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陽氣,人體最好的治病良藥!艾灸激活全身陽氣!

陽氣,人體最好的治病良藥!艾灸激活全身陽氣!

《中藏經》:「陽者生之本,陰者死之基」....「順陽者生,順陰者死」。

「凡萬物之生由乎陽,萬物之死亦由乎陽。非陽能死物也,陽來則生,陽去則死矣」。

一、陽氣是什麼?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天天念在口頭的陽氣,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今天這裡給大家一個可以參考的答案——陽氣就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藥。中醫有句名言「陽氣不到就是病」,一語道破天機,養生治病首要扶陽。

幾千年的中醫文化中,陰是指人的身體,陽是指人體具有的能量。人的一生就是一個陽氣衰減的過程。假如身體沒有了陽氣,就成了一幅空的軀殼。

《黃帝內經》中提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古人把人與陽氣的關係比作天空與太陽的關係,如果天空沒有太陽,大地就會陷入黑暗,萬物不再生長。

天地的運行,必須要有太陽,人身的陽氣需要調和,才能鞏固它的防護功能,不然就會招致病邪的侵入。「陽強則壽,陽衰則夭」,可以說,陽氣決定了一個人的健康甚至壽命。

二、陽氣不足的危害

1、「陽氣不足,稍有阻滯,則百病叢生」

2、「陽氣不足造成的結果 ——虛、寒、濕」

陽氣不足,容易臉色發白、腸胃不好、怕冷、手腳冰涼、腰酸背痛,每天睡8、9個小時還是覺得犯困,陽氣越來越少,疾病也就越來越多。

三、80%現代人陽氣不足!

陽氣有升降出入的規律,春天陽氣開始生髮,夏天生髮至極限,秋天開始收斂,到了冬天則潛藏起來。

以一天來算,白天相當於春夏,夜晚相當於秋冬。也就是說,每天早上當我們醒來睜開眼睛時,體內陽氣開始生髮,所以早上最適合艾灸。

到了中午,陽氣生髮到極限,然後漸漸衰退。傍晚時陽氣入陰,到了夜晚則潛藏起來,陽氣入陰,人就準備睡覺了,人的生物鐘實際上就是根據陽氣規律運轉

1.作息顛倒傷陽氣

古人道法天地,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天地的作息保持一致,故能神清氣足精滿。現代人的生活作息極不規律,有了各種照明及娛樂設施,人們已習慣於晚睡,罕有亥時入睡,甚至子時還在「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子時為一陽生,為陰陽交替之時,若不能入睡,直接損傷的是坎中一陽,長此以往,坎陽虧虛,各種疾病應運而生。

熬夜成了家常便飯,作息時間與陽氣升降出入規律違背,體內陽氣就消耗得快,陽氣不足,人就沒精神。很多人即使每天睡到中午起床,仍然會感到疲倦睏乏,就是因為過度熬夜,陽氣無法交陰,虛耗於外,因此熬夜最是耗陽,陽耗則體質必差。

2.勞累耗陽氣

清晨是健身的最好時機,日光充足,有助於人體補充陽氣,傍晚、夜晚或秋冬季節,陽氣潛藏,尤其要避免劇烈運動耗陽氣。

3.食寒涼易損陽氣

每到炎熱天氣,嗜食冰凍食品,喝冷飲之風盛行,殊不知這些都會嚴重損害脾胃陽氣,使得夏季人體陽氣外散之時,胃腸反而呈虛寒狀態。以生冷食物冷飲解暑,其實是犯了「虛虛實實」之誤,脾陽受損則運化不利,出現腹痛、腹瀉、乏力、消瘦等症。

四、女性更容易陽氣不足

女人屬陰、體寒,與男性相比,更容易陽氣不足。有些女性可能先天就會陽氣不足,譬如父母就是陽虛體質。此外孕期女性因為體內燥熱,往往愛吃寒冷的東西,也會損傷自身與胎兒的陽氣。

另一方面,大多數女性不愛運動又怕晒黑,接觸陽光的時候相對較少,加上愛美,喜歡著短褲、短裙,所以也容易因為生活習慣等問題,造成陽氣的損傷。不少女性患有卵巢囊腫、子宮肌瘤,通常都是陽氣不足的表現。中醫認為:陽化氣,陰成形。

陽氣不足,則氣化不利,痰濁水飲等陰邪就會凝滯,滯塞不通,即變成囊腫、增生、腫塊等陰性病理產物。且往往發生在機體陽氣最虛的地方,若胞宮陽虛則成子宮肌瘤;卵巢陽虛則成囊腫等。

五、扶陽第一法:艾灸!

艾為純陽之物,艾之火是純陽之火,古人把太陽稱為天之陽,艾灸稱之為地之陽。艾灸扶陽固本,補充陽氣,當然就不得不提到艾灸。太陽的存在是為了照耀萬物,養大地之氣,艾灸的存在就是為了照耀人體,補人身陽氣。

「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危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

艾灸能溫散寒邪、溫通經絡、活血逐痹、回陽固脫、消淤散結,艾灸是古今公認的補充陽氣最有效的方法。由艾絨製成的艾條經過熏燒,能夠很好的刺激穴位,達到補足陽氣,預防及治療疾病的目的。

艾灸最適合溫補助陽、補腎壯骨、養陰益精,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通過經絡的傳導,還能起到溫通氣血、透達經絡、扶正祛邪的作用。

聲明:文章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疑問請聯繫我們,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艾堂不僅僅是艾灸家 的精彩文章:

感冒都不會灸的人,千萬別說自己懂艾灸!

TAG:中艾堂不僅僅是艾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