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你有我也有,你沒有我也有——中美單兵攜行具發展對比

你有我也有,你沒有我也有——中美單兵攜行具發展對比

二戰剛結束的50年代,面對輕武器的發展和對火力投送的需求上升,單兵攜具開始了快速發展,畢竟不是帶20發子彈就可以滿足一天作戰需要的時代了。

差不多同時代,中美都有了新的攜行具。美軍的M1956攜行具,其實可以看作傳統攜行具的升級版,向前甚至可以追溯刀M1903,都是LCE類攜行具。不過與前代攜行具相比是採用了新的附包掛載方式,用金屬卡子代替了以前的金屬鉤子,更加穩固牢靠。

同樣我軍此時配發的56攜行具(俗稱56肚兜),在解放戰爭中就有類似的產品,比如常見的駁殼槍彈匣胸掛。甚至更早可以追溯到軍閥混戰時期的MP18衝鋒槍彈匣攜行具。

隨著我軍63式步槍的列裝,一種我軍從沒有過的攜行具也出現了,就是63式彈藥攜行具。63式攜行具相比傳統斜披式子彈袋,或者需要背後繫緊的胸掛,穿脫更加方便,把手榴彈袋也集成到了一起,可以說不次於同時代外軍攜行具。但隨著63式步槍的撤裝,這種攜行具也很快消失了。

隨後美軍出現的M1967式攜行具,相比M1956並無太多結構變化,但採用了新的材料,尼龍。尼龍材料相比傳統帆布材料強度更高,在熱帶地區也更不容易腐爛。

隨著M79榴彈發射器在越南戰場的大量使用,美軍需要一種能攜帶更多40MM榴彈的攜行具。在68年出現了一種榴彈的專用攜行背心,可以看作現代戰術背心的前身。

到1972年,LCE類攜行具的終極版本,ALICE攜行具出現了。ALICE裝具可以說是美軍乃至全球範圍內最經典,使用最廣泛的單兵裝具系統,除了美軍自己使用,世界上有數十個國家的軍隊直接以ALICE裝具或者其直接仿製品作為自己的制式裝具。值得強調的是,ALICE是一個系統,包含多種任務裝備所需的附包,也包含背包子系統,不是簡單的一個彈藥攜行具。而我軍受政治因素干擾,還在使用簡單的肚兜式彈藥攜行具。

不過到對越自衛反擊戰,隨著戰場的需要。我軍出現了一種前線自製的攜行具,我們成為對越背心。這種背心最早由前線士兵自製,後來有部分單位組織生產,早期僅具有彈藥攜行功能,後期部分有防彈功能,還跟進功能分為步兵用,機槍手用,狙擊手用等不同版本,在當時來說理念非常先進。可惜種種原因未能推廣。以至於我軍換裝81步槍的時候,配發的還是56肚兜的延續,81式步槍攜行具。

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美軍在特種部隊中開始使用一種新的攜行具。看起來似乎與傳統LCE攜行具有些相像,但在名稱中明確定義為「背心」,把彈藥攜行的位置從腰部提高到了胸部。

在1991年,我軍也正式列裝了於期相似的91攜行具,改變了我軍士兵左披右掛的傳統。95年開始配發的95攜行具是為了面對配發95步槍的需求,相比91攜行具改進不大。

一直到1997年,世界第一種模塊化戰術背心出現,MOLLE FLC攜行具配發美軍。FLC的配發歷史長達十多年,美軍各個軍種都有使用。FLC也是美軍最後一種主流的單純攜行具,從此以後美軍各種彈藥攜行具都以攜(行)護(彈)為主。

幾年後我軍開始列裝於FLC類似的06式攜行具,與此同時也列裝了攜防合一的06式防彈衣。後來曝光的各種新型試用裝具,也都是攜防合一的新型戰術背心,預計我軍未來新一代單兵裝具也會是攜防合一,不會再見到單一功能的彈藥攜行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甲 的精彩文章:

不僅是匹戰馬,更是陸戰隊士官馬,有軍銜有工資

TAG:戰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