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自願加班」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那些「自願加班」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工作和生活從來就沒有特別明確的界限,很多員工會吐槽公司經常加班,表示不滿。那麼到底如何去除消極負面情緒,做到「快樂工作、幸福生活」呢?

前陣子,有篇文章,叫做《對員工寬容的公司,都死掉了》,轉得很火。

大意就是:

企業要做大,就要有狼性,提倡加班、奮鬥,提倡同甘共苦。寬容者死,不寬容者生。

文章出來之後,朋友圈裡有不少創業者轉發,智者見智。

去年,有個很火的段子叫做:如何用一年的時間,獲得三年的工作經驗?

答案就是大寫的「加班」。

為什麼?我來講講自己的親身經歷。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還不錯的數字營銷公司做創意。第一天上班就被鎮住了:規定的下班時間是7點,到了7點沒人動,直到9點才陸陸續續有人下班。

剛入職一個月,有一次,加班到10點多,把客戶要的方案做完,發給AE,匆忙收拾東西下班。

當時住得比較遠,地鐵快停運了,於是打車回去,差不多要20分鐘。

快到樓下,手機震了一下,AE說:客戶又變了,辛苦你改一下,改完就好了。

我在車裡沉默了半晌,對司機說:師傅,麻煩您開回去,到剛才上車的地方。

這很可怕嗎?一點也不。因為,在後面的日子裡,這種情況,簡直就是常態。

後來,跳槽到互聯網,進了一家創業公司。不但沒有改觀,反而更可怕。

做數字營銷時,雖然工作量大,但好歹手上只有兩個客戶,事情還比較順,慢慢的就適應了。但在這家公司,手頭上同時跟著3-5個項目是常事。

你要不斷地在項目之間來回切換,記住所有的細節和條縷。

這不但會榨乾時間,還會榨乾你的腦力。

所以,那段時間,自學了大量項目管理的的知識和實踐,就是為了能夠管好團隊和多線項目。

直到現在,我的生活作息都很不健康,經常累到懷疑人生,但是好處在於,在加班過程中,獲得的思考、洞察和試錯的機會,更是難以替代的寶貴財富。

有個朋友跟我聊過一個故事。

他們公司的CEO,曾經到矽谷學習過,回來後,在公司里推行過一段時間的「彈性工作制」:不追求績效,不打卡,不加班,員工自行提交目標,並對工作負責。

我問他:後來怎麼樣了。

他說:倒是沒有死,只不過過了半年,老闆又悄悄改回了原來的模式,該怎麼辦還是怎麼辦。

本質上,是因為這些企業管理者,忽略了極其重要的一點:認同。如果團隊有價值觀的認同感和向心力。

在這種情況下,團隊甚至會怎麼樣呢?會主動地去加班。

這不是虛構。我的前公司,就是一個絕好的例子。

我們的工作狀態是什麼樣的?周末,會有人主動在群里問:今天誰去公司?一起吧。

沒有人要求,沒有任何獎懲。甚至,他們幹完了活,會主動跟我說:我的事情幹完了,有沒有別的可以做?

為什麼他們會這麼主動?因為,宅在家裡也沒事幹,還不如去公司多干點活。

他們的原話是:「看著大家的心血一點一滴在實現,特別有成就感。」

這是怎麼做到的?不是因為獎金,也不是強迫,而是因為,大家認同這個目標,我想對於他們來講,為不僅僅是工作,也是生活。

我說了這麼多,是想表達什麼呢?是想告訴你「加班很好,你應該加班嗎?」

當然不是!

因為,「應不應該加班」這個問題本身,就是沒有意義的。

這個問題,不應該去問任何人,而應該問自己。

「應不應該加班」並不重要,「能否高效完成工作」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什麼呢?

——是你希望從這份工作中得到什麼東西。

這才是你判斷「要不要加班」的唯一標準。

人最重要的一種能力,就是清醒的自我認識。但這卻也是最困難的。

如果你天生懶散,就比較喜歡按部就班的傳統企業,但是如果你追求高節奏、高效率、快速響應和行動的工作模式,那麼恭喜你,互聯網行業比較適合你。

所以,加班也好,學習也罷,乃至成長、自我提升 —— 這些東西,本來就不需要去堅持,因為它們本來就是我所傾向的東西。

也就是說,加班不是一種外界的壓力,而是我達成目標的一種方式。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

不要去考慮「要不要加班」,而應該去考慮「我想要什麼」,然後,再看看「加班」這個方法,在不在達成目標的必經之路上。

最後,回歸原始:究竟應不應該加班?

我想分兩部分來講。

如果你是員工,不妨這樣做:

1. 寫下你的個人目標;

2. 把它分解成3-5項核心能力。亦即,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你必須具備的能力。

3. 每天記錄工作日誌,在每一項能力後面,寫下你所積累到的經驗。

4. 定期檢查、複核,觀察自己在這幾項核心能力上面,有沒有突破性的進步。

如果答案是肯定,亦即你的工作跟目標一致,那麼我想,對你來說,不存在「加班」的困擾 —— 因為你正在做的,就是自己所願意做的事情。

如果答案是否定,那麼,可能你的工作,跟規劃並不一致。

那麼,你需要做的,就是考慮:如何儘可能縮短工作時間,節省出自己的時間,去做真正有價值的事情。

如果你是管理者,請思考下面的問題:

1.我的下屬們,是在幫我做事情,還是在一起做事情?

2.如果沒有回報,他們還願不願意繼續做下去?

3.我能夠帶他們,是因為行政權力,還是因為他們信任我?

弄清楚這些,「應不應該讓下屬加班」這個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最後,總結一下。

根本不存在加班這個有實際意義的概念,也沒有所謂的平衡工作和生活,因為對真正遊刃有餘的人來說,工作並不是謀生的手段,它就是生活本身。

[版權聲明] 圖片來源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侵權處理] 如涉版權問題,24小時內刪除。

GIF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景網 的精彩文章:

TAG:前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