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萬艷同悲《紅樓夢》之王熙鳳

萬艷同悲《紅樓夢》之王熙鳳

跟朋友談紅樓,她說少年的時候喜歡林黛玉,現在最愛王熙鳳。

正好以前也看過一篇文章,作者說她在國外講《紅樓夢》,很多人也是喜歡王熙鳳,認為鳳姐才是紅樓里最出彩的那個。


此刻,阿鳳還不到二十歲,已經是榮國府的執行當家人了。上下幾百人的侯門公府,她每天「承應了老太太,又要承應這邊太太那邊太太。妯娌姊妹,上下幾百男女,天天起來,都等他的話。一日少說,大事也有一二十件,小事還有三五十件。」

這就是阿鳳的日常。

協理寧國府,是阿鳳大放異彩的一章。她一上任就找問題、出對策、立規矩,亂糟糟的場面經她打理立刻秩序井然。她勤勉、負責、思慮周全,每日早起,兩府奔波不覺辛苦,還能抽空安排寶玉和秦鐘的書房,又能打點老公在外的行李。

和一般大家閨秀只求端莊內斂不同,她喜歡出風頭,「別人的跟前就忙的不知怎麼樣」的事,阿鳳越喜歡。

這是阿鳳的長處,卻也是阿鳳的悲哀。


然而,就是這樣既富且貴的王熙鳳,她竟然沒有上過學,阿鳳她竟然是不會寫字的!她空有個學名,自幼又是被當做男孩子教養,可是,竟然沒有上過學,不能不說很不幸了。


劉姥姥第一次進賈府的時候,作者交代,王家和她的親戚只有當初跟隨父親在京的王夫人和鳳姐之父認識。可是後來,鳳姐之胞兄連家眷回南,鳳姐要寫信帶給父母,並打點禮物,我們才知道,原來此刻,鳳姐之父已經不在京了。

賈珍說鳳姐「從小兒大妹妹頑笑著就有殺伐決斷」,鳳姐說賈珍「我們還是論哥哥妹妹,從小兒一處淘氣了這麼大。」

原來,鳳姐小時候就常跟隨姑媽在賈府生活,她所謂的被當做男孩教養,是小時候就喜歡和男孩一塊玩。

那麼應該就是,鳳姐之父或仕途不順或身體欠佳,早早回了原籍,鳳姐和哥哥留在了京城,哥哥主要跟著叔叔王子騰,鳳姐主要跟著姑媽王夫人。

她和賈珍等從小一塊玩,肯定也有賈璉,她和我們的璉二哥也算青梅竹馬。

可惜珍、璉二人都不喜歡讀書,也都不是什麼好的榜樣。

賈府的女孩們都是讀書的,王夫人卻沒讓鳳姐讀書,可見對她不是真心疼愛,也不重視對她的教育。

父母不在身邊,跟著冷漠的姑媽,她沒機會讀書、沒機會享受親情之愛,沒機會成為一個溫婉端莊的大家閨秀,她卻沒有放棄自己,在缺少溫情的環境里,她拚命努力,肆意綻放,長成了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辣子」。


她聰明、美麗、能幹,「是個脂粉隊里的英雄,連那些束帶頂冠的男子也不能過」。她沒上過學,卻在管家的幾年裡慢慢認識了字,司棋和表弟的書信,她能讀出來;她不懂什麼「乾的濕的」,卻能在大家連詩的時候說出被眾人稱讚的開頭。她的聰敏不僅在說話管家上,其實也在學問上,只是命運沒給她在這方面發揮的機會。

她狠毒、嚴厲,貪權戀財;她深有心機,臉色善變,媚上哄下;她果敢、潑辣,辦事乾脆利索。這些一半來源於她天生的爭強好勝,一半來源於她缺愛少教的童年。


寶玉幫她記東西,問怎麼個寫法,她說橫豎自己會明白;薛姨媽聽她說話,覺得「他的帳也清楚,理也公道」;李紈說她「專會打細算盤分斤撥兩」「天下人都被你算計了去」。這些都是鳳姐在缺少教導、胡亂生長的過程中從自學的本領。


她所做的一切不過都是為了得到重視,為了證明自己配擁有現在的一切。

她為什麼喜歡黛玉?因為黛玉那種貴族氣質是她沒有的。累世侯爵、書香門第、在有情有愛的環境中生長的黛玉身上那種超然氣質,是鳳姐羨慕的。對於自家的百萬資產,黛玉不爭、不問、不辨;對於被別人說痴傻、假清高,黛玉懶得解釋。這些鳳姐做不到,所以她敬愛黛玉這種人生態度。

她為什麼不喜歡寶釵?因為和自己一樣想獲得認可,寶釵用的方法是「不爭」,自己用的方法是「爭」。寶釵一面說著「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一面察言觀色討長輩歡心,是阿鳳所不齒的。她王熙鳳的慾望是不怕寫在臉上的,別人說她善妒、狠毒、貪婪,她都不怕,她甚至傲嬌的說自己根本不怕陰司報應。所以,對於表裡不一的寶釵,她不會喜歡。


她也有點喜歡晴雯,因為晴雯出身極低,能做到副小姐的位置,全靠自己的聰敏和能幹。而阿鳳高貴的出身並沒有給她多少真實的優越感,她所有的自信,也都是自己的能力換來的。她時常掛在嘴邊的母家的榮耀,是「人愛炫耀什麼,就是最缺什麼」的真實寫照,她最缺的就是認同感。


她關心寶玉,被認為是「打個花胡哨,討老太太和太太的好兒」;她好不容易有空過個風光的生日,丈夫卻在這天把「髒的臭的」拉倒屋裡去偷情;綉春囊事件,她暗暗查訪的建議被否,自己還要硬著頭皮去抄檢大觀園,結果被探春狠懟;天冷了,她建議在大觀園開小廚房,賈母都不得不當面力證她是真心疼愛這些小姑子小叔子們,而非只會耍乖討好。


來打秋風的鄉下貧婆子劉姥姥,阿鳳從看不起到認可,也是看懂了她的不易。劉姥姥明知被戲弄,還要硬著頭皮賣丑,和阿鳳明知會被罵仍然鐵腕治家的辛酸何其相似。所以阿鳳從第一次的正眼都不看,到後來慷慨資助,並真誠的請她為自己女兒取名。賈府上下幾百人,鄉下老嫗取名的大概只有她女兒一個了。

對於美好的、純粹的、正義的東西,就算凌厲些,就算是帶刺的,阿鳳也喜歡、愛護;對於人生的無奈,阿鳳也理解體諒尊重;對於那些偷盜、或者挑唆主子的惡奴,她恨不得「燒了紅烙鐵來烙嘴」,或「只叫他們墊著磁瓦子跪在太陽地下,茶飯也別給吃。」

阿鳳,就是這樣愛憎分明!

人們看到了她放高利貸收利息,卻沒看見「老太太生日,太太急了兩個月,想不出法兒來」。她自己陪嫁的一個「金自鳴鐘賣了五百六十兩銀子。沒有半個月,大事小事倒有十來件,白填在裡頭。」人們看到她為三千兩銀子弄權逼迫別人退婚,卻沒看到,宮裡的太監來,開口就是幾百一千多兩的要錢,她不得已又當了自己的金項圈。

最了解她的,應該是賈府的老祖宗賈母吧。

賈母知道她的不易,偏疼她,為她正名,偷著借東西給她當了貼補家用。

賈母也深知家下人等都是「一顆富貴心,兩隻勢利眼」,需要鳳姐這麼一個狠辣角色來治理。否則,以邢夫人之慳吝庸俗、王夫人之愚鈍木訥,賈府恐怕敗落的還要快一些。


縱使阿鳳再要強,也難免感嘆「一場痴心白使了。」


阿鳳的出身和家私,使她完全有底氣說一聲「我就是豪門」,可是,禁不住家裡「安富尊榮者盡多,運籌謀畫者無一」「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她貪財奪利、各處騰挪只是為了維持家族外面風光顯赫的架子。

她歹毒、狠辣,也是因為那些刁奴惡仆實在可惡可恨。

殉情的張金哥和守備之子,真的是她所害嗎?很多人將這事算在阿鳳頭上,可是細想,張家父母強要退婚,私心老尼顛倒黑白,即使王熙鳳不管,這事他們也會去求趙熙鳳、錢熙鳳;賈家不管,他們還會去求孫家、李家。不管誰家出手,這兩人一樣會死,鳳姐不過是張家和老尼的棋子罷了,難怪批書人都要說「阿鳳聰明中的痴人。」

阿鳳之痴在於,她認為拿到的那三千銀子,可以為頹敗的賈府經濟補充一點血液。無奈,天運「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榮辱自古周而復始,非人力可保。」阿鳳硬要苦心支撐家族的榮光,註定會心碎而亡。


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命運的刁難,阿鳳不能支撐,賈府也無人能支撐,只能是家亡人散各奔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篇 的精彩文章:

TAG:美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