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韓國弓弩天下無敵,為何在戰國時期中是第一個被滅國

韓國弓弩天下無敵,為何在戰國時期中是第一個被滅國

韓國作為中原地區的諸侯國,位列戰國七雄之一,而且經過發家申不害的變法,內政清明成小康之治。軍力也大為提升,正如古語所說:天下強弓勁弩皆出於韓,但為何處於中原繁饒地區的韓國是第一個被秦國滅了呢?

首先我們先從韓國的歷史談起,公元前376年,晉國六卿發生爭鬥內亂,最終由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三家勝出,隨後瓜分了晉國土地,史稱「三家分晉」。由於三家瓜分晉國土地,因此所分的土地不是成片連在一起的,而是根據各自控制的土地來瓜分,因此魏國被韓國阻斷為西、東兩個部分,而韓國被魏國分為南、北兩個地區。國土相互交錯在一起,因此韓國在地理環境上國土不能連成一片,缺少戰爭動員和支援能力。

而在戰略防禦上,由於韓國處於四戰之地,四面面臨楚國、秦國、魏國、齊國等強敵,無論哪個國家打仗,都得在韓國的土地上打一架,因此韓國就像一個練兵場,每個國家都得輪一遍,因此造就了韓國的兵器十分發達,尤其是弓弩。此外韓國國土狹長,缺少戰略縱深,因此,只要敵人進攻,很容易就能把韓國土地切割成塊,然後逐一吞併。

在戰國時期,由於各國人才湧現,許多思想交聚在一起,然而韓國國君卻沒有利用機會廣纜人才,其中韓國著名的法家韓非子,作為韓國的貴族在韓國卻得不到重視,因此被迫入秦,最終由於李斯的陷害,最終慘死在秦國,若是韓非在韓國得到重用,至少韓國也不用滅亡的這麼快。

此外,韓國也是由於站錯了隊導致第一個被秦國滅亡。公元前265年,秦國開始入侵韓國上黨地區,逼迫韓國俯首稱臣來割地求和。韓國國君害怕秦軍攻勢,因此命上黨守軍投降,但上黨守軍認為秦軍殘暴,因此改降趙國,因此引發秦軍不滿,隨後雙方爆髮長平之戰,最終以秦坑殺40萬趙軍降卒而告終,也為韓國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可憐韓國作為一個四戰之地,周圍強國林立,即使自己的武器裝備在怎麼好,在大國攻勢下也只能乖乖的滅國投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歷史君 的精彩文章:

春秋無義戰,周天子的皇權沒落標誌了分封制的土崩瓦解

TAG:趣味歷史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