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末三國,這個屬於梟雄們的偉大舞台,會被一個叫司馬懿的人終結

漢末三國,這個屬於梟雄們的偉大舞台,會被一個叫司馬懿的人終結

那個沉默寡言、目光深邃,脖子會像狼一樣扭動的司馬懿。

平心而論,比起三國時代的頂級牛人,司馬懿並不算太拔尖。

比用兵,他不如曹操;比馭人,他不如劉備;比出身,他不如袁紹;比治國,他不如諸葛亮;比智謀,他不如郭嘉,就算比奸詐,他也不如老毒士賈詡。

然而,就是各方面資質都只能算中等偏上的司馬懿,卻超越了這些頂級牛人,成為三國時代最大的贏家。

這究竟是為什麼?

其實,如果探究司馬懿的一生,我們會發現這並不是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因為司馬懿有一樣旁人無法企及的優點,讓他能夠從容地在這些牛人的夾縫中擠出一條通天的路。

這個優點只有兩個字:耐心。

當年曹操徵辟司馬懿,他沒有同意,而是等了整整七年,直到袁氏家族覆滅,曹操一統北方的局勢徹底明朗後,司馬懿才做出了遲到的選擇。

進入曹操幕府後,由於陰沉的性格和奇特的骨骼結構(狼顧之相),司馬懿一直忍受著曹操的猜忌。他不敢出風頭,也不敢出差錯,在一個微不足道的位置上努力干著微不足道的工作,靜靜等待曹操的時代過去。

直到曹操死後,司馬懿才迎來了人生的春天,一步步走上了政壇的巔峰,又在曹叡登基後開始執掌兵權。但他眼前還是有三座無法逾越的高峰:曹真、曹休、夏侯尚。司馬懿沒有任何行動,只是靜靜等待,等夏侯尚死了,等曹休死了,等曹真死了,司馬懿才終於熬成了軍界第一大佬。

也就是在這個位置上,司馬懿遇到了他軍事生涯中最難纏的對手:諸葛亮。擁有三國史上最精銳的野戰兵團、最擅長指揮大兵團決戰的諸葛亮只有一個弱點:他打得起,等不起。偏偏司馬懿等得起,也忍得起,終於等來了諸葛亮兵糧耗盡,甚至等到諸葛亮壽命耗盡,司馬懿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曹芳即位後,司馬懿的戰場轉回到了朝堂,他的對手,是飛揚跋扈的曹爽和曹爽背後的整個曹魏宗族勢力。司馬懿依然選擇了忍耐,他一步一步退讓,一步一步交出手中的權力,最後甚至退讓到了病床之上。十年等待,最後換來一擊必殺,高平陵政變一日之間,炙手可熱的曹爽集團被一網打盡。

司馬懿登上了政壇的巔峰。

此時此刻,他卻依然在忍耐、在等待,為了連根拔除王凌和宗室親王的勢力,司馬懿在明知道王凌要反的情況下又等了整整一年半,然後才暴起發難,為子孫後代拔除了這兩根扎人的刺。

然後,司馬懿拒絕了所有的榮譽:相國、公爵、九錫、封地。不是因為他的高尚,而是因為他的耐心,因為時機還不成熟,司馬家族還沒準備好這些突如其來的榮譽。

直到最後,他的孫子司馬炎終於登上了受禪台,司馬家族完成了「化家為國」的蛻變,這一切,都是司馬懿用一生等來的、忍來的。

忍耐與等待,這兩個詞貫穿了司馬懿的一生。

當然,只有耐心是不夠的,一味忍耐和等待,最後只能是在碌碌無為中走完一生:

如果司馬懿沒能登上曹丕這把登天梯,他到老都只是魏國的中層官員。

如果司馬懿沒能在軍界站穩腳跟,用一場戰鬥打出自己的威風,即使夏侯尚、曹休、曹真死了,升遷也不一定輪得到他。

如果司馬懿沒能一開始就佔據讓諸葛亮進退維谷的戰略位置,諸葛亮根本不可能讓司馬懿有機會耗下去。

如果司馬懿在曹爽兄弟祭拜高平陵的那天猶豫了,或者還沒準備好,那麼他很可能不會再有發動政變的機會。

……

是的,司馬懿的忍耐與等待並不是怯懦和無所作為,他是在忍耐中等待機遇,

只要機遇一降臨,他會毫不猶豫地奮力一搏,把自己送上更高的地位,然後繼續忍耐、繼續等待。

如果抓不住機遇,一切忍耐與等待都沒有價值。如果沒有提前做好準備,一切機遇都會從指尖溜走。

與其說成就司馬懿的是耐心,不如說是對機遇的耐心,和機遇來臨前的提前準備、機遇來臨時的準確捕捉共同成就了他。

這就是司馬懿成功的秘訣,簡單,而又不簡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 的精彩文章:

TAG: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