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僅因為垃圾分類,日本街上垃圾桶少還有這樣的原因

不僅因為垃圾分類,日本街上垃圾桶少還有這樣的原因

對於中國遊客來說,日本留給他們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街道乾淨、整潔。可是當他們想要把手頭的垃圾扔掉時,才驚訝地發現街上竟然找不到垃圾桶!!!

在中國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圖上的垃圾桶,但在日本的街頭,想要找到一個垃圾桶就得看運氣了。

無論是寬闊的大馬路,還是幽靜的小巷子,你從街頭穿到巷尾,就是找不到一個垃圾桶,無奈只得隨身攜帶塑料袋,自行處理垃圾。

那麼,為什麼在日本街頭看不到垃圾桶呢?

對比國內有些街道亂扔垃圾、髒亂差的現象,很多人想當然地會以為,是因為日本國民素質高,環保意識強,不會亂扔垃圾,而且會自覺進行垃圾分類處理。其實不然,「日本街上的垃圾桶很少」這一令世界矚目的「不可思議」現象有著多方面的原因。大家和小編來一探究竟吧~

竟然是為了「反恐」?!

1995年發生在日本的「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是導致日本政府撤掉街頭垃圾箱的最直接原因。

對於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來說,這一發生於23年前的恐怖襲擊事件聽起來既陌生又嚇人。發動恐怖襲擊的是名為奧姆真理教的邪教組織人員。他們在東京地鐵列車上投放沙林毒氣,造成13人死亡及5000多人受傷。這一事件發生後,日本政府加大了反恐力度,鑒於恐怖分子會把垃圾箱當成危險物品的投放地,以首都圈為中心,關閉、撤掉了街上的垃圾箱。

這一反恐措施的確可以解釋大都市等繁華地段垃圾箱較少的現象。但事實上,除了上述措施,日本政府還專門設置了反恐用的透明垃圾箱。儘管發生了恐怖事件,日本的社會治安良好也是舉世聞名的。那麼,為什麼23年後的今天,不僅僅是日本的街頭、就連公園、觀光勝地的垃圾箱都變少了呢?

為、為了省錢?

儘管日本政府有設置透明垃圾箱來防止投毒事件的再次發生,但9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長期處於低迷期,日本政府的財政稅收也非常緊張,如果增設、或者全部替換透明垃圾箱,這筆開銷就比較大了……

而且,日本街頭隨處可見的野貓和烏鴉等流浪動物自帶愛翻垃圾桶的屬性,這些動物構成了街頭常見的風景,但對城市管理者來說,流浪動物們垃圾桶造成的衛生等種種問題著實讓人頭疼。回收和清理垃圾箱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日本境內多山,山地和丘陵占國土總面積的71%。為什麼在遊客眾多的山地觀光地也不設置垃圾箱呢?原因也是因為開銷大……日本的山地大多陡峭且山路狹窄,在大面積的山地上設置垃圾桶並回收垃圾需要大量的人力和金錢。

綜上所述,設立垃圾箱的好處有很多,不設立垃圾箱的主要原因可能只有一個——日本政府說:我們要節省開支……

日本國民表示……

最後來聽聽日本人的看法吧。不僅僅是外國遊客,日本人對於街上垃圾箱少這一現象也充滿了困惑。

他們是怎麼解釋的呢?

答案竟然是「日本國民素質低下?!」

這位網友認為:我們日本人的公德心極其低下。經常能看到有人把自家的垃圾扔進了公共垃圾箱內。這一現象顯示出日本人獨有的「出門在外,不怕丟臉」自我中心意識。同樣的道理,只把自家庭院打掃乾淨,把公共道路弄髒了也無所謂,這些也是自私的表現。公共垃圾箱的使用方法是孩子們都知道的道德準則。

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日本人丟掉了「羞恥」之心。因此,要像教育幼兒園小朋友的道德標語「一起把垃圾帶回家」那樣,教育這些大人。這就是外國人誇讚的日本的「文化」啊。

看來這位網友很有自省精神……

有些網友列舉的原因很全面:

但不管哪一條,似乎都沒有刻意提到環保這一條啊。

仔細一想,上述多種原因導致了日本政府不設或者少設垃圾箱,長年累月,便形成了「日本街頭垃圾箱很少」的獨特文化現象。政策的出發點可能不是保護環境,但也從側面間接反映出要提升日本國民環保自覺性、提高資源利用率等目的。

經過20多年後,日本國民的環保意識和資源節約意識的確已經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了。外國遊客可能會覺得扔垃圾不方便,但是日本國民已經養成了將垃圾帶回家處理的習慣,會認為「若有垃圾桶,大家就會隨便丟垃圾,且也不美觀」。

小小垃圾桶也能折射出很多大道理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王道日語 的精彩文章:

在日本,其實鞠躬也有n多講究……

TAG:明王道日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