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名為「厚道先生」實則並不厚道 先馬G1機箱評測

名為「厚道先生」實則並不厚道 先馬G1機箱評測

前幾天有位朋友拜託氣味大師裝一台主機,所有配件都選好了只差機箱,朋友強調說一定要低調實用。氣味我看了看最近宣傳的很火的先馬「厚道先生」機箱,產品介紹挺符合朋友的要求,決定買一個回來試試,趁還有時間順便做個評測。

評一評外觀

機箱到手的包裝正常,兩款塑料泡沫固定主體,外加塑料薄膜袋包裹,拆開塑料袋後能看到側透板有保護膜。好吧,為什麼一款名為「厚道先生」的低調機箱會有側透結構?反正不是全透,希望氣味大師的朋友不計較這個問題。

取下保護膜正面照

右下角logo

撕下保護膜並取下後側板的定製電源蓋板再來拍定妝照,左下角是「厚道先生」logo。看起來感覺還不錯,對於氣味大師這種浮誇的人來說,雖然沒有全透設計,不過起碼有個側透板能看看也不錯。

拉絲化處理的前面板配有進氣孔,後側板平整設計,整個機箱的鋼板厚度不錯,氣味大師摸起來感覺很結實。

前面板頂部I/O部分配有雙USB3.0和USB2.0插口,電源開關和重啟按鈕及一組耳麥插口。插口種類數量充足,方便日常使用。在USB3.0左側還有一個不知名設計,估計是用於控制機箱風扇或led燈的按鈕,應該是沒準備相應的內部設計以至於空置了這一塊功能,以致前面板看起來相當彆扭

前面板下部配有led底燈,看來這款「厚道先生」並不打算低調

機箱大拆解

卸下側板後,可以直面看到機箱內部結構,ATX-II的結構設計兼容絕大部分硬體,前面板功能線固定在機箱後側。而且能看到電源倉和硬碟倉與主體分隔,靠一塊亞歷克電源蓋板遮擋。下半部分右側標有「SAMA」logo。後部還配備一把12cm機箱風扇。

把機箱轉過來可以看到兩個3.5mm硬碟位,兩個位於左側的2.5mm硬碟位及在右側的可拆卸雙2.5mm硬碟位。機箱螺絲銅柱則放在第二個3.5mm硬碟位里的紙皮盒,氣味大師一開始還拚命找機箱螺絲放在哪裡。

pci插槽擋板部分,則採用螺絲固定可拆卸結構,在更換硬體時顯卡換位可重複使用,並設計了螺絲固定的擋板作保護,了解用戶需求,給一個「贊」。

電源倉這裡作了一個創新設計,摒棄了傳統的從後方置入電源方式,設計了可拆卸擋板。安裝電源時可先把擋板拆下與電源固定,然後直接把電源從外部推入機箱即可。而機箱底部則是可拆卸防塵網,我們可以從看到它的拆卸把手。至於這個創新的電源倉結構有何問題,下面裝機環節氣味大師會詳細說說。

至於頂部和前部360mm冷排安裝位,可兼容280mm的冷排。頂部冷排位還配備了磁性防塵網,這個設計基本也是標配設計之一。前部可兼容厚度72mm以下的冷排,兼容性不錯。而上部則只能兼容厚度60mm以下的冷排,無法安裝厚排。氣味大師有點無法理解,既然準備了360mm冷排卻沒有設計全厚度兼容,確實有點設計失當。而機箱內部支持423mm以下的顯卡及163mm以下的CPU散熱器,可能無法兼容部分高端雙塔式風冷散熱器,大家必須注意這點。

大家都知道氣味大師是個務實的人,不會光看一款產品的外表,必須得試裝機一遍體會體會再下定論。氣味順便也為大家介紹這款機箱如何走線。

氣味大師裝機走線

這次試裝機,氣味大師請來的合作夥伴是華碩「Prime Z370-A」和上次已經出場過的GameMax的RGB模組電源。循例在主板上標註各個需要用到的插口位置。

而在安裝電源時,氣味大師前面已經提到過這個機箱的創新電源安裝方式有不妥之處。這次氣味大師使用的是模組電源,效果可能不明顯。在安裝過程中,先把與擋板固定的電源推進電源倉。如果你接下來順手上螺絲那就GG了,因為電源倉比較小,將整個電源放進電源倉後剩下不到10cm寬度的空間安置線材,氣味的大手很難將模組線接上電源,必須先把電源稍微推開才能順利接上。使用這款機箱的朋友在安裝模組電源時,必須先把電源線接上,再把電源放進機箱。

氣味大師取出珍藏已久的非模組電源,測試一下在這個機箱安裝電源的麻煩程度。整個過程就是先把線材放進電源倉,再從背後拉出機箱,然後將電源推進電源倉。而這款機箱的設計是無法從後部直接將電源放進機箱。有些人會說,為什麼不直接從正面把電源放進去。這不就等於把模組電源推進電源倉後先上螺絲?半模組或非模組電源不還是要先引線。這個設計說是創新,實際上就是故弄玄虛,反而麻煩用戶

還有這個電源倉的電源支撐架設計與電源錯開,而電源寬度固定150mm,這裡設計完全支撐不了電源。估計風扇轉速高的時候電源會帶動機箱震動

至於用作分隔的亞歷克板,氣味大師發現它就是一個板放在電源上方,沒任何固定措施。反光設計倒是不錯,結合「光污染」和玩偶能提升機箱內部觀感。據說還能訂製不同的板來增強此結構的效果,氣味大師最喜歡這種浮誇的風格,就是不知道氣味的朋友能不能接受。

在拆開前面板功能線時,氣味大師看到一個比較不滿的設計。主板跳線沒有處理合併一體,而是各自散開,在裝機走線過程中不僅美觀,而且還容易出現拉斷部分線材的情況。說實話這種設計不應該出現在一個279元的機箱身上。像之前氣味大師評測的Z6機箱就挺好的,線材不僅合併與一體,還用不同顏色激游標注。

氣味大師在取出3.5mm硬碟位內的紙皮盒後,想把托架裝回硬碟倉,經過幾次安裝失敗後,發現硬碟倉的軌道並沒有延伸到硬碟倉邊緣,在安裝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錯位導致無法裝進去,氣味大師只能用手機照著機箱才能把硬碟托架裝回原位。硬碟托架也並非一體設計,在連接處有可能發生斷裂情況,使用時必須小心。

走線時,大家務必把前面板的線提前理順,並用扎帶固定主板跳線。

可見各供電線放置位置,由於機械硬碟及固態硬碟均位於機箱後部,因此sata供電及大4D供電可置於機箱旁並與前面板led供電連接。

前面板各功能線放置位置如上圖。

小心裝上主板,注意不要壓到任何線材,分別將各組線接入對應介面並拉緊,整個機箱內部顯得簡單整潔。這裡要注意的是亞歷克訂製板由於沒有固定裝置,走線過程中很容易移位掉落,這個設計真的讓人很不省心。

機箱正面

機箱背面

經過一系列問題後,這款機箱的簡單裝機及走線就完成了。即使美國隊長都覺得氣味大師走線完美,但在蓋上後背板時仍覺得有壓迫感,如果後部走線空間再多個1cm以上就更好了。

綜合評價

經過一系列的觀察,拆解,裝機走線,氣味大師認為「厚道先生」作為一個機箱是不錯的,機箱的很多設計都方便用戶,像鋼板用料足,前面板介面豐富,冷排風扇位,可拆卸防塵網等,都是一個好機箱必備條件。氣味大師能感受在它身上感受到老式機箱的厚重感,不像現在很多機箱那麼「輕盈」。

倘若結合279元的價格及它的宣傳語「一款厚道的機箱」、「像紳士筆挺的西裝,乾淨的徹底純粹」就有點不認同這個機箱。一款標榜簡潔低調厚道的機箱,卻配備側透板結構和反光亞歷克訂製板,雖然氣味大師喜歡浮誇,但這有點掛羊頭賣狗肉的味道。機箱很多設計都顯得不厚道,如:主板跳線散亂,頂部冷排口空間不足,無法兼容大型風冷,硬碟倉軌道不合理等,這些細節都會影響用戶的體驗。

即使上面的問題大家能容忍,氣味大師卻不能接受下面所說的設計。(請劃重點)看似創新性改革的電源安裝方法,實際上使整個電源安裝過程更為複雜,即使是使用模組電源也未能倖免。而所謂的改良機箱結構以配置8個pci插槽兼容4張顯卡設計,還不如把頂部冷排空間做得更大。一個GameMax模組電源放進去也只剩下10CM不到的空間。就算氣味大師插滿4張顯卡,需要用到的1500W電源放進還有電源線的空間嗎?況且能用上4張顯卡的用戶最低限度也是4張GTX1080,再怎麼省也不會買這個價位的機箱吧。而雙360冷排口應該是為高發熱量的顯卡和CPU準備吧,我們假設配置是後綴X的i7和雙路GTX1080或VEGA系列,與前面說的一樣,這種配置的主機並不會使用這個價位的機箱。

尾聲

先馬的這款機箱宣傳的雙360冷排,8個pci插槽這些所謂的「厚道」配置,都與它所處的價位的用戶群體不呼應。名為「厚道」,卻是噱頭。高端用戶不屑於用,中端用戶嫌設計過多不合理,低端用戶覺得價格太高。我認為先馬與其浪費精力鼓搗這些噱頭吸引客戶,還不如認真把上述的幾個細節問題處理好,用心提升用戶的體驗,設計出真正符合對應用戶群體的好機箱。

要是用279元買這樣一個高端定位中端價格低端設計的機箱,氣味大師肯定是不願意的。這個價位要買浮誇的可以買到四面玻璃全透機箱,要買低調的也能買到一個黑色大鐵盒,可能有些能接受高價低配的消費者會購買「厚道先生」吧。至於這個機箱如何處置,氣味大師還是趕緊忽悠朋友去接受它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平洋電腦網 的精彩文章:

TAG:太平洋電腦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