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來華外國人也有「垃圾」,但中國人也不要唯我獨尊

來華外國人也有「垃圾」,但中國人也不要唯我獨尊

時間是一切財富中最寶貴的財富。

—— 德奧弗拉斯多

近日,南航CZ356(莫斯科—武漢—廣州)航班上,一名俄羅斯籍男性旅客醉酒鬧事,在客艙內吸煙、踢打座椅、言語騷擾女性旅客、隨地小便,嚴重擾亂客艙秩序。最後,機場公安對其做出行政拘留五天的處罰……

這則新聞,平平淡淡的在網路上一閃而過,因為從全世界來看中國更加富強,愈加國際化,這種小事會增多,而中國會依法辦事的處理,中國人更加自信的面向世界,面向世界眾人。

曾經中國與西方國家巨大的物質差距,以及大量引進海外影視文化作品,讓中國人集體感受到了中國的落後,對西方人採取仰視的姿態。

成長於20世紀80年代的多數中國人則對來自美國的電視劇在20世紀80年代展現了一種中國人無法想像其存在的文化,如《大西洋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和《神探亨特》。

儘管《神探亨特》已經輕微和陳舊到連許多美國人都難以回憶起來,但這部電視劇在20世紀80年代將美國文化的許多元素帶入中國人的視野,向中國人展示現代生活的樣貌:小汽車、可口可樂、毒品、電話、紅酒、電視、家庭旅館、橡皮艇、休假、書籍、宗教、時尚、快餐、餐廳、西方美女。

這些形象和文化對中國人來說非常現代和新奇。無論電影、歌曲還是電視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迅速崛起的現代城市所盛載的現代價值與文化自信。美國文化產品成為內地民眾想像現代化生活的源泉。

然而,對於20世紀80年代初的中國百姓來說,就購買電視這個物件來說,超出了他們的財力範圍,電視所象徵的現代生活方式依舊是一個還未實現的夢想。在1980年,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343元,城鎮職工全年消費水平為406元,城鎮居民人均儲蓄餘額不足300元。也就是說,購買一台售價為500元的電視機,可能要花掉一個家庭此前所有的銀行積蓄,或者個人一年的收入。

回想起來,1980年,中國的貨物貿易額只有380億美元,佔全球的比重不到1%。

在世界歷史的1500年前後,全球存在四大文明,即中華文明、印度文明、中東文明、歐洲文明。強勢的皇權、繁榮的經濟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賦予了中華文明旺盛的生命力,使其一直保持領先地位。但是,隨後席捲整個歐洲大陸的工業革命拉動了經濟飛速增長的引擎,促使西方國家順利走上了經濟增長的快車道,而正值鼎盛時期的中國卻未能維持「康乾盛世」的繁榮景象,毫無預警的進入了沉睡狀態。至此,中華文明開始不斷走向衰落。

20世紀初期的中國,已淪落為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人對西方人的態度經歷了,讓後人看起來笑中帶淚的心酸、無奈、悲痛。

驅除洋人的,19世紀末期,與華夷觀一脈相承的仇外、排外心理惡性膨脹。戊戌變法的失敗,晚清高層統治集團中以載漪、徐桐、剛毅為代表的守舊派被推上了歷史前台。在帝國主義侵略步伐日益加劇的情況下,他們幻想將洋人盡數驅出華夏,便可重建往昔「天朝」一統的輝煌。

在民間,在義和團製造的碑文、揭貼等宣傳品中,多描述了將洋鬼子驅逐出中國後的美好世界。在天津各處的揭貼里,有「大法國,心膽寒,英吉、俄羅勢肖然。一概鬼子全殺盡,大清一統慶昇平」。還有「拆鐵道,拔線柑,緊急毀壞火輪船。……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靖江山。」這樣的宣傳語句,表現出強烈的反侵略和愛國思想與重建「天朝」的華夷觀念的交織。

據史料記載,義和團「最惡洋貨,如洋燈,洋瓷盆,見即怒不可遏,必毀而後快。於是閒遊市中,見有售洋貨者,或緊衣窄袖者,或物仿洋式樣,或上有洋字者,皆毀物殺人」。

恐洋媚外的,1895年甲午戰爭後作為制度層面的朝貢制度終結,而作為心理層面的以華夏為中心的華夷觀念,直到《辛丑條約》簽訂以後,才被恐洋媚外的心理所取代,在晚清統治集團和民眾的心理上才徹底終結。

在民間社會生活中,華夷觀念在民眾的心理上失去了其存在的社會基礎。民眾由義和團運動時的極端的「攘夷排外」變為「崇洋」。民間日常生活中的「洋物」開始風行,穿洋服者逐漸多了起來,甚至在廣西等偏僻省份的學堂中也允許學習穿洋服,出現了「披洋衣揖孔孟」的奇特現象。此外,洋煙洋酒在民間也開始廣為流行。

在德軍駐地的順治門一帶,「其界內新設各店牌號,大都士大夫之命名,有曰`德興"、有曰`德盛"、有曰`德昌"、有曰`德永",有曰`德豐"、厚德、長勝等,甚至不相連屬之字,而亦強以`德"字冠其首。種種媚外之名詞,指不勝屈。而英、美、日、意諸界,亦莫不皆然。」

先秦時開始萌芽、產生的華夷文化觀,歷經漢唐宋明各朝代,到清朝形成了完備的「天朝」對外體制,使中國成為一個世界而不是世界的一部分,養成一種強烈的文化自戀意識。民眾堅決排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因長期閉關鎖國、對西方缺乏了解的因素;有外國侵略下民族文化自衛的心理,更多的則是獨尊中華、鄙夷外邦的華夏中心主義的影響。

1980年,中國的貨物貿易額佔全球的比重不到1%,30多年後,2012年中國的貨物貿易額達到3.87萬億美元的規模,佔全球的比重提高到10.5%,其中出口和進口佔比分別達到11.2%和9.8%。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

當今世界,環顧地球看美國,2015年美國經濟增速為2.6%,2016年IMF連續四次下調美國經濟增長預期至1.6%。近兩年來,美國經濟復甦相對強勁,但時強時弱,總體看並不如預想的好。從勞動力市場來看,2016年美國失業率一直維持在5%以內,但實際上美國勞動力市場遠不如其就業數據顯示的那樣樂觀。據統計,美國典型的中產階級家庭每年收入是5.365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5.4萬元,剔除通貨膨脹影響,這個收入水平幾乎與20年前一樣。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不是沒有道理的,人民思變啊。

看歐洲,英國脫歐。英國脫歐使得歐洲一體化進入實質性倒退通道,會降低資源流動和配置的效率,對歐洲經濟長期內在增長造成嚴重拖累。受英國脫歐驅動,歐元區一些國家的民粹主義、保守主義和孤島主義浪潮興起,政治風險持續增加,將加劇經濟失速風險、債務通縮風險和銀行業風險,從而全面惡化歐洲經濟的復甦環境。難民危機使歐洲社會不堪重負,由於凝聚力衰退、經濟基本面疲弱、且地緣政治震蕩,歐洲市場的吸引力將漸次下降,歐洲經濟將面臨嚴峻挑戰,短期內經濟復甦難有起色。

看日本,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已經進入了第三個衰退的10年。根據日本內閣數據顯示,受外需下降和國內消費乏力拖累,日本2016年一、二、三季度經濟增速分別為0.5%,0.2%和0.5%,表明儘管實施了大規模的政府刺激和央行寬鬆政策,但日本這個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仍然疲弱。

為實現就亡圖存、中華文明復興,近代時期的仁人志士發起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促使中國邁進了工業化時代,也給經濟的復甦帶來了一絲轉機。但是這些舉措的先天缺陷及其背後的利益交織使整個工業化道路徒有其名,中華文明衰落的局勢並未得到扭轉。1949年大規模強制重啟工業化、現代化之後,經濟開始不斷復甦,特別是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創造了令人震驚的增長奇蹟,在世界格局中所處的地位不斷上升。

過去幾十年間,中國都以人口輸出國的面貌示人,前往海外是一些精英的努力方向,但如今故事迎來了不同的走向。讓老外驚訝,已不是我們這代的責任,我們的上一輩中國人在成功研發衛星、原子彈、氫彈時已經做到了,現在的我們應該有更加自信更加平等的看待世界各國人民,既不要陷入仰視西方的視角,也不要劃入唯我獨尊的自戀。

想起2013年12月3日的一條「有圖有真相」的熱聞,「扶起摔倒中年大媽,外國小伙疑遭訛詐」的網路新聞被各大門戶網站放在首頁醒目位置。

最後真相是,根據錄像及核實的情況查明,該當事外籍男子存在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駕駛二輪輕便摩托車、車輛無號牌、二輪輕便摩托車載人、逆向行駛等交通違法行為,用中文和英文口吐髒話,不斷地罵人。

事件主角中有個外國人,大家對外國人在中國的遭遇特別感興趣,一些媒體不加證實地隨意轉發,擴大了謠言傳播的效果。

時代已經不一樣了,中國已經不再是以前的中國了,對待世界,我們中國人要謙卑但不要自卑,要自豪但不要驕傲。

當代中國人吃飽飯才一代人的時間,現在卻也滿世界的輸出高鐵、手機、通信設備、家電、無人機、核電、電腦、機械工程……在國家和民族走向世界巔峰的黎明時刻,中國人,請謙卑但不要自卑,自豪但不要驕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大本營 的精彩文章:

TAG:軍武大本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