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很多人不相信中國人起源於非洲

很多人不相信中國人起源於非洲

自達爾文在1871年出版《人類起源與性的選擇》最早提出人類起源於非洲,到近年來分子人類學和基因學證明了這一點,幾百年來大量考古學和科學研究的結論都指向這一事實。儘管學術界仍有「多地起源說」的看法,也有一些學者對「非洲起源說」有所質疑,但現有證據還未動搖傳統觀點——「非洲起源說」,是學術界的共識。

人類非洲起源說和人類多地起源說是人類學關於人類起源的兩大門派,長期以來這兩大派別相互論戰,自人類學學科形成以來一直進行著尖銳的對抗。人類起源於非洲最早來自英國生物學家和博物學家達爾文,但是達爾文卻從未到過非洲,他是對非洲的大猩猩和黑猩猩的研究後得出的結論,達爾文得出這一結論的時候當時世界上並沒有任何早期古人類的化石被發現公佈於眾,他的人類出自非洲的結論完全是根據理論推斷出來的。不得不承認,這完全就是個牛人。雖然只是個推斷,但不幸的是,在達爾文以後,大量的古人類化石在非洲乃至世界各地被陸續發現,科學家通過對這些化石的深入研究,越來越肯定古人類的進化有可能就是按照達爾文的推斷自非洲開始的,這就是令人生疑的人類非洲起源說。

達爾文的人類起源於非洲的理論當年是沒有幾個人相信的,來自宗教的、種族主義白人至上的、殖民主義的觀念和信條不允許科學家們得出這種結論,在達爾文的晚年,比利時和德國的尼安特德地區發現了尼安特人的頭骨化石,於是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人類起源於歐洲說開始盛行,這一說法比較符合西方的價值觀。但是,好景不長,隨著古人類的化石不斷地被發現,也包括中國的山頂洞人、北京人被挖掘發現,人類起源於歐洲說開始不攻自破,這時候多地起源說開始盛行。多地起源說更代表了不同人種的心聲,不管什麼膚色的人,誰都不想自己的祖先來自他族。

周口店北京人的復原圖中的祥和景象比較像中華民族

科研人員對中國一個古代頭骨的分析顯示,它與在西面大約1萬公里開外的摩洛哥發現的已知最早現代人類化石驚人類似。這具頭骨表明,現代人類並非普遍認為的那樣,全部是非洲祖先的後裔。

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之前報道,根據化石證據,大多數人類學家認為,大約20萬年前我們這個人種在非洲興起。另外,對現代人的遺傳學研究表明,我們來自一個共同的族群,這個族群在過去12萬年間離開非洲,散布到世界各地。這個非洲族群是所有現代人類基因的源頭,只有少數基因是通過與尼安德特等人種通婚獲得的。

然而,大荔人頭骨跟這一說法恐怕不吻合。大荔頭骨於1978年在中國的陝西省發現,這具頭骨保存得極其完整,既有面部又有頭蓋骨。今年4月發表的研究文章斷定,這枚頭骨距今約有26萬年之久。

報道稱,1979年研究人員第一次描述大荔人頭骨時,他們推斷頭骨屬於直立人頭骨。這個人種在180萬年前來到東南亞,大約14萬年前從這一地區消失。這跟權威的說法是一致的。

然而1981年時,中國社科院的科學家就注意到,大荔人頭骨的面部有許多特徵與我們這個種群智人一致。這表明東亞的直立人可能對智人的起源發揮了作用。換句話說,現代人身上至少有一部分DNA可能來自亞洲直立人。

報道稱,這一觀點遭到許多研究人員的否定,因為與傳統的非洲單一起源模式是矛盾的。然而,吳新智與得克薩斯農業與機械大學的希拉·阿特雷亞說,我們對智人的起源仍然沒有全面的了解。於是,兩人對這具頭骨重新分析,並將其與其他人種的頭骨比對,包括直立人和早期智人。

他們發現,大荔人頭骨與上世紀60年代在摩洛哥伊古德山發現的兩具智人頭骨很相似。

早些時候,研究人員在伊古德山發現了第三具智人頭骨的碎片,推算出這些化石距今大約有31.5萬年。由此把人類的起源時間大幅前推了11.5萬年。與大荔人頭骨一樣,伊古德山頭骨也有著與智人類似的面部,但是頭蓋骨看上去更加原始。

有可能在遺傳學上,非洲古人與歐亞大陸古人沒有隔絕開來。少數群體的小規模遷徙累積起來,可能使得基因在非洲與歐亞大陸之間流動。在這種情況下,31.5萬年前摩洛哥智人出現的遺傳特徵有可能在26萬年前生活在中國的古人身上顯現——比如大荔人頭骨的所有者。

科學是嚴肅的,遺憾的是不論是尼安特人還是來自中國的山頂洞人,他們卻在歷史的時空中突然消失了,蹤跡全無,留下謎團。而來自非洲古人類的遺存卻日見興盛,自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這些人類的遠親和近親在科學的放大鏡下越來越清晰。我們可以說人類起源——是一個漫長的、充滿了無數重大變故的旅程。

所以歷史真相如何,是需要用科學去重新認識的。這就遇到了一個難題,科學認知是違反「既往常識」的,需要顛覆(修正錯誤)之後才能認識到真實規律究竟是如何的。而即使最簡單的科學規律,也比幾乎最瘋狂的直覺想像更為離奇和不可思議。比如,地球竟然是圓的,竟然是在太空里懸浮的,那些夜間才出現的小星星竟然是熾熱的太陽的同類。所以學習科學知識已經相當困難了,何況理解許多複雜現象需要綜合應用許多門類的科學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菜葉奇聞 的精彩文章:

TAG:菜葉奇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