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冬天想吃火鍋暖暖身體,結果喉嚨出現問題

冬天想吃火鍋暖暖身體,結果喉嚨出現問題

每天健康一點點!

【冬季養生飲食健康】

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不少人晚餐聚會都會首先考慮吃火鍋,不僅美味,吃完後還整個人都暖暖的。可有人發現,自己吃完火鍋不僅身體暖暖的,喉嚨也感覺火辣辣得不舒服,這是因為上火嗎?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為什麼吃完火鍋會喉嚨痛以及怎麼健康吃火鍋的問題。

GIF

之所以吃完火鍋會覺得喉嚨不舒服,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耳鼻喉中心主任醫師龍目恆教授表示,上火倒還是其次,主要是吃火鍋時沒有注意導致咽喉部位出現了損傷所致。

「吃火鍋時食物溫度非常高,麻辣刺激再加上吃火鍋時會飲酒,咽喉部粘膜脆弱,受刺激後,粘膜充血、增厚,淋巴濾泡增生,咽部出現異物感、咽痛、在吞咽時加重,可能會突發急性咽炎。」

要先避免吃完火鍋後喉嚨痛,龍目恆教授建議大家可以注意做到以下3點:

不要吃太燙的食物:「太熱燙的食物不僅不利於消化,而且會刺激咽喉粘膜,受高溫、高熱、麻辣刺激出現脫水現象,使得粘膜充血、增厚、淋巴濾泡增生,咽部出現異物感,灼熱感,咽痛,在吞咽時加重。」

食物葷素搭配:「羊肉、牛肉、雞肉、魚肉等肉類,富含蛋白質、脂肪,這些食物在體內分解,需大量水分參與,蔬菜中含有大量水分,多吃蔬菜有利於食物在體內分解。若攝入水分不足,尿酸高者吃完火鍋後易患通風,應提高警惕。」

飯後多喝水:「吃完火鍋後,應該做到多喝溫開水,及時補充水分,有利於粘膜的恢復。如果病情嚴重,出現發熱、頭痛、食慾減退和四肢酸痛等,應積極到醫院就醫。」

如何健康吃火鍋

1注意飲食順序

打火鍋除了要葷素搭配以外,食物進食順序也有講究,最好的順序是先涮薯類和蔬菜墊一墊胃,然後再吃肉類。這樣不僅僅可以控制自己的食量,還可以保護我們的腸胃。

2徹底煮熟才吃

不少人覺得肉類剛煮熟或是半生不熟的時候最鮮嫩,這往往就是拉肚子的元兇。吃火鍋的時候一定要將肉切薄多燙,涮豬肉片、牛肉片時,一定要涮熟再吃。同時,還要看肉片上有無白色、米粒狀物質,如有,則可能是囊蟲卵。

3選擇正確飲品

吃火鍋時最好不要飲酒,否則很可能會導致體內尿酸過高,誘發痛風。吃火鍋最好不要喝冰的,冰冷的飲料和酒類加上滾燙的火鍋,一冷一熱的刺激對腸胃很大的傷害。清水、麥茶、綠豆湯等都是火鍋時飲品的不錯選擇。

4控制飲食時間

火鍋反覆進食往往會刺激胃腸,使得胃液、膽汁、胰液等消化液不停分泌,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從而誘發急性胃腸炎、胰腺炎等疾病。

5不要天天吃

吃火鍋容易上火大家都知道,雖然戒不了口,但注意吃的頻率還是需要做到的。火鍋最好一周不要吃超過一次,同時還要注意多吃綠色蔬菜。

如何吃火鍋不上火

1去火「三寶」不可少

麻辣火鍋讓人又愛又恨,為避免引火上身,專家認為,在吃紅湯底火鍋的時候,要注意一下平衡,可以多吃清火滋陰的食品。

青菜:吃火鍋時,搭配大量的綠葉蔬菜,蔬菜多偏寒涼,不僅能消除油膩,補充人體維生素,還有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

豆腐吃完羊肉、牛肉,適當在火鍋里下一些豆腐,因為豆腐含有石膏,石膏有清熱、瀉火、除煩和止渴的作用,可減輕上火癥狀。

蓮子:在火鍋中加些蓮子(不去蓮子心),這有滋補強身、清心、瀉火的作用。

2不圖熱辣,還是放一放

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60℃,而火鍋濃湯溫度可高達120℃,食物燙熟即吃的話,很容易燙傷口腔、食管和胃黏膜。再加上麻辣等刺激,容易引起或誘發各種消化器官炎症和潰瘍。

GIF

因此,食物從鍋中撈出,別猴急入口,最好先放在小碟待微涼,慢慢細品。而本來就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吃火鍋以少油、少麻辣的清淡火鍋為宜。

3喝點果汁飲料可降溫

涮火鍋的順序很有講究。最好先喝小半杯新鮮果汁或其他飲料,這樣不僅可以開胃,而且清涼口感能給口腔和胃腸降降溫。但控制體重的人和老年人、血糖高者不太適合碳酸飲料,因而酸奶、杏仁露、椰汁、涼茶等比較適合有慢性病的人和老年人。

4間控制在兩小時內

火鍋吃多了容易上火,一周不超過一次,且每次最好控制在兩小時以內,火鍋里的湯水煮久了,湯水就變得燥熱。

圖文來源於網路整理

往期熱鬧文章 大家都在看

如果你收到了啟發,請不要私存。

放到你圈子,朋友會感激您!

健康值得傳遞

E N D

每天健康一點點!

關注健康生活,健康養生,

定期與您分享健康養生, 健康保健、健康美食、健康美容、 兩性健康、生活常識、生活小竅門、人生感悟等精編精選與健康人生有關的話題資訊。

了解更多求健康話題資訊

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

不斷與您分享精選

⊙版權聲明:圖文視頻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免責申明:凡在本公眾號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公眾號將儘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信息的正確性和完整性,且不對因信息的不正確或遺漏導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求健康 的精彩文章:

時間就像一張網,你撒在哪裡,你的收穫就在哪裡

TAG:求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