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早上的四大金剛

上海早上的四大金剛

大餅油條粢飯豆漿

說起油條,全國幾乎都有,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但油條地位在上海挺高的,被排在四大金剛裡面,個人以為油條是四大金剛中唯一和其它三種搭配天衣無縫的食物,可以列為之首。

上海人吃油條,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卷在煎餅里吃,可是不知何時起,煎餅里都放脆餅了,放油條的少見了,上海人也習慣把油條卷在大餅里吃,一套大餅油條是兩個大餅夾一根油條,後來大家胃口小了,常見的是一個大餅夾一根油條。

油條早年在上海人早餐桌上既可以當主食也可以當配菜,一碗泡飯一根油條,油條用個醬油碟子蘸一下咬一口,呼拉拉半碗泡飯就下肚了。

油條也是咸豆漿裡面的主料,一碗咸豆漿裡面有紫菜和蝦皮、榨菜末等,再將油條剪成一段段泡在裡面,喝下去也就飽了。

過去還常見到一種老油條,就是炸過頭已經發黑髮硬的油條,有人偏好這個,因為吃口更脆更香,假如早上油條買多了,吃不完的話放到了下午就發軟不好吃了,有些上海人家就會用發軟的油條做成菜,比如剪成小段和青菜,或者黃瓜、絲瓜等一起炒,就發揮了油條另一種功能。

記憶中最深刻的就是小時候排隊幫家裡買油條,用一根長長的竹筷子,將炸好滾燙的油條一根根串在上面,拿著走回家,雖然當時嘴巴很饞,但我也沒有過那種將每根油條尖尖摳下來吃的那種急吼吼的腔調。

上海的大餅分甜、咸兩種,前些年一直在爭論,到底咸甜兩種口味哪個長哪個圓,現在市場上大多是甜圓咸長,可我的記憶里從小就是甜長咸圓,因為這是我們曾經常吃的東西,記憶深刻,甚至後來在想,怎麼突然就改了規矩。

有次路過定海橋,看見了長長的甜大餅,那個激動啊,至少證明了我的記憶沒誤,不過後來再去就沒找到了。

上海人做大餅用爐子烘出來的,甜大餅就是白砂糖餡,相反咸大餅用的料要多些有芝麻蔥花等,大餅好壞在於烘烤的火候,好的餅外皮酥脆而不碎,有濃郁的香味。

有些人喜歡吃粢飯,我個人從小對這個感覺一般,粢飯是用糯米和大米混合而成,吃時候將油條等包裹進去,後來又發展到用血糯米,現在粢飯包裹的食物越來越多,甚至有包裹鹹菜在裡面的,嘗過幾次,還是覺得一般般。

和粢飯相比我更喜歡有點鹹鹹味道的粢飯糕。

至於豆漿就不多說了,全國都有,不過豆漿一定要煮熟煮透才能喝,否則容易吃壞肚子。

End

——如果喜歡,請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胖油胖故事燴 的精彩文章:

TAG:胖油胖故事燴 |