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堅強的「冰花男孩」點燃希望之火

為堅強的「冰花男孩」點燃希望之火

近日,雲南昭通一名頭頂風霜上學的8歲男孩王福滿的照片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1月8日是期末考試,他獨自去學校,以為是晴天,只穿了兩件衣服,到校後他的頭髮、眉毛沾滿了冰霜。王福滿表示:「上學冷,但不辛苦!」他的心愿是長大後「要當警察,因為可以抓壞人」。王福滿沒有走出過轉山包村,他最想去的地方是北京,因為「想去看看那裡的學生是怎麼讀書的」。(1月10日 澎湃新聞)

這個可愛堅強的男孩戳中網友淚點,網友親切地稱之為「冰花男孩」,並表示要給小男孩捐贈過冬物品,目前雲南昭通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已為昭通貧困兒童發起捐贈。「互聯網+」讓更多的苦難為人們所知,讓愛心有更廣闊、更精準、更透明、更高效的用武之地。一張照片,讓網友認識王福滿,了解他的困難,同時讓更多愛心人士關注到偏遠山區的孩子。對愛心機構、人士來說,網路是一個窗口,既提供發現救助對象的平台,又能促進公益全民化、多元化;而網友有一雙雙雪亮眼睛,他們能夠迅速發現、精準識別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們。對於身處困境的人們,網路是他們獲取幫助的一個途徑,每個人奉獻的愛有限,但藉助「互聯網+」就能匯聚成愛心洪流。當愛心插上「互聯網+」的翅膀,不僅讓更多需要幫助的對象被發現,也改變著人們的捐贈方式,更促成了一個龐大而自發的愛心生態網路,開放、透明、分享、高效的互聯網精神,讓愛心之花更健康、更燦爛地綻放!

物質上的幫助固然不可缺,但精神上的激勵更為重要。上學的路很遙遠,但王福滿並不覺得辛苦;生活條件很艱苦,但他仍然心存正義,想當一名能抓壞人的人民警察;轉山包村很偏僻,但他依舊懷揣希望,想去看看山的那邊是什麼。一句微不足道的鼓勵,也許能為一個處於苦難中孩子種下希望的火種。

筆者曾赴貴州省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貴定縣馬場河鄉小亭紀念小學支教,臨行時,一位四年級的小女孩給我寫了一張紙條,她說:「老師,你叫我們要做『六一』(一手好字、一張鐵嘴、一肚子名篇、一篇好作文、一張高分試卷、一顆真誠美好善良的心)居士,我都記住了,你教我的手工我都學會了,我還想學更多的手工。」我至今想起眼眶仍會濕潤,因為感動,做一名『六一』居士是我的語文老師對學生的期盼,我再教給我的學生,這是精神的傳承,我給孩子們上手工課,讓一位孩子多了一個愛好,此行不虛矣。同行的一位支教老師,教一年級的孩子們念《在山的那邊》,作者王家新生於湖北武當山下,從沒走出山區,一直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我想,許多年後,那群孩子走出大山時,一定不會忘記曾經有一位小老師,鼓勵他們出去找尋外面的世界,告訴他們要不畏艱難去學習知識和追逐夢想!

網友捐贈的過冬物品,將讓可愛的「冰花男孩」們身體不再冰冷;看似不起眼的精神鼓勵,將為堅強的「冰花男孩」們點燃希望之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江網 的精彩文章:

好時與費列羅競購雀巢美國糖果業務

TAG:長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