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二戰十大經典「廢柴武器」(下):鼠爺這次穩居第一!

二戰十大經典「廢柴武器」(下):鼠爺這次穩居第一!

原標題:二戰十大經典「廢柴武器」(下):鼠爺這次穩居第一!


口令關鍵字:鼠


Hello,各位車長們大家好。昨天,咱們一起看了一下二戰十大經典「廢柴武器」的第十到第六名。相信不少人想問:還有比它們更「廢柴」的沒有?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今天咱們就來揭曉一下「廢柴武器」的前五名都有誰!(第一是誰估計大家絕對想不到!)


第五名:「海軍宅艦」大和號戰列艦


上榜理由:除了挨炸啥都不會


大和號戰列艦是日本帝國在二戰時期建造的最大的戰列艦。該艦與1937年正式動工,1941年竣工被編入日本聯合艦隊。大和號滿載排水量7萬噸以上,裝備了當時世界上最大口徑的主炮——威力巨大之460mm主炮,同時其自身還有著全重達2.1萬噸的裝甲。



大和號在建成之後,被日本海軍視為珍寶,立刻成為了日本聯合艦隊旗艦。日本將其視為決戰武器,命令其整日在錨地警戒。而在隨後的中途島之戰中,美國海軍全殲日本航母作戰編隊的時候,這艘史上最大的戰列艦卻在300海里外「打醬油」.....



在隨後的作戰中這艘巨艦總是處於邊緣位置。在萊特灣海戰中大和號參加了最後一次戰列艦史上的炮戰,所有戰績不過是擊沉2艘驅逐艦擊傷一艘護航航母而已。



大和號戰列艦從單艦的角度來講無疑是強大的,如果放到一戰時甚至是二戰早期都算是無敵的存在。但二戰後隨著航母的出現,戰列艦已經完全落後於時代。航母超遠程超快速的打擊讓戰列艦的巨炮作戰效率大減。


第四名:「怪胎」巡洋潛艇絮庫夫號


上榜理由:刺客舞大刀,越舞越糟糕

潛艇作為水下攻擊武器,使用魚雷対敵方進行襲擊。二戰時期確實有一些潛艇上面裝有主炮,不過這種火炮多為自衛使用而不是主要攻擊手段。但是,法國人還真就在一種潛艇上面裝備了不亞於重巡洋艦主炮的火炮,造出了重炮巡洋潛艇:絮庫夫號。



絮庫夫號長110米寬9米,水下排水量3304噸,除了裝備12具魚雷發射管外,最大的特點就是裝備了一門雙聯裝203mm 艦炮。


實際上早在絮庫夫號之前,英國就在m級潛艇上試驗過裝備大口徑主炮的可能,並且還製造了一艘裝備了305mm主炮的潛艇。不過最終還是被確認這種潛艇完全不具備實戰意義,特別是在當時魚雷技術正在飛速發展的環境下,重炮潛艇變的更為尷尬。



1929年該潛艇下水後,法國一直使用至1941年。在這10多年的服役過程中這艘巡洋潛艇從未有過任何戰績可言.....



實際上,這種潛艇+大炮的設計思路存在很大的缺陷。以絮庫夫號為例,其裝備的雙聯裝203mm主炮儘管有俯仰角卻無左右射界!若想瞄準必須靠艇身的移動。且隨著魚雷的發展,潛艇的魚雷攻擊要遠比重炮攻擊更加致命。讓潛艇與盔堅甲厚的戰艦對轟,恐怕即便是較小的驅逐艦也能用主炮打沉這艘水下巡洋艦吧.....


二戰十大經典「廢柴武器」中的七個都已經和大家見面了,接下來請大家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咱們來揭曉一下前三位都是誰!!!


第三名:「水下航母」伊400型潛艦

上榜理由:想法超前,還是異想天開?


伊400潛艇是二戰時期最大的潛艇,也是迄今為止常規潛艇里最大的一型。實際上從技術層面的角度講伊400潛艇不但不是最差的,反而可以說是二戰時期最好的潛艇。在意義上甚至超過大和級戰列艦。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其「水下航母」職能的設想也是相當超前的,這種水下巨獸排水量達6560噸,以16節的航速做水上航行可航行33000海里(61000公里),單艇作戰時間長達4個月。該艇的作戰能力已經達到了早期核潛艇的水平。



但是日本人貌似沒搞清武器的實質:真正的武器不是理念實驗品,實際作戰能帶來顯著的戰果才是武器的最大價值。伊400如果作為一種遠洋攻擊潛艇,進行水下破交,特種登陸攻擊等來說都是非常優秀的。但奇葩的日本人不知為何將戰機搬到了潛艇之上,希望將伊400作為一種潛水航母使用。



按照「水下航母」計劃,伊400潛艇將會攜帶三架晴嵐強擊機,跨越太平洋潛入水中躲過美國封鎖線,最後從水下出擊,攻擊美國巴拿馬運河,一舉摧毀美國海軍東西交通樞紐。想的確實好,但單艇跨越萬里大洋突破美軍重重封鎖,憑三架晴嵐強擊機的2.4噸的炸彈就想摧毀巴拿馬運河根本就是痴人說夢。



伊400潛艇上的晴嵐強擊機



伊400潛艇是一艘非常超前而先進的潛艇,但正如一句老話:多走一步是天才,多走兩步就是瘋子。伊400潛艇是當今所有戰略潛艇的前身,可惜當時沒有合適的武器讓其發揮。直到被擊沉都從未履行過自己的使命。

第二名:「鋼鐵藝術」古斯塔夫巨炮


上榜理由:效率太低



如果戰列艦的主炮是海軍的標誌,那麼古斯塔夫巨炮就是陸軍最宏偉的象徵。這門口徑達800mm的巨炮可以說是當時第三帝國的工業和科技結晶。



古斯塔夫巨炮(又叫多拉大炮)是由希特勒命令研製的一種用於遠程破壞敵方防禦陣線的武器。最初的目標是法國的馬其諾防線。不過在德國裝甲部隊迅速突破法國戰線後,這門大炮似乎就失去了用武之地。不過,在蘇德戰爭爆發後,希特勒又命令將其運到了東線來對付蘇聯人。



這門大炮威力確實強大:打出的炮彈能擊穿一米厚的防禦鋼板。在1942年夏天的一場對蘇作戰中,這門大炮一舉打爆了蘇軍數千人建造的地下彈藥庫(彈藥庫深30米,且覆蓋有鋼筋混凝土)。當時所有人都認為這是間諜的破壞,直到戰後才被披露這實際上德國超級大炮打出的炮彈所造成的。



古斯塔夫雖然威力巨大,但是要想使用它麻煩更大!首先這門炮實在太重了,近1500噸的身體讓它毫無機動性可言。在1942年為了將這門大炮送往前線,德國人還特別為該炮設計了專用的運輸列車。並且由於實在太重,所有橋樑都無法承受它的重量,只能繞道而行。

抵達目的地後,為了組裝好這麼巨炮,1500人整整忙活了3個禮拜....另外如何隱藏它也是個問題:相對於他巨大的威力,其自身的防禦卻脆弱的可憐—只要被轟炸機發現幾乎難逃被擊毀的命運。而實際上為了防禦空襲,德軍在這門大炮周圍部署了4000人的「專屬防禦部隊」用來防空和警戒。



說實話,龐大的古斯塔夫巨炮威力固然不小,但實際上空軍的航空炸彈完全可以達到相同的結果。例如盟軍的」櫥櫃「重型炸彈其重量就達5.6噸,裝填炸藥有2.5噸,這種航彈的威力絲毫不弱於古斯塔夫的炮彈威力。


古斯塔夫巨炮作為希特勒大炮兵主義狂熱的作品,其威力與投入完全不成正比。無論是轟炸機還是攻擊機都完全可以代替它。這門大炮的藝術價值要多於作戰價。


第一名:「趴窩的巨獸」鼠式坦克


上榜理由:被資源限制的陸地巨獸


二戰歷史上最「廢柴」的武器莫過於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的巨型「玩具」—鼠式坦克。鼠式坦克又稱八號坦克,是由德國保時捷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設計的超重型坦克,戰鬥全重達188噸,是當時最重的坦克也是至今為止人類製造的最重的坦克。



二戰時,蘇聯製造了一種號稱「陸地巡洋艦」的坦克(昨天說過的T-35)。這種坦克體型龐大,滿身火炮,看起來威力無窮。希特勒在知道蘇聯人有這種武器之後立刻坐不住了......他立刻命令德國的工程師要造出比蘇聯人「更大更重」的坦克。


經過多次試驗後,1943年底第一輛超重型坦克終於在跑道上試行駛成功。不過試驗中也暴露了鼠式坦克速度太慢的致命問題。


鼠式坦克裝備一門55倍口徑128mm主炮。發射鎢合金穿甲彈能後夠在1000米內可以擊穿270 毫米/30度的傾斜式均制鋼裝甲板。防禦能力上,其周身裝甲即便最薄處也有100mm厚(虎式坦克的正面裝甲最厚處也不過如此!)。可以說在二戰中幾乎沒有坦克能夠擊穿它的裝甲。



犀利的火炮,堅固的裝甲看似無可匹敵。不過這種坦克過慢的機動速度幾乎就比步兵徒步稍微快一些,在實戰中根本無法完成高速衝擊敵方陣地的戰術動作,只能當做固定的火力據點使用。另外其188噸的重量也讓歐洲的橋樑無法承受。


鼠式排名第一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幾點:


第一:儘管鼠式坦克身上背負著重要使命,自身的火力和防護也很優秀,但是相比上面其他9種武器,鼠式最終沒有定型量,也沒有投入實戰的機會,相反研製精力和財力卻耗費了不少。


第二:鼠式的設計製造忽視了當時的戰場環境:盟軍強大的空中優勢。在德軍不能保證戰場制空權的條件下,鼠式即便是出現在戰場上也只能成為盟軍飛機的靶子。


第三:資源限制原因。鼠式如果被量產的話,二戰中後期時的德國能承受住的未必能承受住其巨大的原材料消耗。效費比甚至不如古斯塔夫巨炮。


結語


本次的二戰十大經典「廢柴武器」就先到這裡,大家也可以通過下面的投票,選出你心中的二戰「廢柴武器」。也可以通過留言來參與咱們這次的「廢柴武器」話題討論。

社區專享團購優惠AMX30B拼裝模型


玩坦克,手裡每個裝逼的坦克模型怎麼行?


600零件,大量細節,精細開模


這款模型絕對是你的首選利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軍武 的精彩文章:

TAG:天下軍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