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小鋼炮」轟得更猛烈一些!三款性能級Mini-ITX主板平台實戰

讓「小鋼炮」轟得更猛烈一些!三款性能級Mini-ITX主板平台實戰

說到Mini-ITX主板,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各種安裝在HTPC內,主要進行4K或高清視頻播放的小主板。但事實上在Mini-ITX主板中間,也有不少專門針對「小鋼炮」、主打性能的產品。這類Mini-ITX主板大多採用了可以超頻的主板晶元組,輔以優秀的技術規格,讓人看起來它們可以與同類ATX大板匹敵。那麼這類Mini-ITX主板是否真正具有這樣的能力?同時在不同的處理器平台中,我們是否都能找到用來打造「小鋼炮」的產品呢?

此次我們特地在AMD平台、英特爾平台、高端發燒平台中各挑選出了一款主打性能的Mini-ITX主板。它們是採用Z370晶元組,可與英特爾K系解鎖版處理器搭配的技嘉Z370N WIFI;針對AMD銳龍處理器設計,並採用AMD X370晶元組的ROG STRIX X370-I GAMING主板;業內首款為發燒級「小鋼炮」打造,支持酷睿i9處理器、採用X299晶元組的華擎X299E-ITX/AC主板,以及專為這類小型X299主板而設計的宇瞻暗黑女神NOX DDR4 3000 SO-DIMM內存。

接下來就讓我們通過實戰檢驗,來看看它們到底具有怎樣的實力。

專攻第八代酷睿處理器

技嘉Z370N WIFI

產品資料

介面:LGA 1151

板型:Mini-ITX

內存插槽:DDR4×2(最高32GB DDR4 4400)

顯卡插槽:PCIe 3.0 x16×1

擴展介面:32Gb/s M.2×2

SATA 6Gbps×4

音頻晶元:Realtek ALC S1220 7.1聲道

網路晶元:英特爾GbE千兆網卡×2

英特爾802.11ac WiFi+藍牙4.2無線模塊

背板介面:USB 3.1 GEN 1+USB 3.1 GEN 1 Type-C+RJ-45+模擬音頻5.1聲道介面+DP+HDMI+天線介面

參考價格:1399元

功能齊全 主板設計解析

這款技嘉Z370N WIFI主板屬於技嘉的超耐久系列產品,該主板不僅提供了兩個帶寬達32Gb/s的M.2 SSD介面(主板PCB正面、背面各一個),設置在正面的M.2 SSD介面還配備了面積大、做工厚實的M.2 SSD散熱裝甲。同時從其產品型號可以看出,技嘉Z370N WIFI主板的一大賣點就是集成了基於英特爾方案的802.11ac WiFi+藍牙4.2的雙頻無線模塊,其最大理論傳輸帶寬為876Mbps,明顯優於帶寬僅300Mbps的802.11n無線模塊。

在供電部分,從技嘉Z370N WIFI主板的規格來看,它支持全系第八代酷睿處理器。該主板在有限的空間內仍採用了4+2相供電設計,每相供電電路搭配了來自安森美的4C10N和4C06N低內阻MOSFET,以及黑化版FPCAP日系固態電容(在105℃環境溫度下,標稱工作壽命為一萬小時)、全封閉電感。此外該主板的內存支持規格比很多普通Z370主板還要強,標稱最高支持頻率達到DDR4 4400。

技嘉Z370N WIFI主板採用4+2相供電設計,每相供電電路搭配安森美的4C10N和4C06N低內阻MOSFET。

值得一提的是,考慮到很多用戶使用「小鋼炮」時,都可能有客廳影音播放需求,該主板不僅提供了兩個HDMI與一個DisplayPort介面,其中一個HDMI介面還通過集成MegaChips MCDP2800 HDMI 2.0晶元,使其視頻輸出達到HDMI 2.0標準,不僅支持21:9原生電影拍攝比例顯示,還支持在4K解析度下以60fps的幀率顯示,為觀眾帶來更好的觀影體驗。

默認頻率性能測試

接下來我們對技嘉Z370N WIFI主板的性能進行了實戰測試,為了最大程度地考察主板對處理器的支持能力,我們在測試中採用了Core i7-8700K這一旗艦級產品,內存方面則首先搭配了中高端平台常用的DDR4 3200內存。

從性能測試來看技嘉Z370N WIFI主板正常發揮出了Core i7-8700K的所有性能—如其CINEBENCH R15處理器渲染性能在1400cb左右,CPU-Z處理器多線程成績在3750分左右,其測試成績與普通ATX Z370大板相比,沒有明顯區別。

原因在於Core i7-8700K在技嘉Z370N WIFI主板上的頻率調節機制與普通Z370主板基本相同,在進行多線程運算時的睿頻工作頻率為4.3GHz,在單線程或較少線程工作時,Core i7-8700K的最高睿頻頻率在4.4GHz~4.7GHz之間變動。

測試平台

主板:技嘉Z370N WIFI

處理器:Core i7-8700K

內存:芝奇三叉戟DDR4 3200 8GB×2

芝奇幻光戟DDR4 3600 8GB×2

海盜船復仇者RGB DDR4 4266 8GB×2

硬碟:東芝飢餓鯊VX500 512GB SATA SSD+希捷3TB

顯卡:GeForce GTX 1080Ti

電源:長城巨龍1250W電源

穩定性測試

那麼當Core i7-8700K長時間滿載工作時,技嘉Z370N WIFI主板是否能承受相應的壓力呢?我們同時開啟AIDA64的CPU、FPU、CACHE穩定性測試,調用處理器的所有運算資源,令其負載達到100%負載,對主板進行了烤機。測試結果顯示,在如此高壓環境下,主板沒有因為供電電路過熱而出現藍屏或死機,工作非常穩定。在烤機測試30分鐘時,處理器供電電路的最高溫度為82.5℃,供電區域平均溫度在68.1℃左右,其發熱區域主要集中在處理器的四相核心供電處。

最高5.0GHz處理器、DDR4 4266達成

值得稱讚的是,從體驗來看技嘉Z370N WIFI主板的確擁有不錯的處理器與內存超頻能力。首先在BIOS中,技嘉Z370N WIFI主板提供了齊全的超頻選項。只要將處理器電壓上調到1.365V~1.385V,再將Cpu Load-line Calibration(CPU防掉壓選項)設置為高,我們就可以將Core i7-8700K穩定超頻到5.0GHz。

對內存的超頻也很簡單,玩家可以通過主板BIOS打開XMP選項一鍵超頻,或手動調節內存的延遲與頻率。在我們的測試中,技嘉Z370N WIFI主板不僅支持海盜船復仇者RGB DDR4 4266這樣的超高頻率內存,還可以將它的延遲降至17-18-18-36@2T,要知道該內存在DDR4 4266下的默認延遲高達19-26-26-46@2T。而在DDR4 4266內存以17-18-18-36@2T的延遲工作時,內存可以在AIDA64中帶來寫入帶寬達62499MB/s、讀取帶寬達58219MB/s的驚人成績,其雙通道內存性能就可與四通道低頻內存系統匹敵。

技嘉Z370N WIFI主板可以支持海盜船復仇者RGB DDR4 4266這樣的超高頻率內存,並帶來驚人的內存性能。

在測試中,我們也發現可能由於BIOS還不完善的緣故,在DDR4 4266或DDR4 4000下,如重啟幾次,內存的性能可能會出現異常性大幅下降,工作不是太穩定。而在DDR4 3600下則無此問題,因此在本次測試中,技嘉Z370N WIFI主板的處理器與內存最高穩定工作頻率分別為5.0GHz、DDR4 3600。雖然未能穩定工作在DDR4 4266,但可以看到在5.0GHz+DDR4 3600的組合也帶來了不小的性能提升——CINEBENCH R15處理器渲染性能較默認頻率提升了17%,CPU-Z處理器多線程性能提升了18%。

技嘉Z370N WIFI主板可以穩定地將處理器超頻到5.0GHz,內存超頻到DDR4 3600,帶來性能上的全面提升。

更為關鍵的是在《殺手6》、《古墓麗影:崛起》,以及「吃雞」《絕地求生》等遊戲中的運行幀速都有明顯提升。特別是在《絕地求生》幀率偏低、人數最多的開局出生島場景中,其運行幀速也有近10fps的提升幅度,為玩家帶來了切實的好處。

當Core i7-8700K在技嘉Z370N WIFI主板上滿載工作半小時後,主板供電電路的最高溫度為82.5℃。

打造「小暴龍」

ROG玩家國度STRIX X370-I GAMING

產品資料

介面:Socket AM4

板型:Mini-ITX

內存插槽:DDR4×2(最高32GB DDR4 3600)

顯卡插槽:PCIe 3.0 x16×1

擴展介面:32Gb/s M.2×1

16Gb/s M.2×1

SATA 6Gbps×4

音頻晶元:SupremeFX S1220A 7.1聲道

網路晶元:Intel I211-AT千兆網卡×1、802.11ac WiFi+藍牙4.2無線模塊

背板介面:USB 3.1 GEN 1+USB 3.1 GEN 2 Type-A+RJ-45+模擬音頻5.1聲道介面+天線介面

參考價格:1799元

設計巧妙,供電電路不輸大板

在ROG玩家國度STRIX X370-I GAMING這款主板上,我們看到了一個令人驚喜的配置,該主板居然採用了6+1相供電設計。單單核心供電的相數就高達6相,而且每相供電電路還配備了貼片式全封閉電感、軍規5K級固態電容(在105℃環境溫度下,標稱工作壽命為5000小時),以及可承載50A電流的英飛凌OptiMos BSG0812ND一體式MOSFET等高品質元器件。其供電電路的規模、用料可以說完全不輸X370 ATX大板。

ROG STRIX X370-I GAMING採用了豪華的6+1相供電設計。

那麼STRIX X370-I GAMING主板是怎樣在有限的空間內,配備了這樣一套豪華的供電電路呢?是省去了其他介面、功能嗎?非也,它還是擁有兩個M.2 SSD介面,4個SATA 6Gbps介面,以及帶寬達867Mbps的802.11ac+藍牙4.2的無線模塊。同時STRIX X370-I GAMING主板也是本次測試中這三款主板唯一自帶RGB發光點的產品,在主板散熱片ROG Logo(敗家之眼),以及主板PCB底部都內置了數顆RGB LED。

其實STRIX X370-I GAMING主板能確保功能不少、供電相數多的秘密在於工程師為這款主板創新地設計了一塊M.2音頻組合卡。首先這款主板的音頻部分並沒有設計在主板PCB本體上,而是設計成了一塊類似於M.2 SSD 2280板型的獨立PCB,安裝在主板晶元組散熱片上方,與主板連接。這塊音頻PCB實質上就是ROG的SupremeFX音效卡,配備了如尼吉康音頻電容,擁有113dB信噪比的SupremeFX S1220A 音頻晶元,同時還板載了Texas RC4580及OPA1688雙運放晶元,可以有力推動阻抗達600Ω的高端高阻抗耳機。

而這塊獨立音頻PCB最與眾不同的是,在它上面還有一個M.2 SSD介面,可以額外連接一塊尺寸最大為M.2 2280的SSD。此外工程師還為安裝在此的M.2 SSD設計了一塊厚實的鋁合金散熱片,為SSD主控降溫,避免降速。再加上主板PCB背面的一個M.2 SSD介面,所以該主板也能為用戶提供兩個M.2 SSD介面。

通過巧妙的設計,STRIX X370-I GAMING主板把音頻部分與一個M.2 SSD插槽從主板PCB中獨立了出來,為主板採用規模更大的供電電路提供了可能性。

這款ROG玩家國度STRIX X370-I GAMING巧妙地通過將主板音頻部分,以及一個M.2 SSD介面獨立出來,並應用垂直堆疊設計,令這款主板既具備豪華的供電電路,在擴展能力、功能方面也一個不落。那麼可與ATX大板匹敵的供電設計到底能為它帶來怎樣的性能表現呢?

測試平台

主板:ROG玩家國度STRIX X370-I GAMING

處理器:AMD 銳龍7 1800X

內存:芝奇三叉戟DDR4 3200 8GB×2

海盜船復仇者LPX DDR4 2666 8GB×2

硬碟:東芝飢餓鯊VX500 512GB SATA SSD+希捷3TB

顯卡:GeForce GTX 1080Ti

電源:長城巨龍1250W電源

默認頻率性能測試

同樣為了最大程度地考察主板對處理器的支持能力,因此我們在測試中採用了AMD銳龍7處理器中的旗艦產品—銳龍7 1800X對其進行了測試。內存方面則首先按AMD官方最高可支持的內存頻率標準,為銳龍處理器搭配了DDR4 2666內存。

從性能測試來看,STRIX X370-I GAMING主板正常發揮出了銳龍7 1800X的所有性能—如其CINEBENCH R15處理器渲染性能在1600cb左右,wPrime 32M運算時間在3.8秒左右,其測試成績與普通ATX X370大板相比沒有明顯區別。原因在於處理器在這款主板上的頻率調節機制與普通X370 ATX大板相同,在進行多線程運算時的加速工作頻率為3.7GHz,在單線程或較少線程工作時,Core i7-8700K的最高加速頻率可以達到4.0GHz、4.1GHz。

穩定性測試

接下來我們也同時開啟AIDA64的CPU、FPU、CACHE穩定性測試,調用處理器的所有運算資源,令其負載達到100%負載,對主板進行了烤機。可以看到,供電相數的增加使得ROG玩家國度STRIX X370-I GAMING主板在面對高負載的銳龍7 1800X處理器時,並沒有多大壓力。

在烤機測試30分鐘時,處理器供電電路的最高溫度只有74.2℃,供電區域平均溫度在60℃左右,主要發熱區域集中在6相核心供電處。顯然,處理器供電相數的增加有效降低了ITX主板的發熱量,供電電路的工作溫度並不高,與普通X370 ATX大板差不多。工程師對主板功能部分的巧妙設計,對空間的有效利用在這裡發揮出了很大的作用。

當銳龍7 1800X在ROG STRIX X370-I GAMING主板上滿載工作半小時後,主板供電電路的最高溫度為74.2℃。

達成4.1GHz+DDR4 3200

做工精良的多相供電系統,再加上ROG一貫完善的BIOS,使得STRIX X370-I GAMING主板也具備非常強勁的處理器超頻能力—只要在BIOS中將處理器電壓上調到1.4625V,再開啟防掉壓功能,等級選擇數值「3」使得處理器滿載電壓在1.49~1.5V左右,我們就可以在銳龍7 1800X處理器8核心全開的情況下,將它超頻到4.1GHz,其處理器超頻能力可以說與經典的ROG CrossHair Ⅵ Hero主板完全相同。內存超頻方面,我們發現這款主板最高可穩定支持DDR4 3200的高頻內存。

在1.49~1.5V左右電壓下,STRIX X370-I GAMING主板可以將銳龍7 1800X穩定超頻到4.1GHz,並完成所有性能測試。

因此在處理器、內存頻率雙雙大幅提升後,系統的各項性能也獲得了明顯提升—如CINEBENCH R15處理器渲染性能較默認頻率提升了11%,CPU-Z處理器多線程性能提升了12.5%。在《殺手6》、《古墓麗影:崛起》遊戲中的平均運行幀速則提升了7~14fps,也是一款能為AMD平台遊戲玩家帶來真正好處的利器。

「妖王」力作

華擎X299E-ITX/ac主板

產品資料

介面:LGA 2066

板型:Mini-ITX

內存插槽:SO-DIMM DDR4×4(最高64GB DDR4 4000)

顯卡插槽:PCIe 3.0 x16×1擴展介面:32Gb/s M.2×3SATA 6Gbps×6

音頻晶元:Realtek ALC1220 7.1聲道

網路晶元:Intel I211-AT千兆網卡×1

Intel I219V千兆網卡×1

英特爾802.11ac WiFi+藍牙4.2無線模塊

背板介面:USB 3.1 GEN 1+USB 3.1 GEN 2 Type-A+USB 3.1 GEN 2 Type-C+RJ-45+模擬音頻5.1聲道介面+S/PDIF光纖+天線介面

參考價格:3299元

插卡式設計 解決空間問題

長時間以來,在DIYer口中華擎主板一直有「妖板」之稱,原因就在於華擎工程師時不時總要打造出一些具有創意的產品,比如同時支持Socket 754/939處理器的K8 Combo-Z Pro,以及支持LGA 1156處理器的華擎P67「變形金剛」(註:P67晶元組原本只支持LGA 1155處理器)。現在華擎又在整個主板行業中推出了第一款採用ITX板型的X299主板——X299E-ITX/ac。

我們知道英特爾的X系列晶元組是為其定位頂級的極致版處理器量身打造的產品,所以如果能推出採用X系列晶元組的ITX主板,自然就能讓「小鋼炮」擁有更為強勁的性能。事實上華擎長期以來就一直「沉迷」於打造基於X系列晶元組的Mini-ITX主板,比如華擎X99E-ITX/ac。不過讓人遺憾的是,原本為四通道內存設計的X99晶元組,華擎X99E-ITX/ac只做出了兩根內存槽,只能實現雙通道內存。但在華擎X299E-ITX/ac主板上,四通道內存設計卻得以完整保留。

之前X99E-ITX/ac主板只實現了雙通道內存設計的關鍵原因就在於普通內存插槽「佔地面積」大,而華擎X299E-ITX/ac主板藉助一個巧妙的設計避開了這個問題—採用筆記本電腦上常用的SO-DIMM內存插槽。SO-DIMM內存的長度只有普通DDR4內存的近一半,主板自然可以配備更多的SO-DIMM內存插槽,來達成四通道內存設計。不過即便是配備四根SO-DIMM內存插槽仍佔用了主板不小的空間,畢竟四通道內存的PCB布線也要比雙通道複雜很多,因此在X299E-ITX/ac主板上仍採用了一些特別設計。

首先主板配備了兩塊獨立的子卡,通過華擎自己設計的特殊插槽與主板相連,子卡上有英特爾I219V、I211AT兩顆千兆網卡晶元,祥碩的ASM1074 USB 3.0 HUB晶元,以及一個M.2 SSD插槽,相當於把主板的所有網路晶元、部分USB功能晶元、M.2 SSD插槽都從主板上PCB獨立了出來,自然能節省一部分空間。

另一塊子卡上則擁有多達6個SATA 6Gbps介面、以及一個USB 3.0、一個USB 2.0前置介面,進一步大幅減少了功能介面對主板PCB的佔用。而這些巧妙的設計,也為X299E-ITX/ac主板帶來了不錯的擴展能力,它擁有多達3個32Gb/s M.2(主板PCB背部設計有兩個)SSD介面,2個USB 3.1 GEN2介面,並同樣配備帶寬達867Mbps的英特爾802.11ac+藍牙4.2無線模塊。

同時空間的有效利用也讓X299E-ITX/ac主板不僅達成了四通道內存設計,還擁有多達6+1+1相供電設計,分別為處理器核心與VCCSA、VCCIO供電。每相供電電路都搭配了可承載60A電流的高效電感、SPS(Smart Power Stage)Dr.MOS,以及Nichicon 12K頂級黑金電容,其在105℃環境溫度下,擁有12000小時的標稱工作壽命。

主板擁有多達6+1+1相供電設計,搭配Dr.MOS以及Nichicon 12K頂級黑金電容。

因此華擎X299E-ITX/ac主板的官方規格表顯示它可以支持LGA 2066全系處理器,包括採用18核心設計,TDP為165W的旗艦處理器——Core i9-7980XE,那麼事實是否如此呢,接下來就讓我們通過實戰測試來看看它究竟有怎樣的表現。

測試平台

主板:華擎X299E-ITX/ac

處理器:Core i9-7980XE

內存:宇瞻SO-DIMM DDR4 2400×4

硬碟:東芝飢餓鯊VX500 512GB SATA SSD+希捷3TB

顯卡:GeForce GTX 1080Ti

電源:長城巨龍1250W電源

默認頻率性能測試

接下來我們就採用Core i9-7980XE處理器對X299E-ITX/ac主板進行了測試,在默認頻率下,該主板也正常發揮出了旗艦處理器的性能—CINEBENCH R15處理器渲染性能破3000cb,CPU-Z處理器多線程性能近9000分。

Core i9-7980XE處理器在這款主板上的頻率調節機制與E-ATX X299「怪獸」一致,在只調用1~2個計算線程的任務時,處理器工作頻率最高可提速到4.4GHz,在36條線程被完全佔用時,處理器頻率則會大幅降低到3.0GHz。那麼當Core i9-7980XE處理器處於36線程完全滿載的情況下,X299E-ITX/ac是否能承受得住如此壓力呢?

穩定性測試

我們同時開啟AIDA64的CPU、FPU、CACHE穩定性測試,對主板進行了「考驗」。可以看到,18核心Core i9-7980XE的確對主板供電部分帶來了較大的壓力,滿載運行半小時後,處理器供電電路的最高溫度為89.3℃,供電區域平均溫度在77.2℃左右,其發熱區域主要集中在處理器的6相核心供電處。

18核心Core i9-7980XE還是會給主板供電部分帶來很大的壓力,處理器供電電路的最高溫度為89.3℃,供電區域平均溫度在77.2℃左右。

儘管主板供電部分的溫度較高,不過系統工作仍然非常正常,處理器也沒有出現降頻。因此X299E-ITX/ac主板是完全可以支持Core i9-7980XE這樣的多核心怪獸,另外普通用戶在日常使用中碰到像烤機這樣的高負載機率也是非常低的。

最高4.6GHz 超頻性能測試

所以如果你只是用電腦玩玩遊戲,進行一些運算或視頻轉碼之類的家庭應用時,那麼完全可以使用X299E-ITX/ac主板對Core i9-7980XE進一步超頻。雖然「個子」小,但X299E-ITX/ac卻具備齊全的超頻BIOS選項,只要我們將處理器電壓設定為1.2V,並將Cpu Load-line Calibration(CPU防掉壓選項)設置為「Level 2」,我們就可以輕鬆地將Core i9-7980XE的18顆核心頻率全部提升到4.6GHz,帶來驚人的性能提升——CINEBENCH R15處理器渲染性能從3056cb提升到4472cb,提升幅度達46%;《魯大師》處理器性能則從305067提升到430248,在處理器排行中輕鬆達成TOP1。

超頻到4.6GHz後,《魯大師》處理器性能則從305067提升到430248,在處理器排行中輕鬆達成TOP1。

同時更為玩家帶來實惠好處的是遊戲性能的大幅提升:在1080p、最高畫質設定下,《殺手6》遊戲幀速也提升了38fps;《古墓麗影:崛起》的提升幅度也有近27fps。

總體來看,憑藉對全系LGA 2066 Core i9處理器的支持能力,以及四通道內存設計,充足的擴展介面,華擎X299E-ITX/ac主板就是為追求性能的「小鋼炮」而量身定製的核心力量。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給這樣的「小鋼炮」帶來更好的性能,內存廠商還為其推出了不少超頻型SO-DIMM內存,如下面這款宇瞻暗黑女神NOX系列DDR4 3000 32GB筆記本內存套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型計算機 的精彩文章:

這倆小東西一個能為手機充電,一個專為無人機而生!

TAG:微型計算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