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這個看似不變卻又千變萬化的景觀空間, 像一塊磁鐵吸引著我

這個看似不變卻又千變萬化的景觀空間, 像一塊磁鐵吸引著我

新加坡 | 於一處景觀60秒內的思考




在新加坡偶遇的這處景觀建築,是一個機緣巧合。我和小夥伴們迎著車流小步快跑,為了通向不遠處的濱海灣花園(Gardens by the bay),卻在途中被臨近街邊的這座景觀所吸引。


那時,我們並不知道它的任何故事,只是自然而然被它吸引著駐立,觀看,思索。短短的60秒之中,任憑思緒馳騁,享受當下遐思的喜悅,這估計就是藝術景觀的魅力所在。





(1s - 10s)


這個看似不變卻又千變萬化的空間


像一塊磁鐵吸引著我





(11s - 15s)

雖然個體看似獨立,卻又相互牽制著





(15s - 30s)


通過流水這一介質,

打破原本各自靜止的狀態




(30s - 40s)


在垂直存在的空間里,突破平面的界限


建立起自然卻又微妙的關係



(40s - 60s)


充滿未來感的設計和運動方式


彷彿重現了宇宙中亘古不變的規律:


萬物皆循環




以上視頻 & 文字 : LensandPencil




類似的景觀,你不必去新加坡,我們身邊也有,不知道你發現了沒有?








一種形式,不同的表達,這其中的思維值得我們思考,為什麼,為什麼要這樣設計,還可不可以有更好的創意?




再來說,每次逛公園,總有那麼幾處景觀小品吸引很多人排隊去拍照,為什麼,應該不僅僅是因為好看那麼簡單吧,肯定是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這些大膽的設計讓人望而卻步 情不自禁想合影


它們不僅做到了增加環境的活力


更多是吸引了大多人來


欣賞 觸摸 傾聽




上升到方案階段,當你看到一個案例,你是因為第一眼看到它平面很普通而跳過,還  是深究它的功能空間?例如





我們先看總平面


感覺很一般 是不是  


就是幾個曲線景觀嘛  


這景觀做的太理想化了吧 


單一元素的複製就把設計費賺了???


嗯 我第一印象也是如此







當我看完效果圖 


嗯~


恍然大悟    複製元素是有原因的


不僅平面浪 這曲線是建築啊 也是浪的很啊










分析圖走起




設計師先保留了現狀的一條交通路徑


嗯 是折線的

 



那就順著來吧  畫格子路網省事兒



然後 濱海的沙灘 人得有地方玩耍 嗯 我們把路徑變成曲線路徑 


人性化么 走起來舒服



接著 把中間的曲線拉起來 做成建築



區域天際線完成 再把功能分區做出來哈 水上的碼頭 濱水的底層建築 


看看 多簡單的方案



建築錯列布置 嗯 互不干擾 都能看見大海和風景 



再看一下日照 嗯 山丘狀的建築 很好 不擋光



再弄點屋頂步行和濱水步行 





再看看單體





核心筒在中間最高處 單元前場地用做交通和停車設施



嗯 屋頂再來個屋頂綠化 高線公園兒~



立體綠化 這些都是最近火的元素 得弄上



前面場地我們繼續用曲線



把戶型再分配一下



照著套路我們落一下總圖  齊活兒~







尾巴 


欣賞一下效果圖


腦洞方案真的好簡單


不是么?




















全文完






查看更多景觀意向圖


盡在拾光景觀QQ空間





3170235127













拾光景觀


公共空間/住宅商業/別墅庭院/公園景觀/旅遊度假/



長按二維碼,快速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光景觀 的精彩文章:

TAG:拾光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