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安史之亂:唐玄宗給自己製造的一場傳銷夢魘

安史之亂:唐玄宗給自己製造的一場傳銷夢魘

文|史弟

安史之亂爆發才兩個月,安祿山就已經榮登大燕皇帝。半年之後,唐玄宗被趕出長安城,在馬嵬坡下上演一曲千古愛情悲歌。

似乎一切來得太快,顯得過往的大唐盛世猶如夢幻泡影,眨眼即逝。但事實上,一切都是有跡可循,早有徵兆。

今日之苦果,不過是昨日之是非。當唐玄宗追憶張九齡的好時,想必儘是更多的是悔恨。

張九齡早就看出安祿山有反相,建議唐玄宗殺掉安祿山,但唐玄宗憐其之才,放了他一馬,也從此成為安祿山發跡路上最大的貴人。

安祿山的個人能力毋庸置疑,特別是軍事能力,在頻頻出擊奚和契丹的戰鬥力,屢屢獲勝。也正因此,安祿山在朝野中的聲望也是直線飆升。

但安祿山最厲害的還是在權術上面。首先是捨得花錢賄賂官員。每一個來視察工作的使臣,沒有不滿意而歸的。

所以,每一個使臣都會說安祿山的好話,以至於最後連首席宰相李林甫、戶部尚書裴寬、禮部尚書席建侯等人,也眾口一詞的盛讚安祿山。

與此同時,安祿山的官職也是一天一個新台階。

從平盧兵馬使,到營州都督、平盧軍使,再到兼奚、契丹、渤海、黑水四府經略使。

距離安史之亂還有13年的時候,也就是安祿山40歲那年,安祿山出任平盧節度使,掌管一藩鎮的軍權,手下掌握有37500人的兵力,正式成為封疆大吏。

可是,一切才是剛剛開始。得到唐玄宗召見的安祿山,再次迎來了人生的第二春。

安祿山雖是個兩三百斤的胖子,但胡舞跳得特別好,白居易都說,「中有太真外祿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或許正是這通過種種的諂媚、拉關係的手段,總之,安祿山得到了唐玄宗的「盛寵」。

安祿山請求認楊貴妃為乾媽,唐玄宗也就認了這個乾兒子。

安祿山請求兼任河東節度使,唐玄宗答應了。至此,安祿山已一人身兼河東、范陽、平盧三鎮節度使,轄下的總兵力已達到十八萬五千人,足足佔了全國藩鎮總兵力的三分之一強。

除了三鎮節度使,安祿山還兼任河北採訪使,受封上柱國,賜爵東平郡王。

正所謂慾壑難填,雖說安祿山已經極盡受寵,但安祿山的內心依舊並不平靜,「賞刑己出,日益驕恣」,「見(唐朝)武備墮弛,有輕中國之心。」

騷動,一發就不收拾。

雖然安祿山不受唐玄宗的質疑,但其他人卻遲遲盯著他。

李林甫在的時候,時時敲打著安祿山,安祿山不敢輕舉妄動。

楊國忠權傾朝野的時候,出於嫉妒和羨慕,也不時算計著安祿山——只是楊國忠一直不被安祿山放在眼裡。

有一次,楊國忠跟唐玄宗打賭,說:「陛下可以下詔召見安祿山,看他敢不敢來,臣敢保證,他一定不敢來!」

安祿山來了嗎?來了。

一見到玄宗,安祿山就聲淚俱下地說:「臣本是胡人,承蒙陛下寵愛,擢升到今天這樣尊貴的地位,因而遭到楊國忠的嫉恨,臣真不知道哪天會死在他的手裡!」

為了向乾兒子表示愧歉,唐玄宗滿足了安祿山兼任任御馬總監和全國牧馬總管的要求,安祿山就此偷偷帶走了一千匹上好的戰馬。而在冷兵器時代,戰馬的作用有多大,不言而喻。

同時,又滿足了安祿山要空白委任狀的請求,結果轉眼之間,一口氣就任命了五百多個將軍,兩千多個中郎將,徹底收買了全軍將士的心,也把他麾下的這十幾萬帝國軍隊徹底變成了自己的私人武裝。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通過一步步的謀劃,安祿山不只手握重兵,糧草充足,身邊還有八千名敢死隊和一群心腹爪牙,除此之外,安祿山還命人暗中製造了數以百萬件的三品官袍和金魚袋……

唐玄宗沒有察覺到安祿山的反跡嗎?當然不會,但六七十歲的唐玄宗已經老了,不再是那個發動政變除掉韋後一黨,以及以雷霆掃雪之勢剷除太平公主一黨的李隆基。

也不再是開元之初,聽得進各種言論,選人任人都極為高明,並且勵精圖治,以天下黎明為中心,以家國大事的李隆基。

除了身邊的高力士還能偶爾說一句「自陛下以權假宰相,賞罰無章,陰陽失度,臣何敢言!」沒有人再敢對唐玄宗說一句真話。

當安祿山公然拒絕進京面聖,當裴士淹和馮神威兩位使臣明言安祿山包藏禍心,一切都已經昭然若揭。

全天下都知道安祿山要造反,唯有唐玄宗不相信,或者說不願意相信。

哪怕安祿山已經造反,唐玄宗依舊在華清池和楊貴妃你儂我儂,享受著最後的幸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史之亂 的精彩文章:

楊貴妃跟安史之亂一點關係都沒有,為何她非死不可

TAG:安史之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