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突然咬到舌頭是怎麼回事?頻率高是這種病變的信號

突然咬到舌頭是怎麼回事?頻率高是這種病變的信號

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吃飯的時候咬到舌頭,有些老人就會說,這是想吃肉了。但有媒體報道,老是咬到舌頭,有可能是中風、腦梗死的徵兆。這是真的嗎?

為什麼會咬到舌頭?

舌頭的運動是由神經系統控制的,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了,舌頭的運動都會受到影響。

一種是舌頭和口腔的感覺障礙沒有了,另一種是咀嚼和舌頭的運動失調。

常出現的問題可能是中風,甚至腦出血、顱內長東西、腫瘤。最大的可能是腔梗。所謂腔梗,就是大腦中比較小的血管梗塞。它的徵兆很輕微,例如走路慢、步態不穩、一側口角流涎、吃飯時總掉筷子、喝水老被嗆、口齒不清等。

預防中風可以多攝入膳食纖維

《中風》雜誌刊登英國一項新研究發現,多攝入膳食纖維,既有益消化道健康,又有助於降低中風危險。新研究中,英國利茲大學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中心維多利亞·伯利博士及其同事對1990至2012年間完成於美國、日本、歐洲和澳大利亞的8項相關研究結果進行了梳理分析。結果發現,每天飲食中增加7克膳食纖維,有助於使中風危險降低7%。膳食纖維攝入越多,首次中風發作危險就越小。

美國及歐洲健康指南指出,每天膳食纖維攝入量應為25—30克。大多數人完全可以做到每天攝入至少7克膳食纖維。比如,一份全穀物麵食外加一片水果和一份西紅柿即可滿足這一要求。堅果、水果、蔬菜和全穀食物中富含的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高血壓及壞膽固醇(LDL)等中風危險因素。

存在吸煙、肥胖症和高血壓等中風高危風險人群,更應該注意增加膳食纖維。增加膳食纖維並非飲食結構的徹底改變,將白麵包換成全穀物麵包、增加水果和蔬菜、多吃堅果等簡單改變,即可大大降低中風危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養生快線 的精彩文章:

雞頭背了這麼多年的鍋!十年雞頭勝砒霜的典故原來是這個

TAG:健康養生快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