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拿什麼拯救你,東北經濟?

拿什麼拯救你,東北經濟?

到了這個季節,東北總是一個熱門話題,畢竟有不少沒見過雪的南方人,都在盤算著去東北過個冬、看場大雪。

不過今年東北的這個熱門,來的卻是不怎麼妙:先有毛振華控訴自己被黑龍江亞布力管委會「欺負、愚弄」;後有網友控訴雪鄉宰客是「純黑的人心」;前幾天又有文章指出瀋陽機床在2017前三季度虧損7億多元,呼籲「救亡瀋陽機床」……

曾經新中國的重工業搖籃、共和國的長子,到如今「投資不過山海關」又被舊事重提,東北經濟,到底怎麼了?

這些年,東北經濟出了大問題

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東三省是當之無愧的共和國長子:

東北的煤產量佔全國的49%、鐵產量佔全國的78%、鋼材產量更是佔到了全國的93%……

現如今,東北經濟增速,卻被遠遠拋在了後面:

如果要把各省經濟增速排個名,那麼東三省就是從班裡的優等生,淪為了倒數的「差生」。

而且這還不是因為經濟體量大導致的增速下降,因為東三省在全國GDP的比重也是逐年下降的。

說到經濟發達,人人都在說北上廣深、東南沿海,新興的也是西南中心,似乎再也不提東三省了。

除了GDP之外,東北的工業產值從2014年開始增速暴跌,而且還是斷崖式的下跌,也很能說明東北經濟的問題。

另外還有一個比較冷門的指標,也能帶領我們得出同樣的結論。

房客比

這個比例大家可能很陌生,這是指房屋和租房人數之間的比值,可以反映經濟發展的趨勢。

比如房客比1:3,意味著1間房子有3個潛在租房人數。

一個比較正常的房客比應該在1:2~1:7之間,低於1:2說明經濟過冷,而瀋陽的房客比是1:1,這怕是比冷凍室更冷了吧。

共和國長子,怎麼說不行就不行?

經濟學告訴我們,一個地區的經濟增長,有兩大動力來源:

1、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

2、人口增長。

先來看看人口增長。

東北地區僅在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十年間,凈流出的人口已經達到了180萬人,累計流出人口約400萬人。可怕的是,走出去的都是年輕人。

另外,東北過去計劃生育政策執行的很好,到了現如今,雖然提倡「二孩」,可東北人也越來越不願意生孩子了。

東三省1.0~1.03的生育率,和全國平均的1.5相比,可以說是非常低了。

這加劇了人口老齡化,最直接就體現在了老年人口撫養比的變化上。

老年人口撫養比,指的是每100名年輕人,要「養活」多少老人。

在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間,東三省的老年人口撫養比迅速攀升,東三省未富先老。

為什麼東北的年輕人要往外跑?簡單來說就是人才吸引力不夠。

東三省一直是國企為主的經濟結構,這在當年能幫助東三省高速發展,而已經不適應現如今的社會狀況了。

東三省私企效益差、工資連全國平均水平都比不上,公務員隊伍又進不去,自然留不住人才。

另外一個問題其實也是計劃經濟時代的遺留問題。

有人說,在東三省辦事不找熟人,你前面永遠都有插隊的。

社科院統計,在東北開辦企業的流程是全國最繁瑣的。

如果辦理房產登記在上海一共需要四步的話,在瀋陽這個東北辦事最簡便的城市,也需要12步。

官僚主義、效率低下導致了東三省投資環境的惡化,以至於在2016年的投資吸引力分布調查中,東三省的吸引力是一片空白。

要從數據來看,2015年東北地區共獲得4起投資,一共700萬人民幣,還不如北京賣肉夾饃的團隊的A輪融資。

振興東北,還有哪些招數?

2004年國家提出振興東北後10年,東北GDP翻了兩番,而到了2013年,東三省經濟增速又暴跌至全國倒數。為此,國家在2014年再次加碼振興東北政策,到了2016年,又印發了《推進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三年滾動實施方案(2016-2018年)》。

今年的政策主要是4個方面:

1、著力完善體制機制。加快完善政府管理體制、深化國企改革,促進民營經濟發展;

2、著力推進結構調整。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開展「中國製造2025」城市試點示範工作;

3、鼓勵創業創新。吸引留住人才、完善區域創新環境,推進沈大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

4、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就業創業、加快重大民生工程建設,全面推進老城區工業區搬遷改造和獨立工礦區改造搬遷。

不過,大家都知道,東北經濟的根本問題在於體制機制,如果不能完善政府管理體制、深化國企改革,再好的政策都會成為一紙空文。

小桃也希望,共和國的長子,還能重新成長為班裡的優等生。

資料 丨 @財經連環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天桃金融 的精彩文章:

電子秤沒問題,商家也能悄悄多賺你一筆錢?

TAG:紅天桃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