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孫鶴論書法之四七:吳鎮《心經》

孫鶴論書法之四七:吳鎮《心經》

《心經》絕塵抗行旭、素

吳鎮(1280—1354),字仲圭,浙江嘉興人。他一生貧寒,性情孤高,隱居自適,少與文士縉紳相往來。索畫者雖豪貴不能求,唯以佳紙好筆求之,欣然就畫,具有隱逸者的典型氣質。為使心目中視為聖潔之地的書畫不受玷污,他不賣字畫,而以算卦賣卜為生。吳鎮很自負,曾說自己「二十年後不復如此」,當時與黃公望、王蒙、倪瓚並稱「元四家」。他一生酷愛梅花,在其家宅四周廣植梅樹,並以宋代有「梅妻鶴子」稱譽的林逋自比,自號梅花道人、梅道人等。吳鎮博學多識,不僅擅書法,還工詩文、繪畫,精研理學及佛道兩藏。他十八九歲開始學畫,山水得董源、巨然之法而又獨出機杼,題材多為漁父、墨竹等。每作畫均題詩文其上,時人稱為詩書畫「三絕」。其主要傳世作品有《雙檜平遠圖軸》、《漁父圖軸》、《漁父圖卷》、《嘉禾八景圖卷》、《松泉圖軸》、《墨竹譜冊》、《草書心經卷》等。在文人畫鼎盛的元代,吳鎮的作品獨具風貌,在中國繪畫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和意義。明代的沈石田、文徵明以及清代的吳歷、惲南田、羅聘等均從其作品裡得到很多借鑒。

吳鎮雖因畫得名,其書法也很有特色。筆力勁健,神采飛揚,能表現出一種冷雋清逸的風度,如料峭雲崖之老梅干枝,給人以超撥蒼秀的美感,在元代有著完全不同時人的品格,似乎全然未曾理會元代風靡的趙派書法。吳鎮多以草書題畫,傳世繪畫作品如《漁父圖》、《墨竹圖》上,都有這種蕭散古淡的草書題識,頗近懷素《聖母帖》、《苦筍帖》,可知其追蹤晉唐遺風的書法淵源。其草書給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乃是人格精神的充分展現。結體上時有訛誤,使人想到其重神似不重形似的藝術觀。元代狂草無出其右者。

《心經》,草書,紙本,高29.3厘米,寬203厘米,39行278字。是迄今所見吳鎮唯一一幅單獨的書法作品,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書於至元六年(1340年),吳鎮時年六十,正與古寺禪師們悠然於「焚香對坐終日,略無半點俗塵涴入,聊書此以識歲月」(吳鎮《跋古泉禪師四友圖》)的叢林禪風中,當是其成熟期的精品代表。純以圓筆中鋒行,用筆氣勢磅礴,燥潤相間,流貫清逸,筆跡蒼茫而具遒潤之質,點畫狼籍而顯明快節奏。在疾風驟雨的書寫中,展示了精湛的書法才能。吳鎮草書能超拔流俗的原因,在於不為「書畫同源」淺薄理解所誤,更難能者是不為趙孟頫所籠罩。在整個元代懷素一脈幾乎無人問津的情況下,獨闢蹊徑,直取唐草,以簡靜瀟疏、凝練恬淡勝。李日華謂:「梅花道人書作藏真(懷素)筆法,古雅有餘。」堪稱慧眼。楊守敬在卷後跋云:「此卷有石刻本,忘其何人所鐫。余見仲圭畫題識皆超妙絕倫,不第此書抗行旭、素也」,評價甚高。

孫鶴,女,河南開封人。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中國文字學會會員,中國書法協會會員,國家圖書館講座專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山讀書觀經史 的精彩文章:

孫鶴論書法之四六:鄧文原《急就章》

TAG:深山讀書觀經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