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時間帶不走的,就留給時間

時間帶不走的,就留給時間

寫在前面:

2014年到現在,曆數下去,又過了四個年頭,四年裡面除了有些斑白的兩鬢,還有一些生活的經歷刻在身體的某些特定的位置,翻開記錄,遙看時間,很多已經被遺忘,很多卻藏在文字的夾縫中,理不清,道不明,卻渾然一體。

在我的生命中,下面這幾個地方,留下了太多的記憶,成為記錄自己成長繞不開的經歷:

我出生在山東北部的一個縣城,很典型的華北平原,地標最出名的當屬碣石山,有說法是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裡面的那座,我並不關心,只知道那是我的老家就夠了。我記得初中時候才第一次跟一群朋友爬上這座山,坐著城鄉之間的班車,一群人在車裡對歌高唱,車外的人都能感覺到年輕熱浪的襲來,車裡其他客人大多年長,側目這群撒歡兒的年輕人,臉上散發著羨慕的笑容。山上多年無人管理,木林雜亂,很多乾癟了的糞便到處都是。記得有一個很涼快的山谷,現在想想可能就是一個深坑,但是那時候感覺是一塊碩大的風水寶地,一群人就在那個陰涼里享受著周末的時光。那時候登山,僅圖一個樂呵,卻沒想到時間划到十年之後,跟跋山涉水結下了不解之緣。

GIF

青島

從出生一直到高中畢業,基本都沒有離開過這座小城,少有的幾次,印象頗感深刻。

有一次是9歲的暑假,由於老爸工作出差,一家人去了青島,在那裡待了半個月,那時候的棧橋還是青島最美的景觀,第一海水浴場還不像下餃子一樣。最近幾年經常去這座城市,最大的感覺就是滿城的上下坡路和數不清的單行道,所以每次都選擇去嶗山的各個角落盡情呼吸,吃路邊野餛飩的烤串,喝啤酒街的原漿扎啤,還有一定會見的幾位朋友。現在回想當年,棧橋和第一海水浴場幾乎撐滿了整個時間,已經不太記得那時候海灘的模樣,只記得媽媽在沙灘上坐著,看著我來回奔跑在海水和沙灘之間。印象中那好像第一次在室外的場合對男人女人的身體有了很清楚的辨析能力,很慶幸這種能力一直到今天都沒有退化。

時間來到了高中,跟三個朋友一起走了一趟泰山。印象中在此之前的朋友集體出行只有一次,是去鄰居的縣城看梨花展,11公里的路,騎車來回,而這次的泰山之行,由於計劃夠久路程夠遠挑戰夠大,於是滿懷期待。

那時不像現在,有豐富的出行攻略可以參考,簡單了解了一點資料,四個人就出發了。選擇在傍晚爬山,上到山頂已經是接近午夜,租用了軍用大衣(10元一件,童叟無欺)用於保暖,吃過飯之後依然覺得寒冷,於是買了幾瓶小二拿到混住的那個上下鋪8人間的房間。跟在宿舍夜話一樣,閑聊到很晚,然後同行的姐妹兒說冷,自己喝了大半瓶小二,刮目相看。凌晨4點半,被人叫醒去看日出,第一次感受到了踩著雲海的感覺。聽那邊的人說,那是那個暑假唯一能看到日出的一天,倍感慶幸。

之後幾年又去過幾回泰山,也遇見了集美的景緻,印象卻遠沒有第一次那麼深刻,想來也是時間在那個時候給身體和精神留下的特殊回憶吧。

高中復讀,最後兩個月去了延邊,在那裡度過了最輕鬆的兩個月時間,每天早上7點40上學,下午4點半放學,在那裡認識了高中時期最後的同學,跟其中一位的友情持續到了今天。時間拉著自己回到那個時候,那是SARS病毒盛行,談SARS色變的年代,而大家對這個遠道而來的男生並沒有一點排斥,這著實讓我有些感動。我們每天打籃球、打排球、踢足球,快樂渲染著整個班級。只是時間太過倉促,一切都是匆匆而過,好像我們只是彼此生命中極短的陌生過客。還記得看著班裡面本就不多的座位隨著高考臨近一天比一天空,聽同學說有幾位計划出國,有幾位無意考試,還有幾位早就被父母安排好了接下來的人生。去年春節後,我跟那位僅剩的朋友電話聯繫,說到居然14年沒有見面時,突然感覺時間真的像光一樣在我們身邊閃過,一切的難得一見都變成了相見卻不能見的懷念,便有種很悲傷的情緒從胸口湧上來,很難被平復,願這幾十位「陌生」的朋友能在各自的人生中安好。

邯鄲,北京,兩個被霧霾籠罩著的城市,充滿了我的青春,和青春已逝(回憶太多,略去一萬多字),時間帶著十四年的回憶撕扯到今天,沒帶走什麼,也沒留下什麼。

壩上草原

伊春雪林

接下來想說的兩個地方,濃墨重彩。一個是壩上草原,一個是伊春雪林。

在壩上已經度過了7年的夏天,也有4年冬天在伊春度過,這兩個地方充滿了每年固定的時間段,身體彷彿也有了記憶,到了那個季節便調整到那個季節最適合的狀態。在這個狀態里,年年遇見不同的生命,年年跟這些鮮活的生命在一起,小到不過5歲,大到超過50歲,正是生命存在無限可能性的時間。在這個時間裡,整個生命狀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有些焦慮會被草原的風吹走,有些難過會跟著雪林的雪凈化,有些糾結會在這樣的自然中消融,而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經驗,才有了一些被我存放了數年的文字,這些文字塵封在箱底,落滿了粉塵,拿出來,看進去,彷彿又回到了彼時場景,一個一個面孔在臉前、腦中、心裡飄過,心中充滿了感恩。

由於工作性質是跟親子相處、親密關係和個人成長相關,在結束一次營隊活動後習慣於寫一寫隨筆,記錄在每一次相遇裡面遇見的人,發生的事,並從這些人和事中發現和反思自己。幾年下來,積累了幾十篇文字,今天整理它們的時候發現,也許有些文字是專屬於當年我眼中的那個群體,卻也實在能夠幫助自己梳理近幾年在自己身上發生的變化,於是,便計劃從下一篇開始,將這些年的文字在這個平台裡面系列發布,寄希望於還能喚起一些人的一些記憶,重回一個溫暖的環境中舒緩自己。

當然,時間是帶不走這些記憶的,跟其他很多東西一樣,就在那裡,不來不去,那麼,既然時間帶不走的,就還給時間,讓他們在時間的懷抱里休養生息,希望能遇見曾經的,或者未來的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染坊里的大蝸牛 的精彩文章:

TAG:染坊里的大蝸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