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看了《國家寶藏》,特地去了解了第一隻「中國製造」的手錶

看了《國家寶藏》,特地去了解了第一隻「中國製造」的手錶

看了《國家寶藏》,特地去了解了第一隻「中國製造」的手錶

最近在看《國家寶藏》,它真的是一個讓國人感到人心振奮的節目,看完之後不禁讓人感慨國人的匠心精神真的是很偉大。這個節目的表現形式還是很有意思的,用的是一種情景劇的方式,「讓文物開口說話。」

從千里江山圖到「瓷母」到石鼓……這些寶物的「前世傳奇」演繹生動。比如很有意思的「乾隆審美」這個梗就引起了很大的熱議。

乾隆還有雍正之間的審美,確實差了幾個農家樂。

不過看了一下會出場的國寶之後,倒是有些可惜沒有看到有關手錶類介紹,《國家寶藏》讓我看到了中國人的匠心傳承,凝聚了眾人汗水還有智慧的每一件藏品背後的故事都是讓人無比感動。這讓我想到了中國第一塊手錶的誕生。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中國的第一塊手錶是哪一塊,也不知道它誕生於哪裡,它的誕生對於中國來說有著怎麼樣的意義。

建國初期的中國一窮二白、百業待興,如今看來繁華的天津市更是一個破爛不堪落後的城市。八國聯軍進北京前中國對外無貿易,清末民初進口鐘表業最紅火,同時也造就了一大批修表隊伍。在新中國號召下,在工會的領導下,紛紛議論外國能做表我們也能做,我們也要做中國人自己的表,於是出資的出資,出力的出力……

1955年初,原天津華威鍾廠二樓的一個房間里,原天津華北鍾廠公方代表楊可能召集了4位工人師傅——王慈民,張書文,江正銀,孫文俊。4位工人師傅組成了一個手錶試製組織,這4位在當時國內鐘錶界都是精英人物,修表技術一流。但是對於造表,都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不過凡事都有第一次,為了踏出中國這第一步,為了中國進步,他們勇敢嘗試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業。

這是一隻15鑽的機械錶,全部用手工製作,它試製組仿製的是瑞士「SINDACO」十五鑽三針粗馬手錶,一個件一個件的仿製,那個時候中國的自動化生產技術可沒有現在這樣智能,只能靠簡陋機床加工出毛坯來,剩下的大部分是靠手工一點點扣制的。140多個零件中最小小過米粒,最薄薄過紙,齒輪的嚙合完全是依靠師傅們眼力和手工。製作如此艱難,可想而知幾位師傅的技藝是真的非常精湛,他們的付出一定也是非常大的。

手錶錶盤上鍍有「中國製造」三個金字和五顆金星,被定名為「五星」牌, 1957年手錶易名為「五一」牌。誰也不知道當這隻表被製造出來的時候大家的心情有多麼激動,但是對於現在我們這些後人來說,我們是驕傲的、自豪的。

經過檢測,面上平放手錶24小時跑慢了90秒、面下平放24小時慢 60秒。儘管如此,這畢竟是中國第一隻手錶,它開創了我國手錶製造的先河。錶盤上的「中國制」還有金星所代表的意義是鐘錶人還有中國人都不會忘記還有忽略的。

「中國制」,made in China,新中國成立之後到現在讓中國人每一次都能覺得心潮澎湃的一個詞。中國民族的匠心精神,中國人的智慧是無法估計。除了中國第一隻手錶,中國人的智慧沒有止境。製造、創造過程湧現許多自己的品牌,並且越做越好,經常聽到的有手機華為,手錶羅西尼,還有電商阿里巴巴……

說到國表羅西尼,這幾年在電商行業的發展也是很穩的,畢竟與時俱進帶來更好的發展嘛 。重要的是2017年羅西尼實現了鐘錶行業在全國質量獎零突破,榮獲了第十七屆「全國質量獎」,振奮人心。

《國家寶藏》這個節目選講的只是部分的代表藏品,但可以被展示出來的太多太多,可以知道的是中華民族匠心精神是傳承不息的,這值得每一個中國人擁有民族自豪感還有驕傲!

——每天5分鐘閱讀,羅西尼腕錶小編與您一起聊聊腕錶與時尚的那些事兒,歡迎訂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羅西尼表 的精彩文章:

都是戲精,這恐怕是卡地亞手錶被黑得最慘的一次了!

TAG:羅西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