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伏羲一畫開天七千年,黃帝一統華夏五千年

伏羲一畫開天七千年,黃帝一統華夏五千年

盤古開天闢地傳說成分太大,不足為證。有典籍記載中華文明始祖為三皇五帝。漢朝的緯書中稱三皇為天皇、地皇、人皇,奉為三位天神。天皇為人首龍身的伏羲、地皇為人首蛇身的女媧、人皇為牛首人身的神農(炎帝)。

伏羲,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一畫開天發明先天八卦,其符號成為中國古文字的發端,也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距今大約七千年。伏羲故里在我國甘肅天水市,正月十六為伏羲生日。

女媧,並非傳說中鍊石補天摶土造人的神話女媧,是一個真實存在過的歷史人物,主要活動於黃土高原,她的陵寢位於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趙城鎮侯村。女媧陵同黃帝陵一樣,也是中國古代皇帝祭奠的廟宇。當地在每年農曆三月初十前後,舉行長達7天的大型廟會和祭祀活動。

神農,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領,發明農具以木製耒,教民稼穡飼養、制陶紡織及使用火,以功績顯赫,以火得王,故為炎帝、赤帝,世號神農,並被後世尊為農業之神。他還制定了曆法,開創九井相連的水利灌溉技術。他曾跋山涉水,嘗遍百草,找尋治病解毒良藥。《神農本草經》是最早的中藥醫學著作,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東漢時期成書。

五帝自古以來說法各異。一般認為是黃帝、顓頊(zhuanxu)、帝嚳(ku)、唐堯、虞舜。《世本》、《大戴禮記》、《史記?五帝本紀》均列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

黃帝,統一天下部落,奠定中華,肇造文明,惜物愛民,被後人尊為中華人文始祖。在此有了文字距今大約五千年。黃帝降於軒轅之丘,漢代在新鄭北關軒轅丘前建有軒轅故里祠。炎帝和黃帝時期逐漸形成華夏族,因而他們都視為華夏民族共同的祖先,故中國人自稱「炎黃子孫」。每年在陝西黃帝陵舉行祭祀活動。

顓頊,黃帝之孫,姬姓。父親是黃帝次子昌意,封於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為妻,生顓頊。顓頊性格深沉而有謀略。十五歲時就輔佐政事,治理九黎地區,封於高陽(今河南杞縣東),故又稱其為高陽氏。黃帝死後,因顓頊有聖德,立為帝,時年二十歲。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間創製九州,使中國首次有了版圖界線;建立統治機構,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別,長幼有序;改革甲歷,定下四季和二十四節氣,後人推戴他為「歷宗」。

帝嚳,姓姬,名俊,號高辛氏,河南商丘人,黃帝的曾孫,前承炎黃,後啟堯舜,奠定華夏基根,是華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帝嚳從小德行高尚,聰明能幹。十五歲時,被顓頊選為助手,有功被封於辛(今商丘市高辛鎮)。三十歲帝嚳繼為天下共主後,以亳(今河南商丘)為都城,德行崇高,在他的治理下,社會富足,人民安居樂業,深受百姓愛戴。

唐堯,原始社會末期的部落聯盟首領。他踐帝位後,復封其兄摯於唐地為唐侯,他也在唐縣伏城一帶建第一個都城,以後因水患逐漸西遷山西,定都平陽。唐堯在帝位70年,90歲禪讓於舜,堯118歲時去世。

虞舜,家世甚為寒微,處於社會低層,遭遇更為不幸,父親是個盲人,母親很早去世。父親續娶,繼母生弟,父親心術不正,繼母兩面三刀,弟弟桀驁不馴,幾個人串通一氣,欲置舜於死地而後快。舜對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順,與弟弟保持友善,多年如一日,沒有絲毫怨艾。舜在家裡人要加害他的時候,及時逃避。稍有好轉,馬上回到他們身邊,儘可能給予幫助。舜表現出非凡的賢能,方能被堯知遇。舜執政後,到各地巡守召見諸侯,考察民情賞罰嚴明,加強了對地方的統治。他定都於今山西省永濟市,一派勵精圖治的氣象。

(李松陽20180110FCCF0058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非常財富聞道天下 的精彩文章: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靜則神藏,燥則消亡。參透這兩句話人生無虞

TAG:非常財富聞道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