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從佛經中看佛陀度化五百盜賊的故事

從佛經中看佛陀度化五百盜賊的故事

法句譬喻經》卷一:

(白話譯文)

古印度羅閱只國的南邊有座大山,距離城市約二百里之遙,凡欲通往南方諸國,皆需通過此山。然而,此山山路崎嶇險峻,有五百位盜賊藏身其中,打劫傷人之事時有所聞,過路商賈莫不心驚膽顫。

盜賊橫行囂張,目無王法,倚恃山高谷峻,肆意害人,阻斷王路,即使國王派兵擒討,仍無法遏止他們的惡行。

當時釋迦牟尼佛在羅閱只國內,聽聞此事,哀憫人民受賊之苦,並念賊人造罪甚深,心想:」眾生業障深重,有佛出世,福薄不能得見;正法住世,充耳不聞。如是罪人我若不度,來日惡業果熟,他們將如投石沉淵,受苦無盡。「

於是,如來以神力化作一富貴官人,身著錦衣華服,騎馬帶劍,手執弓箭;馬鞍勒口皆以金銀裝飾,並以明月寶珠、緞帶瓔珞嚴飾馬身,一路往山中前進。及至谷口,五百盜賊虎視眈眈,見其樣貌豪貴卻無任何護衛,暗自竊喜:」我們行搶多年,從未遇見如此便宜之事,如同以卵擊石,到手擒來實在是太容易了!「

群賊立刻將富人團團圍住,挽弓搭箭,刀劍齊出。只見富人不慌不忙,張弓一射,突然間,一箭化成千百箭,瞬時五百賊人皆中箭倒地;再以寶刀令其身各受一瘡,瘡重箭深,盜賊個個哀嚎卧地,叩頭求饒:」大德究竟是何方威神?但願慈悲赦我一命,速拔此箭、治療刀瘡我今痛苦難忍……「

佛陀所化的富人見因緣成熟,便說:」此瘡不是天下最痛之事,箭傷亦不為深,世間最毒之瘡莫過『憂惱』,害人最深莫過於『愚昧』。你們心懷貪求之憂惱與殘殺無辜之愚昧,如同此刀瘡箭毒,是無法痊癒的,即使今日找來力拔山河的勇猛力士,也不能除去這二件事。

唯有持戒凈心、多聞智慧,明悟正道才能治療垢濁的心病;唯有拔除心中的愛恨愚痴、貢高之根,制伏剛強、貪慾,積累功德、廣修智慧才能得到長遠的安隱快樂。「

言畢,富人回復佛身,相好莊嚴,金顏殊妙,並對大眾開示了一首偈子:」斫瘡無過憂,射箭無過愚, 是壯莫能拔,唯從多聞除。盲者從得眼,暗者從得燭,示導世間人,如目將無目。是故可舍痴,離慢豪富樂,務學事聞者,是名積聚德。「

所有盜賊皆為佛陀光明妙相所攝受,聽到這首偈子,紛紛匍伏在地,至誠懺悔,並且皈依佛陀座下,當下他們的刀瘡箭傷悉皆痊癒。五百賊人歡喜無比,進而洗心革面,求受五戒,從此羅閱只國終得安寧,人民皆大歡喜。

省思:

「滔滔苦海內,三寶為舟航。冥冥暗夜中,三寶為燈塔。炎炎火宅中,三寶為雨澤。」見佛、聽經、聞法,心存恭敬,就能轉變錯誤的知見和觀念,修正偏差的行為舉止,如同懸崖勒馬,不致鑄成大錯。

(轉)

推薦幾篇很好的文章:「從佛經中看什麼是見性」、「從佛經中看什麼是聞性」、「從佛經中看什麼是六解一亡」、「《楞嚴經》精華篇:七處征心」、「《占察善惡業報經》中,地藏王菩薩開示的唯心識觀法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得好意其福難量 的精彩文章:

TAG:人得好意其福難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