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多吃這個會得抑鬱症?哈佛發布最新研究,踢爆澳洲人的健康秘密!

多吃這個會得抑鬱症?哈佛發布最新研究,踢爆澳洲人的健康秘密!

今天小編打開微博,發現首頁被「吃面多的人容易得抑鬱症」這一條熱搜給「刷屏」了。

(圖片來源:微博)

身為南方人,但同樣很喜歡吃面的小編,一下子就坐不住了:

吃面居然會得抑鬱症?國內的媒體該不會又是用「標題黨」騙人吧?

懷著這樣的心情,小編求證了一下這個消息的真假!

首先,今天刷屏微博和朋友圈的「吃面多的人容易得抑鬱症」這個說法,來自於國內某網站製作的綜藝節目中。

在節目中,畢業於伯克利音樂學院的嘉賓黃荻鈞提到,美國哈佛大學曾經對四萬三千名無抑鬱病史的女性多吃精製穀物,如麵條、麵包、通心粉等,

結果表明,吃精製穀物的女性,罹患抑鬱症或接受抑鬱症的診斷的概率,比普通女性高29%-41%!

(圖片來源:網路)

這一言論一出,作為主持人的蔡康永都「驚訝到失聲」了。

那麼這個研究是否是真是假?

是真的。就連《人民網》都有報道過。

(圖片來源:人民網)

這項研究報告還指出,

這4.3萬名受訪女性中,影響他們的除了精製穀物(細糧)之外,還有紅肉。因為這些碳水化合物對她們體內的炎症水平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導致她們患婦科炎症的幾率也比普通女性更高!

結論

不僅是愛吃面,愛吃麵包,愛吃通心粉,甚至一切細糧的人們,尤其是女性更容易得抑鬱症,並非空穴來風!

那麼,其他專家怎麼說呢?

當然,由於哈佛大學研究員無法解釋為何細糧有如此大的殺傷力,還是有一部分科學家持中立觀點。

比如有醫學專家指出,抑鬱症的真正成因目前也尚不清楚,目前主流的觀點是「三種內因,一種外因」:

內因是基因遺傳因素、大腦內化合物質的改變、大腦形態的改變;外因則是壓力等因素。

由此來看,如果長期吃細糧,或許確實會對大腦內某些物質產生影響。

因此一些營養學家也提出,所謂的「吃麵食的人更容易得抑鬱症」,或許說的是營養不良造成的損害。

西安市營養學會食品安全中心副主任、國家一級營養師張嫿介紹:「長期缺乏B族維生素確實會引起大腦神經遞質的改變,從而誘發老年痴呆、抑鬱症。」

以前的麵食都是糙米糙面,麥粒和穀粒的表層富含B族維生素,近些年大家已經不吃這些,改吃精米精面,這就導致B族維生素丟失。

舉例來說,現代人生活節奏快,有的時候直接拿一碗泡麵了事,不加菜、不加肉,肯定會營養不均衡。

因此,張嫿建議,最好不要只吃單一的精米精面,吃一些八寶粥、雜糧饅頭、燕麥片等粗糧,保持營養平衡。

怎樣才能保持營養平衡?

哈佛研究人員也曾在公開「麵食或將增加患抑鬱症的風險」同時推薦了一系列降低降低抑鬱風險和炎症的食物清單,包括橄欖油、咖啡、葡萄酒、魚肉和蔬菜等。

(圖片來源: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公布的「健康營養食盤」,圖片來源:網路)

在同樣一期《你說的都對》中,也有一位嘉賓提到發生在英國一間監獄裡的研究:

研究人員在給服刑人員的飯食中加入了大量的魚和魚油,最後發現監獄的暴力衝動傾向減少了3.7%,因為魚油中的Omega 3能夠給人「愉悅的感受」。

而澳洲人愛喝的咖啡和葡萄酒,也確實能對情緒起到把控作用:

咖啡因不僅可以讓人感覺到愉悅,還可以和巴多胺、血清素,以及傳導訊號的神經遞質互為作用,對情緒和身體產生積極影響。

而葡萄酒中含有的白藜蘆醇,也被普遍認為是能夠起到保護大腦、降低炎症風險的作用。

看來,天性樂觀的澳洲人,總能保持良好心態的秘密,果然還是在他們做菜時用的橄欖油、餐桌上的魚肉、以及每天都要喝一口的咖啡和葡萄酒上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