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詩都會背,一默寫就錯?這篇文章幫你突破,速看

古詩都會背,一默寫就錯?這篇文章幫你突破,速看

期末考越來越近了,於老師要麻煩你掃碼填一下現在所用的教材和這學期的學習進度。作為獎勵,表單搜集完畢之後,將統一在初中語文公眾號上發資料給大家。趕快掃碼填吧,多謝啦↓↓↓

不少同學明明古詩都會背,但是一寫就錯一考就丟分,那這篇文章你一定要仔細看一遍,一定會有很大收穫。

從試卷分析情況來看,大多數同學在默寫題中失分的地方有很多,在平時的古詩文默寫中也常能見到同學們寫錯別字。

例如: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及或急)2、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崖)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二不妖。(蓮)4、不可褻玩焉。(褻的錯寫)5、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儋儋、聳)6、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蟬)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古詩文默寫常見錯別字大致有兩種情況:

①錯字

大多出現在一些生難字上,例如澹、褻等。出現的原因是字較難,學習時寫得少,掌握不牢固。

②別字

例如例句中的1、2、3、6中所出現的。出現這類錯誤的原因主要是學生不理解字義,默寫時不認真,常常寫出同音字,大多是「無心」之錯,這裡的無心是指在古詩文默寫時不用心,不理解字義,機械地記讀音,隨意性強而造成的別字。這類錯誤遠遠多於錯字。因此,提高古詩文複習的有效性的策略是:弄清楚錯別字出現的情況,找到出錯原因,「對症下藥」 。

葯怎麼下?

①拆分生難字,牢固掌握

對於古詩文中出現的一些生難字在學習時要分析字的結構,例如,「褻」字可拆分成「衣」+「執」,同時應多寫幾遍,牢牢掌握。

②理解意思,防止亂寫

很多同學在出現別字時不是不會寫,而是沒注意詩句的意思,只能亂寫。針對此種情況,對於易錯字,要理解詩句及易錯字的意思。

例如,「濯清漣而不妖」中的「漣」很多同學容易寫成「蓮」,只要理解了「清漣」是「清水」的意思,是三點水,不是草字頭,出錯的幾率就大大降低。

再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同學在寫「生」字的時候經常誤寫為「升」,但只要理解,「生」是誕生的意思,「升」是上升的意思,一輪皎月從東海孕育而生,展現出一派無限廣闊壯麗的動人景象,表現無限廣闊壯麗之景,所以用「生」。「崖」和「涯」也是容易混淆的,但只要從字義上理解就能區分好這兩個字,「崖」,高而陡(幾乎垂直)的岩壁。「涯」, 水邊,泛指邊際、範圍,限度。

再如古詩詞中「雁」和「燕」的區別燕是春天的信使,因此「新燕」是早春常見的意象。燕讀yān時,通常做地名,燕然山這個地名在邊塞詩或者描寫戍邊的詩歌中經常出現,比如:范仲淹《漁家傲》「燕然未勒歸無計」,王維《使至塞上》「都護在燕然」等。

③進行常錯字整理

對於經常出現的錯別字、經常出現錯別字的同學,要進行錯別字整理,做到自己心中有數,可以按照同音異形字、形似字、意思理解錯誤造成的錯寫、生僻字等情況對學過的古詩文做整理,還可以實行二次默寫。經常出現錯別字的同學,不應該在修改之後就完事了,修改之後要及時進行二次默寫,鞏固修改的成果。複習時要做到背與寫相結合,默寫做到「四不」:「不丟字落句、不張冠李戴、不顛三倒四、不寫錯別字」。

④掌握默寫題答題技巧

A、準確審題

首先,靜下心來讀題,讀完題,切勿心浮氣躁,沒讀完就做;只讀前一半就答,或只看橫線後一半就寫都不可取。

例如「《岳陽樓記》中的______;______表現了古仁人在不同處境中憂國憂民的思想境界。」大多數同學一眼看到「憂國憂民」四個字便想到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如果能靜下心來把題目讀完,尤其注意到「不同處境」四個字,就不會寫錯,答案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B、抓關鍵詞

即抓住題干中重要的提示詞語,這些關鍵詞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暗示、限制了答案。中考默寫題杜甫《春望》一詩中,以花鳥擬人,表達感時傷別的句子是。「以花鳥擬人」就是關鍵詞。

C、注意篩選聯想,調動積累感悟運用

根據所給情境默寫古詩文名句。

(1)登高可以望遠,登高可以激發鬥志,「,」。我們年輕人就應邀有這樣的豪情壯志。(用杜甫的詩句填空)

(2)德高望重的李老師退休後仍然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真可謂「,」。他這種胸懷不能不令我們肅然起敬。(用龔自珍《己亥雜詩》中的詩句填空)

(3)如果凡事能推己及人,「,」,那麼構建和諧社會的願望就能早日實現。(用《論語》十則的語句填空)

在遇到這類「運用性默寫」時,這類題目取材於現實生活,設置了具體情境,考察從情景中篩選有用信息,看到某詩人就想到他們寫過的名句,這種名句意識應該有,再進行聯想遷移,調動積累進行答題的能力,詩文的積累不是死記硬背,要在積累感悟中運用,感悟準確,默寫才能准,才能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 的精彩文章:

長亭外,古道邊,一行白鷺上青天——令人捧腹的古詩詞神搭配

TAG:古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