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殺死愛情的真兇:假性親密關係

殺死愛情的真兇:假性親密關係

真正的親密關係是為了讓人更加親近和親密,而假性親密關係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和控制,減少傷害。

01

最近,《戀與製作人》火爆朋友圈。

講道理這種瑪麗蘇設定,橙光遊戲里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夢王國與沉睡的100王子》更是提供了一百位王子可供賞玩,為什麼偏偏《戀與製作人》就火了?

讓人上癮的東西無非就那麼幾樣,其一為「色」,只不過男性能躲在被窩裡看他的動作片的時候,女性可以堂而皇之的談論她最喜歡的韓劇男主角。

韓劇長盛不衰,但在手游領域始終沒有一款產品像韓劇一樣對女性需求展示出了極致的迎合。

直到《戀與製作人》出現了,女性被刻寫在基因里的瑪麗蘇情結終於可以在遊戲里得到了盡情的釋放。

天才科學家許墨(26歲,180cm),教授人設但是頭髮一點都沒禿,人形撩妹機;

超級巨星周棋洛(22歲,176cm),長顆痘痘都能上熱搜;

霸道總裁李澤言(28歲,183cm),有錢長得帥然而情商低,張口就懟人;

EVOL特警白起(24歲,181cm),女主高中時候的學長,年輕時候據說混黑道現在變成了一名特警。

有不知情的人疑惑,這少女情懷也太戲精了吧,為了幾個紙片人都能這麼入戲。

但是母胎單身二十多年的老阿姨也是需要有人關心的好嘛,有男友的小仙女們也會發現:

生活里,男友早就不會這樣發條微信秒回、天黑時送自己回家、時時刻刻惦記著自己,打電話問「你在幹嘛」了。

與其說我們在跟遊戲人物談戀愛,不如說,我們是在遊戲中,尋找那份缺失的愛與溫暖。

但這樣的親密關係真的能緩解你的孤獨感嗎?戀愛就是每天的電話、微信、朋友圈嗎?

想必答案都是否定的。

隨著社交媒體的日益發達,社交關係也開始變得廉價,而那些廉價的社交關係和智能交流機器人,恰恰為我們製造了一種幻覺:

我們有人陪伴,卻無須付出友誼。雪莉·特克爾在《群體性孤獨》中說:

數字化的友誼發生在表情符號引起的情感里,經常建立在快速回復而不是思考的基礎上,這可能使他們變得膚淺,對於無生命的人際關係,這種膚淺則會造成更大的問題,他們對人際聯繫的期望值開始降低,最終會滿足於機器人的友誼之中不可自拔。

在我們和這些角色交流的時候,某個時刻的確發生了一種溫情的聯繫,在這個時刻,我們得到了寬慰,但其實還是孤身一人。

這類羞恥的愛情橋段,說明我們還是兜了一個大圈子:無法擺脫對親密關係的渴望。

但真正的親密關係,意味著從對方的視角品嘗人世間的驚喜與艱辛,因經歷相似而與他人產生情感共鳴的能力,由雙方共同的經歷、體驗、悲傷和喜悅而形成。

當我們為了抽到SSR卡不斷充錢的時候,可能已經陷入遊戲精心設計的把戲,因為沒有錢帥哥就不會再給你打電話問候,果然,少女心中帶著一絲"坑爹"的氣息。

洛基奇在《大眾傳播學緒論》提出的「媒介依賴」理論:一個人越依賴於通過使用媒介來滿足需求,媒介在這個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而媒介對這個人的影響力也就越大。

為了再聽到小哥哥的電話,充不充錢?為了快速和小哥哥約會,充不充錢?

所以,持續的聯繫也帶來了對於失去聯繫的焦慮,雪莉·特克爾說:「技術就像是一種幻肢痛,彷彿它也成為人體重要的一部分。

02

前不久,在同學會上,我見到了小艾。

25歲的她事業小有所成,工作上順風順水,感情生活也令人艷羨,男友是她在工作時認識的,高大帥氣,在一個投行做職業經理人,兩人在一起三年多。

聊完工作,我問起她的情感狀況,讓我驚訝的是,小艾面對這段感情態度十分消極。

她說,雖說兩人都在同一個城市,但基本上一個月才見一次,有時候甚至兩個月才能見上一次,彼此都太忙了。

上海雖大,但就算是從南到北也不過一兩個小時車程,為何他們同在一個城市彼此守候,兩人之間卻變成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我:你們難道就不想見面嗎?

她:工作一忙,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

我:那……你男友也默認了這樣的狀態?

她:也許吧,前段時間我們還聊到結婚了,但彼此都很平靜,沒有特別欣喜的感覺,更多的是為了結婚而結婚。

我:你想過做些什麼來改變現狀嗎?

她:我倆現在的相處至少是穩定的,改變的話,我擔心會分手,我又不想分手。

在外人看來,她和男友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但兩人的真實情感狀態,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如死水般泛不起任何漣漪,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你和小艾一樣,愛情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相愛卻又總感覺「差點什麼」的時候,可以嘗試用假性親密關係來解釋。

03

嚴格意義上來說,假性親密關係並不是一個專業的心理學術語。

這個概念是在情感驚悚電影《Gone Girl》上映後出現的,指的是一對戀人雖然形式上親密,但實際卻迴避真正親密地在一起。

小艾和男友之間的關係就可以被定義為假性親密,可以看出她把這段感情中的「穩定」視為第一追求。

即使她自己都覺得這樣的相處滿足不了她對愛情和婚姻的憧憬,為了不破壞此刻的穩定現狀,她還是選擇擱置。

兩人看似親密的背後,有著很多的情感禁區,他們小心地迴避著這些禁區,極力維持和諧美好的場面,但彼此都沒有獲得令自己滿意的親密情感。

另一方面,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和男友之間已經有著越來越多無法探討的話題、不敢表達的情緒以及難以掩飾的不信任和不安全感。

人之間的假性親密關係,是身在迷局之中不自知,還是自知又不說穿,亦或是對於這種關係駕輕就熟,雙方三緘其口,具體屬於哪一種,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戀愛的時候,感受一下,你是希望兩人用行為上的多次互動,來營造出一種兩個人很親密的關係,還是更期望兩個人靈魂上深層次交流以達到真正意義的親密。

這種自省方法,可能對於判斷和理解兩個人的感情具有一定的意義。

當然,行為上的親密關係是靈魂上深入交流的基礎和前提。

但是如果兩個人的親密關係一直體現在形式上(吃飯和睡覺等)的在一起,而沒有深層次的交流,這恐怕就意味著兩個人的感情還有待進一步發展。

假性親密關係就是一群人的表演,同時大家又都是觀眾,只要演員演得好,觀眾不揭穿,如此相處下去,也是一種最好的方式。

我並沒有批判這種假性親密關係,反而十分讚揚,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和所有的人建立「真性親密關係」。

而這種「假性親密關係」就是一種最好的形式了。

假性親密關係指的是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假性親密關係可以說是一種防禦心理,來迴避真正的在一起。

這種心理能夠幫助我們抵抗對情感未知的恐懼和焦慮。

假性親密關係就是為應對這樣的風險出現的:我們懷著對失控的恐懼,所以不敢投入,迴避了彼此情感的付出。

因此,這是一種防禦心理,是兩個人一起在防禦那種「需要雙方一起創造的真正親密狀態」。

很多時候,我們害怕「真的在乎一個人」,或者「某個人對我們來說很重要」,真正愛一個人是一件非常有風險的事。

當我們投入真情,卻沒得到期待的回應,很容易產生被傷害、被拋棄的脆弱感,因而我們從一開始就謹慎付出。

我們用這種表面上的親密關係做「偽裝」,讓情感看似穩定,聊以自慰似的把所有的危機隱藏在自以為是的「安全感」之下。

殊不知,危機在日益積累,矛盾一觸即發,鏡花水月般的美好情感興許在彈指之間就灰飛煙滅了。

心理學家認為,在假性親密關係中,我們處於一種「情感禁閉」的狀態,即雙方不自覺地達成了協議:共同保持情感上的麻木

這種禁閉的狀態使兩個人看起來是在一起的,然而雙方卻拒絕進行深度的情感融合,實質上還是處於一種貌合神離的狀態。

04

如果你正處在一段假性親密關係中,並習慣了這樣的狀態,你可以嘗試著審視自己在以往每段關係中已經形成的角色及期望的固定模式

比如,如果你總是無意識地按照設定好的固定腳本來扮演角色,類似的情形不斷重演,想要改變卻力不從心。

這種非正常的情感狀態,凸顯的是你對焦慮的防禦心理,然而,焦慮是不會因為防禦和逃避就自然消失的。

就拿小艾來說,她明知跟男友溝通,改變現狀才是當務之急,但也很清楚做出改變有可能會破壞當前的穩定狀態。

所以,就算做出改變是一件有益於兩人關係的事,她在潛意識裡依然選擇不破壞規定,擱置爭議,放棄溝通,避免衝突。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逃避溝通的固定模式。

當你意識到假性親密關係將會對你的感情帶來嚴重後果後,你要嘗試著邁出第一步,比如努力嘗試預設一個美好的未來,那麼你就有可能想要發展真正的愛情。

漸漸地,你可以試著用心與對方溝通自己的感覺,讓對方了解真實的你。

她該做的就是跟男友說明她的內心,改變兩人一兩個月才見一次的狀態,提高兩人約會質量。

儘管這樣會破壞暫時的平靜,但經歷過痛苦的改變之後,也許她就能等來男朋友求婚,說出那句發自內心的「我願意」。

當討論到這個地步時,我覺得「假」和「真」其實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只要相處舒服,就是一種真實的相處模式,不存在真假一說。

而「假性親密關係」只是學術上的一種定義,對於現實而言,沒有多大意義。

05

如何改善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的本質是「看顧」。

親密關係和假性親密關係,表面上看起來很相似,它們都是為另一方提供一定程度上的關心,安全感和尊重,但是本質上是為了不同的目的。

真正的親密關係是為了讓人更加親近和親密,而假性親密關係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和控制,減少傷害。

「Irrelationship: How We useDys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to Hide from Intimacy」一書的作者們對如何擺脫假性親密關係,提出了「DREAM」療法。

1、發現(Discovery)

去發現和了解自己的依戀風格(Attachmentstyle),即我們在親密關係建立中所持的態度類型。

依戀(attachment)是個體與主要撫養者發展出的一種特殊的、積極的情感紐帶,也是指個體尋求並企圖與另一個體在身體和情感上保持親密聯繫的傾向。

了解依戀風格可以幫助你了解,感情上的缺陷,以及你需要改變什麼來改善與別人的親密關係。

這通常意味著你一直捍衛的焦慮,已經衝破你意識的枷鎖,讓你無法再忽視它。

2、修復(Repair)【互動式的】

接受不安全的依戀風格,是由於將自己和他人隔絕產生的。

這讓我們能夠去與他人一起合作,共同修復關係中的問題,讓我們認識到修復親密關係,需要另一個人參與進來。

3、許可(Empowerment)

這來源於自己對這段關係中,做出的貢獻,哪些實現了,哪些沒實現的真實評估。從而讓我們決定是否將這些性格和策略放在一邊。

4、替換(Alternative)

即學習新的思維方式,以及與人交往的方式。

這主要是關於對推動我們行為的理由的無條件接受,以及接受真實的自己和另一半,然後許諾去發展一段更加誠實,開放和安全的關係。

5、相互關係(Mutuality)

就是通過學著去無條件的接受和付出,與另一半分享建立真正親密關係的過程。

富蘭克林曾說,「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中,對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莫過於真實、誠意和聯結。」

假性親密關係的產生,除了關係雙方的情感和性格問題,更多源於不重視,缺乏真誠的溝通。

要避免這種狀況,就應該直擊痛點,然後完美蛻變。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原創不易,隨心打賞


富書原創矩陣: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FranklinReadingClub),我屬貓(woshimiaoji),爸媽內參(shenduwenhua),富書(zhongchoudushu),出版暢銷書《絕不過低層次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TAG: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