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秋霸主齊桓公的兩個締造者,管鮑之交為何只見鮑叔牙付出

春秋霸主齊桓公的兩個締造者,管鮑之交為何只見鮑叔牙付出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此世稱管鮑善交也。」

管仲和鮑叔牙是春秋五霸之一齊桓公的締造者,同時他倆還是世所稱頌的一對好基友。他們之間深厚的友情,已成為中國代代流傳的佳話。人們常常用「管鮑之交「,來形容好朋友之間彼此信任的關係,有點類似於「生死之交」。但是這個管鮑之交,似乎並沒有傳說中那麼美好,而且以史料來看,很可能是鮑叔牙單方面的付出而已。

早期管仲貧困,鮑叔牙時常接濟他。他倆曾經合夥做買賣,管仲家裡窮,做生意的本錢大部分都是鮑叔牙出的,但是到了分紅的時候,管仲卻要求拿大份。鮑叔牙手下的人罵管仲貪婪,鮑叔牙卻解釋說:「管仲家生活困難,是我自願讓給他的,不是他貪心。」

管仲數次幫鮑叔牙出謀劃策,結果把事情都辦砸了,鮑叔牙不但不生氣,還安慰管仲:「你的主意是好的,事情沒辦好是因為運氣不好而已。」管仲以前也曾三次從仕,但是每次都被罷免,鮑叔牙認為不是管仲沒有才能,而是沒有碰到賞識他的人。管仲還帶過兵,打仗進攻的時候他躲在後面,退卻的時候他卻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不願再跟他去打仗。鮑叔牙為他解釋道:「管仲家裡有老母親,他保護自己是為了侍奉母親,並不真是怕死。」

鮑叔牙什麼事情都替管仲辯護,極力掩蓋管仲的缺點,完全是為了愛惜管仲這個人才。所以才有了管仲的這句話;「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鮑叔牙以前不願出仕,後來在管仲勸說下,鮑叔牙選擇輔助公子小白。當時,荒淫無度、昏庸無道的齊國國君襄公沒有兒子,只有兩個異母兄弟。一個是公子糾,一個是公子小白。管仲對鮑叔牙說:「依我看,將來繼位當國君的,不是公子糾就是公子小白,我和你每人輔佐一個吧。」鮑叔牙同意了管仲的主意。從此,管仲當了公子糾的老師,鮑叔牙則做了公子小白的老師。

從這方面來看,管仲可謂老謀深算,首先,如果襄公死了,按照順序老二公子糾繼位的幾率要大很多,糾如果做了齊侯,自己這個老師就飛黃騰達了。萬一糾沒能繼位,而是公子小白做了齊侯,有鮑叔牙做小白的老師,自己也會得到重用。

齊襄公十分殘暴昏庸,朝政很亂,公子們為了避禍,紛紛逃到別的國家等待機會。管仲和召忽帶著公子糾逃到他母親的娘家魯國,而鮑叔牙則在莒國侍奉著公子小白。

周莊王十二年(公元前685年),齊國大夫連稱和管至父殺死了齊襄公,擁其堂兄弟公孫無知篡奪了君位。不到一個月,公孫無知又被大夫雍廩殺死了。群臣們開始重新商量擁立事宜。

齊國有些大臣暗地派使者去莒國迎接公子小白回齊國即位。魯庄公聽到這個消息,決定親自率領三百輛兵車,用常敗將軍曹沫為大將,護送公子糾回齊國。

發現公子小白已經先出發回國,管仲便決定請求先行,親率30乘兵車到莒國通往齊國的路上去截擊公子小白。人馬過即墨30餘里,正遇見公子小白的大隊車馬。管仲等小白車馬走近,就操起箭來對準射去,一箭射中,小白吐血而倒。管仲一行急驅車馬而去。

由於認為小白已死,公子糾和魯軍減慢了行軍的速度,而被射中衣勾帶後咬破舌頭裝死騙過管仲的小白,與鮑叔牙日夜兼程,快速奔回臨淄,在鮑叔牙的勸說下,齊國正卿高氏和國氏都同意護立公子小白為國君,於是小白即位為齊桓公,並派鮑叔牙帶兵迎戰公子糾,在干時大敗魯軍。

齊桓公大兵壓境,逼迫魯庄公殺掉公子糾,並交出管仲和召忽。糾被殺後,召忽為盡人臣禮節,遂自殺而亡,管仲則被囚送往齊國。本來魯國怕管仲為齊國所用,想殺了他把屍體交出去,但是鮑叔牙稱齊桓公恨管仲入骨,一定要生殺管仲,魯國只好將管仲押送齊國。管仲知道這是鮑叔牙的計謀,於是讓押運他的兵士快馬加鞭,最後平安到了齊國。

到了齊國,齊桓公按照鮑叔牙的建議,以隆重的儀式拜管仲為相,並稱之為「相父」。在管仲的輔佐下,齊桓公很快成為春秋霸主,孔子稱讚道:「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鮑叔牙始終對管仲不離不棄,並且於齊桓公即位後力薦管仲,於是才成就了這個一代名相。南宋思想家葉適:鮑叔,管仲友也,鮑卑而管貴,美在叔也。

本文來自知歷史工作室原創作者/不文

知歷史工作室原創作品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歷史 的精彩文章:

齊國的兩次內亂,成就了春秋五霸之一的齊小白

TAG:知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