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藍瑛西湖名畫賞析

藍瑛西湖名畫賞析

三生有幸能親臨西湖,吟誦西湖之詩,品鑒西湖名畫。作為南宋遺都,其景以西湖聞名天下,為遺民隱逸之士聚集之地,乃江南文化重鎮。明代,畫派層出不窮,各顯擁蹙,出現以地域命名的繪畫流派。起初,錢塘人戴進依託南宋畫院傳統創立「浙派」;中期吳門沈周承戴進遺緒,開「吳門畫派」之先河;後有松江董其昌為首的「松江畫派」,影響所及,清三百餘年。錢塘人藍瑛脫胎於松江畫派,兼收宋元諸家之長,一枝獨秀,開創舉世聞名的「武林畫派「,與稍後的金陵畫派並存,相互影響。

(此為藍瑛畫作《西湖十景》

後圖均為小編按十景湊出的實景圖)

藍瑛以職業畫家深厚的筆墨功力,承續傳統又推陳出新。藝術成就貫通南北,熔鑄古今。在文人畫時代,開創了職業畫家嫻熟的筆墨技巧與文人畫家筆墨情趣相結合的畫風,形成了用筆疏放,蒼老雄奇的獨特風格。在明末清初的江南畫壇上,猶如奇峰,屹立湖上,影響久遠。

身為地道的杭州人,藍瑛可以說對西湖喜愛有加, 其創作的西湖十景乃人間珍品,屏為絹本設色,共計十幅。分別為三潭印月,兩峰插雲,雷峰夕照,柳浪聞鶯,蘇堤春曉,麴院風荷,飛來洞壑,南屏晚鐘,斷橋殘雪,花港觀魚等。相傳,西湖十景在南宋已經形成,且有「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的稱頌。因此,我帶著好奇,來到浙江省博物館,品鑒真跡。

十幅畫中,多為藍瑛中年臨古時期的手法青綠重彩畫。白雲紅樹青山,用筆敷色皆細膩潤致,色彩儂麗卻又不失古雅。此乃傳習張僧係沒骨法畫丹山紅樹。山石几乎不著墨跡,以硃砂,石青,石綠等賦染成型, 樹葉亦直接以白色和紅色點染,設色穠麗,水草偶有紅色畫出,可謂頗具想像力,其中,兩峰插雲圍繞青山,紅樹,白雲,以石青,石綠,硃砂,鉛粉進行點染,色彩雖豐富,總體卻清淡平和,雅緻潤澤,構圖上近處紅樹與遠景青綠山巒遙遙呼應,空間感輕盈靈動。山石端莊,水域寧靜,彼此和諧。

十幅畫作,以三潭印月開篇,此畫作成於三百多年前,畫面由近及遠繪石坡,木橋,古樹,草亭,湖面,水塔,小島,漁舟,茅屋,雜樹,遠山,一片湖光山色,秋意盎然。全圖用筆蒼勁,設色清麗,點染別緻,將其舉世聞名之姿躍然於紙上。

輾轉著,停駐在久慕的雷峰夕照圖前,據史,原塔建於五代吳越初,明嘉靖年間遭火焚,殘存塔身,此圖即是殘存塔。圖中塔身玲瓏細緻,塔前樹木蒼勁,塔後山峰煙霧瀰漫,表現出煙霧朦朧的夕陽景色。林木蔥蘢,山峰重疊,時而湖水,時而幽林,景色連綿,有一條曲折的小路貫穿其間。藍瑛用硬筆勾畫石頭的輪廓,頗有力度,又十分注重水分的運用。

藍瑛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山水作品,多以淺絳,設色為主,重彩青綠山水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自然,也可以看出其在山水畫上耗費的功力。由於藍瑛職業畫家的身份,長期以來,美術史對其褒貶不一,但他深厚的筆墨功力,繼承宋元以來文人畫的傳統,學習古人而又有創新,開創了職業畫家嫻熟的筆墨技巧與文人畫家筆墨情趣結合的畫風,是不可磨滅的功績。

麴院風荷也曾親臨,近看其畫描繪江南夏日景色,山勢重疊,緩平綿長,草本豐茂,湖水秀潤,雲霧顯晦,在藍瑛之點染皴擦中盡顯。畫中峰巒起伏,雲霧出沒于山間,層林被籠罩在煙靄之中,顯得朦朧飄渺。整個畫幅沒有明顯的線條和筆觸,墨與水相融,渾然一體,完全改變了唐、宋以來青綠山水畫的面貌。江南一帶,林木繁茂,山巒並不陡峭,而是比較平緩;每年中陰雨的天氣相對北方來說更多些。身處江南的山區,每當煙靄升起時,遠處的山頭就漸漸隱去,樹石的輪廓便模糊不辨,色彩斑斕多彩的自然界,也就慢慢變成為黑、灰、白的單純的色澤。

平湖秋月是以讚美的情緒來描繪秋天景色,平穩的構圖增強了畫面的寂靜感,對水的描繪占畫面的比例頗大,同時也是此圖的成功所在。波浪主要用淡墨勾出,復用淡墨染深,可謂「前無古人」,而紅葉與青松的對比用色,微波蕩漾的湖水,又在寂靜中增添了活力和情趣。此圖結構嚴謹,技巧精到,雖略近南宋畫風,但溢於精麗清秀,與南宋沉鬱雄壯的格調有別。

南屏晚鐘呈湖石朱竹,坡石用墨神潤,墨氣氤氳,筆致蒼茫。樹葉點撇之間亦加縫隙,愈見厚重,山峰起伏,林巒蜿蜒,平崗連綿,湖水如鏡,境界開闊遼遠,雄秀蒼莽,簡潔清潤。山腰處朵朵白雲,好像是冉冉欲動,一方面把山的前後層次感劃分出來,還使畫面有了疏密相間的效果,也使整個氣氛上有柔和調劑的一面,不會因為太密、太實而讓欣賞者有過分的壓迫感。山巔的叢樹,近樹的山林,有隱有現的石徑,加強了畫面幽深的情調。左方有水流一線垂下,幾折而後,轉成一灘溪澗,澗水穿石而過,如聞聲響,真是畫到有聲就是詩。

花港觀魚也頗得人所愛,描繪遼闊的山川郊野的壯麗景色,湖面隱現於山間的叢林和流動的雲霧中,層巒疊嶂,紅楓映掩的湖上,。畫面高嶂巨壁,丘壑深遠,筆墨健勁純熟,設色古樸,採取傳統皴、擦、點、染相結合,氣勢雄闊,景緻迷人,予人以心曠神怡之感。

藍瑛作品中,起伏的山形成自然的段落,西湖貫穿始終,景物疏密有致、起承轉合、環環相扣引人。最吸引人的,應是藍瑛對於家鄉美景的執著,深愛之情躍然於紙上。西湖向來是文學作品多於繪畫作品,可每幅都是令人震撼,讓人留戀。不枉此行,能欣賞到來自各個博物館收藏的藍瑛畫作,只可惜展出時間甚短,不能讓更多的人看到。我們一般在報紙雜誌上觀看的都是其中的一部分畫作,畫中高山爭秀,清雅幽靜,青山在簡單的勾勒下顯得粗獷,其中的山林鬱鬱蔥蔥反而顯得精緻優美。

同為畫作宋代夏圭《西湖柳艇圖》畫面柳堤迴環,可以看到三層。但其疏密、遠近、直曲和穿插、點景的木橋、屋宇、小船等,相互配合得過於豐富、緊湊而未十分靈動。天空用淡墨染出浮動的白雲,與煙霧迷朦中的遠方樹林相接,加強了氣候特徵。畫柳枝的筆法勁健,密而不亂,節奏感甚強,頗得真實之美,卻少了藍瑛畫作的意境。

文學到明以後因制度問題已逐漸走向衰落,但畫作有文人們的高雅意蘊和想要傳承創新的雄心,走向了前所未有的意蘊之境。

藍瑛畫展帶給我眾多感受,由於才疏學淺,該文中用到了畫作展出時鑒賞的品評。前人佳作,後人也只能懷古幽思,望洋興嘆。藍瑛也讓後世感受當時的西湖之境,雖未若現代這般規整有秩,卻意韻十足,猶如隱逸之士所好之地。亦如雲中白鶴,非鳥雀之網所能羅也。

圖片:網路

編輯:魏素素

請您贊一下支持有美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美堂 的精彩文章:

從唐宋詞中看人生

TAG:有美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