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建科考站帶動旅遊熱 中國已成為「南極一線國家」

新建科考站帶動旅遊熱 中國已成為「南極一線國家」

中新網1月11日電 種種跡象表明,和平崛起的中國,正在南極大陸上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在開建南極大陸第五座科考站之後,民間亦已掀起南極游熱潮,由阿里飛豬組織的史上最大南極游將出發,中國2018年有望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南極旅遊第二大客源國。中國正在發揮越來越大的國際作用,成為南極「朋友圈」的主角。

關於南極,中國人曾經落後世界兩百年。南極大陸面積達1400萬平方公里,是中國陸地面積的1.45倍,相當於兩個澳大利亞,或者美國與墨西哥的面積之和。因為在地球上獨一無二的空間資源、淡水資源、生態資源和礦物資源,以及無可估量的戰略價值,南極一直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1959年,經過協商,美英澳等12個國家簽訂《南極條約》,由此開啟了和平開發南極的道路。但直到1985年,中國才加入到《南極條約》的「朋友圈」中。

如果將1772-1775年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率獨桅帆船穿過南極圈,作為人類南極探險的起點,那麼1984年才首次登陸南極的中國,落後了西方200多年!

時過境遷,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正成為南極朋友圈中的主角。

2017年5月,第40屆南極條約協商會議,及第20屆南極環境保護委員會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是南極條約方面最為權威的會議,首次在中國召開。成為大會東道國,是中國近年來積极參与南極國際事務的回報,也是中國國際地位的體現。

不僅如此,2017年12月,中國啟動了自己的第34次南極科考,繼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泰山站之後的,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開始考察建站。

屆時,中國在南極的科考站數量,會超越傳統「南極強國」英國、澳大利亞,僅次於美國,成為「南極一線國家」。

而以科考站為堅實基礎,中國已經躋身探索南極的「第一方陣」,在南極,以漢語命名的地名超過300個。

在民間,中國眼下則掀起了一股南極旅遊熱潮。2018年春節前後,飛豬的四個包船共計2000名遊客將造訪南極半島,一邊領略南極的風采,一邊在冰川世界過個年。據悉,這是有史以來中國乃至全球,規模最大的一次南極系列包船游。

其實近年來,前往南極的中國遊客數量,正在發生倍數級的高速增長,據估計,在2018年,中國有望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南極旅遊第二大客源國,將超過6000名中國普通遊客送達南極。

南極不是不能去,但去了要非常小心,南極之旅,是對環保要求最為嚴苛的旅程,沒有之一。

在全球南極公約中,對遊客的行為有著嚴格的規定,諸如不能觸碰南極的動物,更不能餵食動物,不能遺留任何垃圾,不能撿拾包括石頭在內的任何物品等。

2018年駛向地球最南端的一艘艘游輪,是行駛著的環保主義課堂,也是中國遊客素質的一面鏡子。

飛豬此前發布的數據披露,南極遊客中超過一半是80後,其中90後佔比近1/3,這批年輕人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比較好的自然與環保素養。「你無法保護一個你所不知道的世界」,希望去南極的中國遊客,從生命深處,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岸和神奇,歸來後更愛護地球,將環保言行精神推廣給身邊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