

這裡順便說一下供養受持的利益。

利益分為兩種:一是供養得護持益;二是受持得加被益。

其中供養得護持益又中分為:

(一)修供養行;

(二)得護持益。

得護持利益裡面又包括了:1、文殊護持;2、諸天護持。

受持藥師法門得加被益也分為兩種:

(一)受持儀軌;

(二)受持效益。

受持效益又包括了:

1、獲福益。能夠獲福,能夠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

2、免難益,可以免離五種災難。

哪五種災難呢?

(1)免離百怪出現難;

(2)免離一切怖畏難;

(3)免離內亂外患的災難;

(4)免離毀犯墮落的災難。如經中所說:有些眾生受了戒,但是後來犯戒了,於是心生憂懼,擔心會墮到三惡道之中去。如果他們至心修持藥師法門,所犯戒律都可以還得清凈,不墮惡趣;

(5)免離女人生產之難。

這五種都是上面經文所提及的,我們再重溫一下。

【複次、曼殊室利!若有凈信男子女人,得聞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所有名號,聞已誦持。晨嚼齒木,澡漱清凈,以諸香花,燒香、塗香,作眾伎樂,供養形象。】

這一段是世尊再一次告訴文殊師利菩薩說:如果有對佛法具足清凈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在聽聞藥師琉璃光如來、應供、正等覺的所有殊勝名號之後,能夠了解藥師琉璃光如來在因地所發的十二大願中的慈悲願力,能令眾生所求如願,身心康健,了解之後漸漸生起信心,發心持誦藥師佛聖號,持念藥師咒。

那麼這些修行者應該如何供養藥師佛呢?

首先是清晨起來,就得沐浴漱口。

在古印度,一般習慣於清晨就嚼一種叫做齒木的東西,齒木中有苦汁,可除口臭,而且齒木中有纖維,可以清潔牙齒。其實就等於現在用牙膏和牙刷清潔口腔,當然,在我國古代也有用青竹鹽來清潔牙齒的習慣。

這裡大致介紹一下齒木:

齒木,音譯為禪多抳瑟插,又作楊枝,也就是磨齒刮舌的木片,是古代僧人的日常用品之一。

關於它的質料,其實並不僅僅限於楊枝,據《五分律》卷二十六中載,除漆樹、毒樹、舍夷樹、摩頭樹、菩提樹等五種木外,其餘的木都可以作為齒木使用。佛在律中說了嚼楊枝有消食、除冷熱唌唾、善能別味、口不臭、眼明等五種功德。

經中說沐浴漱口之後,身口清凈。再以恭敬心獻上各種微妙香花;以及燒香,就是燃燒香料令之散發濃郁的香氣,稱為燒香。

燒香在世俗諦來講是為了拂邪氣,請神靈,但是在第一義諦上來說,則是為了令修行者所修的功德,周遍一切處。如《大日經疏》卷八中說:「燒香是遍至法界義,如天樹王開敷時,香氣逆風順風自然遍布」。

塗香就是以香塗身體和手之上,以供養佛。印度自古以來天氣就十分酷熱,人體容易產生臭氣,所以當地的風俗是以旃檀等香料搗成粉末,加水調和,塗抹在身上,熏衣並塗地上及牆壁,稱為塗香。後來燒香和塗香都用於迎請、供養佛菩薩儀軌之中。據《大智度論》中記載,印度的風俗中,天氣寒冷時常常使用燒香的方法,而塗香則是天寒天熱時都通行的。值得說明的是,以身塗香這點這是針對在家眾而言的。對於出家眾來說,就不是以世間的香來莊嚴自身了,而是以戒香來莊嚴其身,《中阿含》卷十五就說道:「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戒德為塗香」。

當然,燒香和塗香供佛,這是通於在家和出家二眾的,不過出家眾是以戒香來莊嚴自身罷了。

作眾伎樂,就是以種種的樂器來演奏美妙的音樂,來歌頌、讚歎、供養藥師佛。這些凈信善男子善女人,對於三寶生起真實、清凈的信心,相信三寶的種種殊勝功德,以種種微妙供養來供養藥師佛。

隨 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念念觀自在 的精彩文章:

TAG:念念觀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