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晨我帶著自殺念頭出門,晚上我帶著桑葚回家

清晨我帶著自殺念頭出門,晚上我帶著桑葚回家

黑暗……電閃雷鳴,露出泥土中主人公的臉……黑暗……電閃雷鳴,露出泥土中主人公的臉……黑暗……

生存,還是毀滅?

無解。

剛看完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Abbas Kiarostami)大師導演的《櫻桃的滋味》——關於一個人追尋自殺的故事:

主角巴迪有著強烈的自殺意願,需要一名陌生人在約定的時間確定他已死亡,並將他的遺體填埋。他付出高額傭金,卻一直沒有人同意幫助他,人們不願意幫助他,出於恐懼、出於宗教、出於對生命的熱愛……

電影鏡頭的前半部分都在黃土之中,感覺如同中國西北的黃土高原,然而當巴迪最後遇到的那位老人,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的故事時,影片的色彩飽和度卻變得越來越高,綠色越來越多,遠遠的鏡頭中汽車開過山路,如同一條生命之路,一如老人所描述的櫻桃讓自己重獲的生命。

影片絕大多數場景都是主人公巴迪開著車,他的車不錯,應該是個富裕人家,再沒有更多的身份背景表現,也不知道他想要尋死的原因,但他卻存在著堅定的自殺慾望。

當他終於遇到願意接受委託的老人之後,竟然開始重燃對生命的留戀,但這種留戀似乎並未取得壓倒優勢,於是他又在黑夜走進荒野,躺在櫻桃樹下。

電閃,雷鳴,一黑,一白,如同每個人生命的軌跡。

理論上來說,這無疑是一部反自殺的電影,但影片的結尾卻讓人疑惑:主人公究竟是貫徹了自殺的決定了結了自己的生命,還是燃起對生的眷念之火放棄了自殺呢?

每個人,無論貧窮或富裕,無論處於順境或逆境,都會遇到內心無法解決的痛苦,有的微不足道,有的被自己的心靈放大。很多時候,自殺並不取決於痛苦有多大、遭遇有多慘,因小委屈而放棄自己生命的也是大有人在。

我是個敏感的人,我也常常在鬱悶傷心時,生出離開這個世界的剎那念頭。

剎那的念頭,是很可怕的。魔鬼就是在剎那間誕生的,許多許多自殺的人都是一時衝動。

於是,看到主人公突然掉轉車頭去尋找老頭的那段畫面,我忽然流下了眼淚。

事實上,我也是個理智的人,我總是在心裡給自己打氣,鼓勵自己默默忍受堅持,我也相信《櫻桃的滋味》中神學院學生所說的信條。

我們的生命並非自己獲得,並非我們自己選擇了出生,既然不是我們獲得了生命,那麼自然我們也無權放棄生命。

所以,《人間》中的「高能」遇到了那麼多的苦難,乃至於可能要在監獄度過一生,仍然沒有選擇自己結束生命,而是勇敢地活下去。

我們可以好好地回想,生命中的每個瞬間,我們都可能品嘗到「櫻桃的滋味」,可能鮮香甘甜,也可能只有成熟前的苦澀,還可能莫名的五味雜陳,更可能沒有滋味。

這就是每個人必須要走的路。

人生就像是一場戰鬥,每個人都是衝鋒陷陣沒有退路的戰士,戰士沒有殺死自己的權利。人生,當然也不能任由自己意願而結束。

感謝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大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蔡駿 的精彩文章:

中隱藏的這13個奇異故事,你發現了多少?

TAG:蔡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