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2017年中國圖書銷售,1%的暢銷書貢獻了50%以上碼洋

2017年中國圖書銷售,1%的暢銷書貢獻了50%以上碼洋

1 月 10 日,圖書諮詢機構「開卷」發布《2017 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

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總規模達到 803.2 億,比 2016 年的 701.2 億同比增長 14.55 %,延續了近年來的增長勢頭。

市場增長得益於價格和銷量的雙重貢獻。

定價上漲是已經持續多年的事情,去年也不例外。數據顯示,包括新書在內的平均定價均有增長,2017 年的新書平均定價高達 75.25 元。

銷量增長也是不容小覷的原因。去年 10 月的一則報道稱,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的報告,中國紙書已經實現銷售冊數連續三年 8% 至 10% 的增長。

人們的閱讀意願從數據上來看也在逐年增長。《亞馬遜中國 2017 全民閱讀報告》的調查顯示,年閱讀量在 10 本以上的受訪者,從 2016 年的 48% 增長到了 56%。

漂亮的增長數字背後,市場分化也在加劇。

2017 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動銷品種數達 189.36 萬,其中前 1% 的暢銷書貢獻了超過一半的市場碼洋(指圖書的定價乘以印數以後的數額)。

暢銷書賣得越來越好,這與讀者的閱讀習慣不無關聯。根據亞馬遜的年度閱讀報告,青年讀者的消費行為會受「圖書銷售排行榜」等榜單的影響。對比 2017 亞馬遜中國紙質暢銷書 Top 10 與「開卷」2017 虛構、非虛構、少兒三大榜 Top 10 可以發現,《解憂雜貨鋪》、《白夜行》、《我們仨》等持續暢銷多年的圖書毫無意外地同時出現在這兩份榜單上。

而圖書市場的蓬勃增長,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功於少兒市場。去年,作為最大的細分品類,少兒圖書佔到圖書零售市場的碼洋比重達到 24.64%,貢獻了超過三分之一的市場增長。

噹噹網的年度童書銷售數據也反映了這一品類的繁榮。 2017 年,噹噹網賣出了超過 4 億冊童書,佔總銷售量(11.8 億冊)的 34.5%,碼洋增速達到 60%。

報告分析,這一數字背後,既有年輕家長的高消費意願驅使,也不乏兒童的主動消費選擇,畢竟,他們手裡的壓歲錢和零花錢越來越多了。

噹噹網的銷售數據顯示,2017 年童書銷量破億元的出版社升至 14 家。除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等大型出版社外,蒲公英童書館、步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小而美」的出版機構也獲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

被稱為是亞洲最大童書展的上海童書展近年來的規模也不斷擴大。從 2014 年到 2017 年,其展覽面積從 1.7 萬平方米增加到 2.5 萬平方米,展商數量也從 260 多家增長到 360 家。

這使得越來越多的出版機構想要在童書市場分一杯羹。以商業類圖書出名的中信出版社在 2015 年推出了童書品牌小中信。同年,讀庫也推出了童書產品線讀小庫。就在幾天前,出版了張嘉佳小說《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的中南博集天卷近日推出小博集品牌,同樣面對的是兒童。

在一份2018 北京圖書訂貨會活動表上,1 月 11 日一天就有 40 場與童書相關的發布會、推介會等。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少數來自越南、美國、法國的童書外,訂貨會上的絕大部分童書都是本土作品。

去年 3 月,《金融時報》曾報道稱,多位知情人士表示,中國的監管機構口頭上指示出版公司限制外國作家所著兒童讀物在中國的銷售數量。其中一人表示,該決定將會讓中國每年翻譯出版的兒童讀物數量從數千部減少到數百部。這一消息並未得到官方回應。

題圖:電影《小王子》劇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