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傳武是否需要適應現代擂台

傳武是否需要適應現代擂台

相信大家在看了《桑林:不應該錯位地把傳統武術放到現代競技格鬥體系里》這篇文章之後,多少會對傳武的發展有一些新的看法。

我就有新的看法。

「武文化在中國的發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稱謂,它的形態也隨著歷史的發展在變化。同時,武文化也是國家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整體實力的一種表現。但如果武術成為競技體育項目,用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標準去衡量它,對武術來說是非常殘酷的閹割。

奧林匹克競技所追求的口號是:『更快、更高、更強』。

為了符合奧運體育比賽的規則制定,武術只有剝離其身上的悠久文化,才能讓其符合競賽標準。自此,武術開始往更新、更高、更難的表演競技性體操標準發展,直至現在。為了達到奧林匹克的標準會讓武術由於追求形而失去了神,這喪失了真正的武文化。

事實上,在現代格鬥體系熱潮里,傳統武術似乎淪落到更悲慘的境地,完全辜負了人們對它的期望。

其實這不怪傳統武術,是人們不應該錯位地把傳統武術放到現代競技格鬥體系里去,這是簡單粗暴的行為。」

以上摘自《桑林:不應該錯位地把傳統武術放到現代競技格鬥體系里》

在文章里看到這一段精闢的總結,我不得不佩服桑林先生的洞察力。的確,在全世界眾多的武術體系裡面,很少武術有像中國武術這樣與本土文化有著深厚的交融的,日本武術勉強能算。

中國武術本身除了術(技術、技法),還包含了很多精神(文化)在裡面,甚至是術與文本身就交融在一起,或者是有些術是完全為了體現文化而存在的,它幾乎沒什麼技擊價值,比如拳禮。

現代格鬥武術體系裡面是沒有拳禮的,因為它沒什麼實戰價值,所以不要了。而一旦將自身蘊含著深厚文化內涵的傳統武術不顧一切地融入到現代格鬥武術當中去,其實就等於是「無情的閹割」。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實際的。

因此,傳武應該有一條自己的發展思路。例如街斗。

林師不止一次向我提過:詠春拳是不適合擂台對抗的,因為拳套會限制你的發揮。但在日常生活的街頭實戰卻很有擊打效果。

從這番話中不難發現,其實林師也是有自己的對於詠春拳的新的發展思路的,起碼他不會將眼光局限於大眾所看到的擂台比賽對抗中。同時我也承認,在日常生活的私鬥領域,詠春拳的技術往往能有優秀的打擊收效,在這點上,我屢試不爽。

但是,詠春拳應不應該上現代格鬥武術擂台?或者說,傳武是否需要適應現代擂台?

我覺得,值得一試。

因為事物總有一個變化的過程,只有變化才能適應提出的新要求。但不見得變化就要重頭開始,對於傳武,鑒於它本身的深厚文化內涵,則更需要謹慎細緻地改造。

這讓我想起了泰拳的流變:古泰拳變成現代泰拳其實也經歷了一段長時間的陣痛,在不斷地嘗試後,它也能很好地適應了現代格鬥擂台,甚至還很好地保留了泰拳文化。

我相信詠春拳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個平衡點,在這個方面,葉系詠春拳師公一輩的梁紹鴻先生的實戰詠春就做得很好。我相信在此問題上,當代傳武人也能處理得很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